情境圖/ingimage

中國大陸民眾對捐贈精子態度保守,一方面害怕精液流失對健康有害,又常常「談性色變」,對捐精羞於啟齒,使得全中國大陸18家精子庫精源短缺,時常供不應求。

中新社報導,河北省計畫生育科學技術研究院人類精子庫主任趙邦榮表示,「精子荒」現象,一方面在於精子庫對精子的品質要求極高,另一方面在於捐精者的積極性不足。

他指出,傳統觀念認為「一滴精十滴血」,很多人害怕精液流失有害健康,但這種認知毫無科學根據。精液主要成分是水和少量有機物,正常男性每周排精2至4次,並不影響身體健康。

此外,中國文化長久以來對性的禁錮,使民眾「談性色變」,就算捐精也羞於向周遭朋友透露,無形中使民眾捐精出現心理障礙。

趙邦榮說,河北省人類精子庫今年以來共接待志願者700多人,與2013年相比成長幅度很小,但社會對健康精子的需求卻不斷增加。

河北省計畫生育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劉效群指出,在環境與飲食汙染、生活習慣不規律和工作壓力等因素影響下,男性不孕症患者呈逐年遞增趨勢。

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目前平均每8對夫妻中,就有一對遭遇生育困境。在不孕的夫婦中,約15%是因男方無精症造成,只有採用志願者捐獻的精液進行人工授精才能生育,這些夫婦對健康精子的需求很大。

情境圖/ingimage /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请在这里下载火狐浏览器扩展,可穿墙阅读数字时代。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