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选举

文/ 贾葭

台湾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可谓溃不成军。此次国民党之落败在意料之中,但落败得如此之惨,却又在意料之外。现时六都十六县市的首长席位,国民党仅保有新北市及其他五县。这是自台湾有县市长选举以来,国民党的执政版图最小的一次。中期选举为总统选举之前哨战,如无意外,二〇一六年的总统选举将完成台湾民主化后的第三次政党轮替,按照亨廷顿的解释,台湾民主化进程已经进入了巩固期。

记得二零零八年台湾大选投票前夜,我在高雄中央公园车站前,看到许多年轻人举着“逆转胜”的大幅文宣标语撑谢长廷,年龄大多是二十上下,甚至还有中学生。而当天晚上台北凯道上为国民党造势的人群却大多数是中年及老年人群——他们造势晚会的大屏幕上居然在放京剧!看到这一幕,我就想,假以时日,这些年轻人有了投票权,那国民党还有什么好玩的呢。二零零八年大选的票差为120万票。

二零一二年台湾总统大选投票当夜,淫雨如注,板桥体育馆里,蔡英文败选后向数万打着雨伞的年轻支持者发表声明,希望他们能够在四年后再次支持绿营。蔡英文的竞选团队,基本都是七零后、八零后,粉丝的年龄结构也偏低。此次选举,新选民增加76万人,而票差为89万票。从两次选举的票差及年龄构成看,新选民对绿营的高支持度是显而易见的。

此次九合一选举,新选民增加数近百万,加上八零后的年轻选民,那么低于三十五岁的年轻选民总数为两百多万。青年世代成长于网路时代,他们的信息获取、对政治的认知、基本来自网路,这恰恰是老旧的国民党文宣系统无法覆盖和施加影响的。青年世代对于蓝绿两个阵营的认知,在极化的网路语言中,国民党代表着腐朽与没落,民进党代表着健康与新生,新世代一旦藉由新媒体进入国家政治生活,他们的选票就昭示了他们巨大的力量。

如果说过去两届总统大选青年世代的力量只是崭露头角的话,那么今年三月的太阳花学运就显示了他们的威力,他们已经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台湾的政治舞台。他们对歹戏拖棚的政党政治厌恶已极。一方面他们对国民党的发展主义嗤之以鼻,认为“唯gdp论”忽略了公正与公义,一个政权不应该仅仅只想着怎么发展经济。这在大埔事件、美丽湾事件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价值更重要。另一方面,他们虽然对民进党的不成器很失望,但两害相权取其轻者,还是对绿营抱有了一定期待。

台湾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民主化进程中,除了政治体制、政权运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之外,还有一条隐线不可不特加注意,那就是最近十年以来的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这使得台湾的民主化在政治进程之外又多了一条社会进程的主题。公民社会的发展让台湾已经成型的政党政治(两党政治)不断需要检讨自身的问题,让台湾的民主化“由表及里”。易言之,民主社会的政党不仅仅只是“选票党”、“人头党”,假如这样的话,两者又有什么区别?

新世代的崛起真是台湾之福。他们扬弃蓝绿两造的意识形态,提出超越蓝绿的政治价值。台湾作家张铁志分析说,太阳花学运的脉络之一,是年轻世代越来越从“物质主义”转向“后物质主义”,更重视环保、公义、参与,而不是经济成长。这一分析,让我想到,台湾年轻人的“小确幸”并不是简单的小幸福,而是在全球化与网路化的大背景下,对主流价值的努力调整,让台湾的民主化更加深入与动人。

有时候,世间的许多事,往往只是时间问题。等那一代人都老去了,这个世界才会变好。

图片系作者拍摄,2012年5月19日,台北北京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