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说过,抹黑的手法有很多种,揭露私生活只是其中一种。

还有一种是隐秘的文字导向。其主要目的就是将被抹黑者导向非主流或不道德的境地。

比如说吧,说某个律师没有执业资格,意味着他可能不是律师。但实际情形,往往不过是没有通过年审而已。没有通过年审的优秀律师其实很多,最近几年尤其多。

就像昨晚人日新华喉舌联合署名发表的关于刘四新先生的文字,说他“具有法学背景”,而实际上,刘博士是北大刑法学博士,在浙大做过经济法博士后研究,另外,还是政法大学硕士,在美国也取得过国际法硕士学位。

如此高大上的学历背景,黄、邹两位喉舌自然不会涉及。一旦涉及,等于是为对方作正面宣传。

至于刘博士为“刑满释放人员”,其来龙去脉也不难搞清。实乃冲冠一怒为妻子,反被人诬陷而已。

但是一般读者哪里会管得了那么多?一看到“刑满释放”、“没有执业资格”等词汇,就认定此人不是“好人”(多么淳朴的二分法),会先入为主地。

对于高学历人士,抹黑手法当然无法从学历上着手。但是对于一些草根精英,则此招必用。如对于福建吴先生,则强调其“初中学历”。

“初中学历”是一种什么概念?等于只念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一般读者很容易将此符号与他们所熟知的一些身边小混混等同起来。

大家回想一下,身边是否有一些同学初中毕业即跑出去“混社会”了?

“初中学历”意味着更多。比如脑子愚蠢,比如不思进取,比如无心学业,比如打架斗殴,比如偏离主流,比如渴望出人头地,比如也许不择手段……这类联想是无止境的。

一句话,在不露声色的号称“新闻真实”的叙述中,媒体已经将被抹黑对象导向了道德上充满瑕疵的境地。

只要花一点时间,这些抹黑手段是极易识别的。至于有人跟着央视、人日和新华起舞,附和或配合抹黑,则一来是信息被垄断之故,二来,也足可证明此人太懒脑子少根筋。

对这类人士,我的看法是如果你了解其心性,熟悉其一般为人,判断其属于临时性拎不清,则可以稍加解释一番;对那种明显恶意的傻逼或水军,则大可置之不理,或痛骂一顿了事。

当然,也许你更需要动动手指,转发一些你所确认的事实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