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12月22日晚。胡锡进同志是否跟我一样正在写稿子呢?是不是在写针对浦志强的第五篇,即阶段性的收官之作呢。浦已经判了。浦案取得了胜利。但对于胡锡进来说,这只是阶段性的胜利。他写完这个阶段性的收官之作,还将要去迎接新的战斗吧。

下面这篇稿子,是我假装我已经成为胡学泰斗,接受后学采访写出的问答体。我始终觉得通过胡锡进看浦案,是一个捷径。其实,凡是胡锡进同志舍得花一篇文章去针对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的命运基本上可以从胡锡进的笔端感知到。

下面这篇胡说论文,意欲通过胡总去揣摸浦会怎么判决。原文不修改了,包括标题都保持原样,只是加上这个说明做导语(原文没有导语,开头就是一个问句)。现在,底牌已经敲开。我当然有说得不对的地方,例如最后句。至于判决,我觉得,这相当于两年实行和一年监外。因为已经坐满快两年了,时光又不能倒流。对不起我不懂法。

问:14号开过庭,你跟朋友打赌说胡锡进还要写一篇黑浦志强的文章,赢了一个饭局?

答:这没必要打赌。如果我拿这个跟朋友打赌,等于欺负朋友。毕竟我自封胡说专家,比别的朋友更了解胡总的工作。事情是这样的:15号下午,我听到有朋友说,胡锡进怎么那么愚蠢呢居然写出那种文章。我一听就知道这是不了解胡锡进的人在说话,因为不能用愚蠢两个字去概括他。我就接了一句,说他至少还会写一篇。

我的意思是,他本来应该写两篇,即开庭后一篇,判决后一篇。但头一天已经开了庭,我晚上12点过就搜索,没有,上午起床又搜,还是没有,不仅环球没有,全网官媒都没有有关浦案开庭的一个字,下午,即跟朋友见面前,又搜过,还是没有搜到,我觉得有点奇怪,担心我搜索出错,又问过朋友,都说没有。

这是有点不正常。我当时瞎猜,这是几个意思呢?是把浦案开庭的消息悄悄掩埋了,向第二天在乌镇开的全球护脸网大会献礼?不对呀,早都确定了互联网大会那几天开,而浦案开庭却看起来像是故意对上这个时间的一样。是为了向互联网大会展示中国的互联网主权:你看,我们让网上有什么就有什么,不让有什么就没有什么?这有道理,不是传说乌镇一时成了互联网特区,有关方面现场向外媒记者传授翻墙技术么。

尽管当时认为庭审后胡锡进没有继续发批判浦的文章,但我仍然坚信他在判决后会写,就算浦案发生大逆转,他也必定会写——他可以逆转着写,反正都是配合案子。所以我说了“至少还会写一篇”。但朋友不相信我,说,他就不知道什么叫丢脸么?并问我敢不敢打赌。我说,这个我是百分百肯定的,打赌是欺负你。朋友也任性,非要跟我赌,开局是一台火锅,听到的人都来。

当时我并不知道,其实打赌的时候我就已经赢了。晚上,酒过三巡,唐教授翻开手机的一张截图,是胡锡进当天为浦案加油,继续鼓励法庭“任性”的文章报型图片(为什么环球网不上文字版,其它网也不转载呢?不解)。跟我开赌局的朋友端着酒杯笑呵呵地祝贺我赢了。我没有笑。我想的是,这是间接拿朋友的命运打赌。其实是不应该的。利用不确定的事情打赌是人类的天性,本质上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助。我不喜欢赌博。

问:你不觉得这篇文章中胡锡进的调子有变么?有人说这意味着浦案可能被“软处理”,并猜测出种种可能的情况。你觉得呢?

答:我没有觉得胡锡进的调子有变呀。你看他这一篇跟前几篇的意思是连贯的。例如,前一篇说,浦案不能顾及国际舆论和外国政府的压力,法院应该“任性”判决。这一篇,《依法判决浦案,法院可以无视其它》。两篇标题都有点重复。后一篇没有新的恶毒需要释放,但又必须写,多少抄袭了一下他自己。并且看上去像一句废话,“依法判决”当然就是“无视其它”了。但你要知道,这是胡锡进的文章,他的语法不一样。他所说的“其它”,自有他的所指。

胡锡进这篇文章,前半部分是新闻综述。由于国内没有任何媒体,包括正宗官媒和所有市场媒体都没有消息,网民呼吁央视全程直播,当然也只是个并没有卵用的玩笑,所以,胡锡进成了国内惟一公开报道这个消息的人。他把庭外“花絮”——十多位西方外交官到场,大量西方媒体聚集,国内支持者在庭外呼喊——写到他的文章里,报道给国人了。中国读者和中国新闻业、中国新闻史都应该感谢他独家打破了境外敌对媒体的垄断。

有人读出这篇文章口气比较软了一些,进而猜测是不是官方在寻找低调轻微处理的办法。你看嘛,文章藏在国际评论版,又不网,这不是低调了么。但这确实比较难猜。这确实有点奇怪:被捕,被诉,央视、新华社和人民日报都发了消息,现在庭审,却一字不发;胡总发了惟一的消息,各网都不转,以前不是要求一律转发环球的战斗檄文么,这回何以“一律不转”呢?

不过,看起来“不转发”也没有严格的纪律,16日的搜狐手机端就转了,放了环球的版型图,如果环球没有文字版,那就是搜狐一字一句录入转发的。总之,低调是显然的,但不可以作定向的解读——软或者硬,低调不一定意味着软,也可以意味着更硬。

问:那么,你能说有“更硬”的迹象么?

答:这倒有。首先,我们还是回到胡锡进,因为他是官方释放的信号中,惟一带表情的(其他如央视新华社,都是照警方和法院发的原稿转的),也就是说,胡锡进会透露案件的“性质”。前面已经说了,胡锡进一直在给浦案作政治定性。我觉得他不会一再擅自发挥。

现在我们可以简单回朔一下胡总是怎么说的。从去年5月8日(浦进去的第二天),到今年12月15日,他已经对浦发表了四篇评论:第一篇说浦是“社会运动家”,“活跃的异见人士”。第二篇反驳和警告美国多事。第三篇,即本月9号的,浦就是敌对势力了,并比附上刘晓波!第四篇,即前面讨论这一篇,政治定性作为一个既定前提,不再重复,在此基础上鼓励法院“任性判决”——“无视其他”。

四篇文章无非在说一句话:浦被选作了潜在的民间政治对手。除非这样的定性被改变,轻判的可能性就很小。那么,目前有改变事先定性的信号吗?有啊,朋友们认为:仅有七条言论,一看就没罪。不过,我觉得决定老浦命运的人不会有兴趣了解这些细节,甚至下级也不好意思把这些情况汇报上去。上面要的,应该只是结果。当然,有一个可以被积极解读的信号,就是公诉人建议“轻判”。但是,谁知道公诉人的轻是什么意思呢?

我倒是觉得有一个激励当局“重判”的因素。那便是庭审时轰动的国际舆论,美国等十余外交官到场。用胡锡进的说法,这是西方的类似“干预”中“最集中”的一次。紧接着,美议员建议对所有办理此案的官方人员,实行终身禁止入境。西方一反对就成了国家意志的对抗。庭审加剧了这种对抗。而在这类对抗中,我们的党和政府从来是不会输给敌对势力的!

2015年12月16日写了一半,20日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