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 陈先生的抢救室|膜蛤文化流行背后的社会学意味
- K博 | 怀旧和蛤丝
- 【敏感词库】9.3大阅兵之蛤丝的狂欢
- 小老鼠荐歌社 | 膜蛤:一种青年亚文化的兴起
本文使用模因、迷思等传播学理论对中国互联网上的“膜蛤”现象进行了初步探究,对“膜蛤”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追溯,并在回溯中发现其制造迷思的机制。最后本文提出了对“膜蛤”现象进行进一步研究的若干研究方向。
利益相关:本作者与江泽民总书记同一天过生日,江主席的家乡离作者家乡车程约1.5小时。
一、“膜蛤”现象起源、发展和现状概述
(一)“膜蛤”的含义、特征与核心
“膜蛤”指的是对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进行“膜拜”。“膜拜者”自称(也被称为)“蛤丝”,即“蛤的粉丝”。
“膜蛤”一词中,“膜”具有多重含义,一方面有反讽意,即使用“捧”之形式,行“杀”之实质,看似是尊敬权威,实则是消解权威;另一方面,“膜”又回归本意,“蛤丝”对江泽民亦抱有或多或少的好感。《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中援引一位中国影评人Magasa所述:“它(“膜蛤”)半真半假,具有讽刺性,但它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对现状的不满。“
笔者认为,半真半假正是“膜蛤”文化最大的特征。
“膜蛤”文化的核心是拥有一整套且正在不断发展的政治模因(Meme)体系。
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探讨基因自我复制以及相互竞争促进的生物进化基础上,在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提出文化进化的单位Meme。[1]模因类比于基因(Gene),是形成某种文化的基石,而且,类同的是,模因也是在复制和变异中发展的。“膜蛤”的模因在蛤丝群体中复制,并不断变异,最终形成了一套话语体系,一揽子符号,或一个黑话系统。
模因论认为,隐喻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使用了模因的机制,即通过一个中心概念派生出相关隐喻。而通过控制模因的意义,能够达成某种目的。比如,美国 总统卡特说“能源危机是一场战争”,并将这样的概念通过媒体传播,这一模因就将“能源危机”与“威胁国家安全”进行了挂钩,并且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案[2]。
因此,我们认为,“膜蛤”将“江泽民”与“蛤”进行挂钩是“膜蛤”的重要内涵,“江泽民是蛤”这一隐喻就是“膜蛤”的根本模因。
“蛤”即“蛤蟆”,学名蟾蜍。笔者认为,“膜蛤”文化将中共前领导人隐喻成“蛤蟆”有三大原因:
一是,“江泽民”的形象微胖,且在公共场合常穿着高腰西裤,并戴一副与“蛤蟆镜”类似的眼镜,因而与“蛤蟆”的形象有相似性。
二是,我们在追溯“膜蛤”的起源时发现,最早是一些反华势力,尤其是“法轮功”势力在其宣传中将江泽民类比蛤蟆的。蟾蜍一般有毒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蛤蟆是“五毒”之一,且蟾蜍在民间亦被称为“癞蛤蟆”,是丑陋的。在反华势力的宣传中,自然要将中共领导人妖魔化,因而,将江泽民与“蛤”进行隐喻的另一原因是蛤蟆毒性的联想,他们认为江泽民的统治手段“毒辣”且“阴险”。
三是,由于中国的互联网管理问题,如“江泽民”这样的关键词经常被屏蔽,但网民又有谈论领导人的需求,因而给领导人起一个代称是有必要性的,如“涛哥”(胡锦涛)、“康师傅”(周永康)等都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前两个原因是“蛤”这个概念产生的可能性,第三个原因则是这个概念产生的必要性。
“蛤”是一个模因也是一个“迷思”(Myth)。“蛤”的所指是蟾蜍,而迷思则是“江泽民”,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江泽民”亦非作为人的“江泽民”,而是一个概念化的“江泽民”,是被“蛤丝”重新阐释后的江泽民。“膜蛤”的“迷思”是在不断发展,也是有无穷版本的。正式这些各个版本的“迷思”构成了“膜蛤”文化的内容。
(二)“膜蛤”文化的发展过程
1.“膜蛤”起源的探讨
谁是第一个“蛤丝”,具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膜蛤”的苗头已经不可考。但通过笔者的考察认为,中国互联网大规模的“膜蛤”发轫于2008年至2011年,最早在“百度贴吧”和“人人网”上流传,2014年则是“膜蛤”文化大规模扩张和发展的一年,主要标志是微信公共号“江选研讨会”发布的多篇文章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2011年至2014年期间,“蛤丝”群体亦有增长,且其在国内的主阵地也完成了从“人人网”向“新浪微博”再向“微信”的转移。
但笔者认为,“膜蛤”实际上隐含了中国网民上个世纪末的记忆,其模因源头实际是反华势力对中国领导人的丑化。
“法轮功”的宣传中频繁提及的一个材料如下:
据知情人透露,早在1996年时,江泽民曾去南方路过一著名寺院。在大殿上香后,江泽民便来到钟楼。不料方丈以善言百般相劝:“施主万不可在此撞钟。”江泽民大为不悦,毫不理会,执意撞响了古钟。老方丈当场半晌,只是默默垂泪不已。后来有人得知,老方丈曾言道,江泽民是超级癞蛤蟆转世,钟声一响,必定引发中原水族作怪。从此中原大水连年,再难平安。
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取缔了邪教“法轮功”,但在被取缔后,该邪教组织在国内仍事实上存有残余,在一些地方,仍然散布小册子,并在互联网上攻击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网民虽然不认可“法轮功”,但对于“法轮功”的宣传材料仍然有所耳闻,形成了一个集体记忆。在“法轮功”被取缔近十年后,在多重原因作用下,“蛤”的记忆被唤醒了。
笔者认为,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膜蛤”起源于“反华组织”的宣传,“反华势力”也很有可能是最早的“蛤丝”策动者,但随着“膜蛤”文化的形成, “蛤”的不断被重新迷思,现在主流的“膜蛤”文化已经不是对江泽民的攻击。“膜蛤”所反映的现实问题也已不仅仅是单一话题,而已经能够反映一个普遍的年轻人群体的社会心态。如果简单地认为“膜蛤”是“反党反政府”,就会采取简单而粗暴的管控方式,这显然是不恰当的。研究“膜蛤”文化的意义也正是透过这样的文化去反思孕育这种文化的土壤出现了何种问题。
但我们仍要警惕在“膜蛤”文化背后的反华势力推手,防止“膜蛤”成为反华势力攻击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工具。
2.“蛤丝”的经典材料——“蛤三篇”
“膜蛤”文化的资源库很大,有关江泽民的一切事物,甚至是江泽民执政时代中国的相关事物均可以成为“蛤丝”的材料。
但最主要的材料是“蛤丝”所称的“蛤三篇”,即:
(1)2000年10月27日江泽民在中南海对香港记者的谈话;
(2)2000年8月15日江泽民在北戴河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采访时的谈话;
(3)2009年4月23日江泽民在原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即现中国联合工程总公司)的谈话。
这三篇谈话中的部分语录是“膜蛤”文化的基本构成模因。如对香港记者谈话中的“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闷声大发财!”,“长者”,对华莱士采访中的“You made a big mistake.”,“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在第二设计院的谈话中的“苟利国家以生死,岂因祸福避趋之。”,“Excited!”已经成为社交网络上超出“蛤丝”圈常见的网络词汇。
这些材料,很多来自已有的俗语、成语和典故。比如“闷声大发财”是一个民间俗语,已有其实际内涵,而“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则是来自于1934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抗日爱国歌曲《毕业歌》。但在“膜蛤”文化中,这些短语被重新赋予含义,成为迷思。
跳出“蛤三篇”以外,与江泽民相关的人和物亦是“蛤丝”创造自己文化的材料。
如在2015年一家名为“人间松弛指南”的微信公共号发布文章《别具一格的魔都一日游》和《中冰砖和背后的狮子座男青年》,这两篇文章没有明确提及“江泽民”或“蛤”,却为“膜蛤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别具一格的魔都一日游》很像一篇普通游记,作者一开始写到:
总之正是这张路线图,开启了海派怀旧旅游的先河。于是,在一个暴雨滂沱的星期六下午,毛十八与尼桑我组成了一个超小行豪华双人团。开始了一趟别具一格的旅行。
虽然我们没有严格按照时间表游历,但除了上海交大以外其他的地点还是非常严谨地通通瞻仰了一遍。比如那位青年(大家都知道是谁)曾经执教过的浦光中学。
这里他们没有提到“蛤”,或者“江泽民”,但使用了种种“蛤丝”黑话:“上海交大”“浦光中学”,并且说“大家都知道是谁”,这里的大家明显指的是“蛤丝”。
这篇游记和《中冰砖和背后的狮子座男青年》表面上描写了作者在“上海益民食品厂一厂历史展示馆”的游览过程,并回溯了“光明中冰砖”的研发、生产和宣传过程,但实际上是介绍了江泽民早期在益民食品厂工作的经历。这两篇文章发表后,“光明中冰砖”这个江泽民早期创办也是在江泽民执政时期流行的产品成为 “蛤丝”新的材料。连“冰激凌”亦被赋予了蛤丝群体无限的含义,成为一个迷思。
除此之外,美国记者华莱士、香港记者张宝华等与“蛤三篇”有关的人物亦被赋予了迷思。
3.“蛤”的迷思的发展
笔者认为“膜蛤”文化不断发展的表象有二:
一是,“蛤丝”使用的“黑话”不断增加;
二是,已有的“黑话”被不断赋予不同的含义。
笔者总结了“蛤丝”的“黑话”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1)称谓:蛤总、蛤蛤、长者等;
(2)短语:无可奉告、谈笑风生等;
(3)句式:“xxx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对xxx做一点一点微小的贡献”等;
(4)动作:喝茶、游泳、梳头、弹夏威夷吉他等;
(5)口音:带有扬州方言的普通话、英语和不标准的粤语等;
(6)相关事物:光明中冰砖、夏威夷吉他、《毕业歌》等。
随着“膜蛤”文化的构建时间推移,“黑话”数量在增加,种类也在丰富。最早的“膜蛤”只有“称谓”“短语”,后发展到“句式”,再发展到“动作”和“口音”,最后发展到“相关事物”。
另一个维度,随着“膜蛤”文化的扩张,“蛤丝”增加,内部也出现分化,模因在复制中,亦被赋予更多含义。本文第二部分将对此进行具体解析。
(三)“膜蛤”亚文化的现状及当下国内外对于“膜蛤”的研究综述
目前暂无对“蛤丝”的人口统计学研究,“蛤丝”的人数和特征暂时不详,但种种迹象情况,如“膜蛤”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得到迅速传播、一些媒体人和社会精英使用“膜蛤”词汇、一些“膜蛤”词汇进入大众领域,表明“膜蛤”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蛤丝”已经形成一种规模。
“蛤丝”是一个极其松散的群体。由于国内的互联网管制,在国内并无实质的“蛤丝”网络社区,如“江选研读会”在推送了几篇文章后迅速被封 闭,zhangzhe.wang(长者网)亦被屏蔽。在境外网站,如Facebook、twitter等,均有“蛤丝”群组,这些群组成员是会使用VPN 技术的国内网民和港、澳、台网民。但考虑到VPN技术的普及程度(但VPN技术可能在蛤丝群体内普及度较高)和“翻墙”的技术难度,这些社区的国内影响力仍然十分有限。
笔者通过观察推测,目前“蛤丝”的特征有四:
(1)以男性为主,男性也比较符合特征(3)和特征(4);
(2)学历较高,且与文、理科无关,因为如果“男性为主”特征成立,则可能理工科“蛤丝”会占较大比例,另据观察上海交通大学(江泽民母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等院校可能拥有大量“蛤丝”,且“蛤丝”比例可能较高;
(3)关心政治,“江泽民”是政治人物,且“膜蛤”文化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
(4)拥有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但这种不满情绪并不危险。
这些特点为笔者推测,仍需进一步实证研究探明。
国内对于“膜蛤”的研究较少。一方面,膜蛤仍然是亚文化,但可能与江泽民属于敏感人物亦有关系。对“膜蛤”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媒体机构在进行。
较有影响的文章有《膜蛤:一种青年亚文化的兴起》(佚名)和《“膜蛤文化”盛行中国网络,或映射习》(纽约时报)。《膜蛤:一种青年亚文化的兴起》以散文的形式提出几个论点:
(1)江泽民的幽默精神、文艺范和生活气使得其行为较为“人性”,这样的气质得到了“蛤丝”的欢迎,这些特质与膜蛤文化有同构性;
(2)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幽默精神是膜蛤文化的核心精神,江泽民既是“权威”亦作为“权威挑战者”;
(3)膜蛤精神反映出的一整代人生活精神的变迁;
(4)文化学者应当对膜蛤进行进一步研究。
另一项网络研究表明表明,蛤丝以男性为主,与社会不满程度或有关系,对江泽民的“膜拜”更多集中在“开明程度”和“个人魅力”两方面(陈贺振,姬潇依,高韫之,洪杨,刘康宁,2015)。笔者认为,这项研究缺乏科学抽样(点击网络问卷的人一般是对话题感兴趣的),样本量也较小,可能存在较大误差。但作为探索性研究,得出的几个结论仍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用符号学的视野讨论“蛤”的迷思是怎样形成的,并试论了“蛤丝”的群体结构,并在文末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1)“蛤丝”的人口统计学研究;
(2)“膜蛤”文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3)“蛤丝”半真半假的思维方式会不会在生活中长久延续
(4)“膜蛤”文化后续发展方向。
二、“蛤”的迷思:另一种塑造领导人形象的方法、内涵及动机
1.“蛤”的无限迷思体现了“蛤丝”的权力
本文开头提到,“蛤”的迷思是江泽民,但江泽民本身又是一个迷思,在“蛤丝”的诠释下,江泽民有了突破于传统的领导人意义的更深层次内涵。基于形象和性格的联想,“蛤丝”将“蛤”的所指从蟾蜍发展到了一个概念化的领导人。
这是最初“法轮功”对“蛤”的迷思过程如下表:
皮尔士(Peirce)提出了三元的动态的符号结构,即突破了索绪尔(Saussure)所指与能指的二元静态结构,他提出由符号形体 (Representment),符号解释(Interpretant)和符号对象(Object)构成的三元动态结构,即无限符号过程理论 (Unlimited Semiosis)。
“蛤”的迷思发展的过程就是无限符号的过程。在无限符号的过程中,“蛤”的内涵开始丰富,且很有可能分化为截然相对的两种内涵。正如上文指出,“半真半假”是“膜蛤”的最大特征,即存在所谓“真粉”和“黑粉”,但事实上,纯粹的“真粉”和纯粹的“黑粉”应均是少数,多数“蛤丝”是两者兼具的。
以“闷声大发财”举例证。
一种迷思的过程如下表:
而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迷思过程是:
这是迷思的分化。
另一个现象则是迷思的进一步深化发展。“蛤”是以反华势力“江泽民丑陋且阴毒”的迷思为开头,但现在“蛤”所指涉的江泽民已经完全不是“丑陋且阴毒”的原意,即发生了分化。同时,江泽民也早已不是事实上存在的中共前领导人,而成为了一种概念,而这种概念本身是由“蛤丝”发展的,和江泽民本体已经没有关系。
如下表的无限符号理论三角(左下角为对象,右下角为符号形体,顶角为符号解释,同时顶角又做下一个三角的右下角)所示,江泽民被诠释成了一个欣赏西方价值观的领导人。
这一论调显然不那么“靠谱”,因为江泽民执政时期对思想意识的管控亦很严格,且明确提出过反对西方的价值观,倡导中国特色。
而显然,这样的诠释有诠释者自身的目的。这个迷思诠释的背景是2014年年底辽宁日报发文《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得到官方认可,却遭到一些知识分子弹压,而后继2015年1月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绝不让西方价值观教材进课堂”。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一些“蛤丝”发文,“以史讽今”地搬出了江泽民接受《科学》杂志采访时对学术自由的看法,回溯江泽民在西方演讲时背诵《葛底斯堡演说》暗示赞同“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当免于凋零”,提及江泽民会各种西方语言,且关照大学生“也要读一点莎士比亚”,以此打造了一个与“袁贵仁”相对的“江泽民”形象。
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膜蛤”文化实际上是借助于对江泽民的迷思表达自身观点。
但“膜蛤”决然不是空心化的。“膜蛤”本身亦含有其价值观念和阶层属性。正如它最初模因对江泽民持有负面看法,尽管膜蛤是“膜拜”这样的人物,但很显然,他们是利用这样的在官方看来“伟光正”(伟大、光荣、正确)的人物,来表达对官方的不满。
这种不满存有很多方向。随着“膜蛤”群体的扩张,笔者注意到,“蛤丝”已经不全然是之前的“泛自由主义者”,他们中也有所谓“左派”。但不论他们持有何种政治见解,都是对当局路线的不满。当然笔者之前也指出,这种不满现在仍然不危险,大多停留在“调侃”的阶段,并未有实际行动。
同时,“膜蛤”也有“犬儒主义”的一些特征,他们有着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但在行动中又往往表现出事不关己,玩世不恭的态度。亦有人指出“膜蛤”文化是“屌丝”文化的分支。笔者认为“蛤丝”与“屌丝”有相似性,但群体未必重合,“屌丝”对现实问题尤其是政治问题的关心明显不足,且“蛤丝”采取更精英主义的行事方式。
另外,“膜蛤”亦有天然的政治不正确性。官方尽管反对“屌丝”文化,但亦对“屌丝”代表的大众网民有所承认,在官方认可的党建读物《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中写道“全世界屌丝联合起来!”,这句话的模因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者意为屌丝乃是网络时代的无产者。但“蛤丝”则玩弄中共前领导人,并在大多数情况下表达对当局的不满。只不过,所指和能指间存在随意性,将“蛤丝”的语言定为“非法”恐怕也是件难事。通过表面上表达对中共前领导人的爱戴表达政见的方式,为“蛤丝”网络议政提供了安全环境。
“蛤丝”更多地有意识地操弄“膜蛤”符号,通过创造一套黑话,也就是创造一种高语境环境,来安全地交流自己的政治见解。
2.创造草根迷思对抗官方迷思
对符号的诠释是一种权力。“膜蛤”文化不仅停留在“恶搞”和消解权威上,他更多体现了批判现实的意味。
笔者观察发现,“蛤丝”所批判的方向主要有:
(1)政府威权的进一步加深;
(2)政府和军队腐败等社会现实问题;
(3)文艺界、教育界缺乏生机和活力;
(4)政府的廉价宣传,如吃包子、夫人衣服和领带的搭配等;
(5)西方民主社会的危机和中国西化的思潮
……
需要特别指出,“蛤丝”不全然是“自由主义者”,它们的叙事方式本身就是破除二元论的,天然不认为“西方”或“东方”哪个将会成为未来的终极形态。 我们在感受上经常看到他们提出自由主义的论点,但有时他们也会对西方自由主义提出反思,最重要的是,在膜蛤文化的框架中,“蛤丝”有着对多元政治观点的包容。由此观之,“膜蛤”文化是彻头彻尾的后现代文化。
因此他们对于当局的批判也不仅仅是对具体问题的批判,而是对当局严重二元对立的叙事方式的批判。在官方的江泽民迷思中,只允许存在一种观点,江泽民亦不是江泽民本体,而是一个“领导集体”,江泽民思想是单一的,就是宣传部门和教科书指定的思想体系,或一言蔽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官方去除领导人的人性,或强行赋予单一的“人性”;而蛤丝赋予领导人无穷尽的,不互斥的人性。
笔者认为,在说“蛤丝”是用草根迷思对抗官方迷思的时候不全然是观点的冲突,更是一种世界观的冲突。
3.“膜蛤”符号权力是怎么构成的
符号权利学派分析路径认为,符号集体建构了现实观并将其投射在符号上,符号建构和反射一种现实观,成为主流意识。
而笔者认为,在“膜蛤”文化的构建中,存在两种权力集团,一种是所谓“主动”蛤丝,一种是“被动”蛤丝和潜在蛤丝。如反华势力是一种“主动”蛤丝,在文献中挖掘出“蛤三篇”的也是“主动”蛤丝,而在互联网上大多数蛤丝则是另一个权力集团。
因而,如图所示,我们认为在群体意识形成之前,“被动”蛤丝的创新和选择性接受构成了新的现实观。
在这样的框架下,“膜蛤”的政治诉求和意见得到了多元发展。
笔者认为,这是应该继续讨论的话题,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蛤丝”人口统计学数据,缺乏对“蛤丝”群体的研究,这一讨论只能达到这一假设层面。
所以,我们有必要再讨论“蛤丝”的群体特征。
三、“蛤丝”:群体特征及其群体动力学思考
1.“蛤丝”群体结构的猜想:“膜蛤”存在推手
我们需要考察“蛤丝”的群体结构,以印证“蛤丝”这个权力是如何运作的。
笔者的假设是,“蛤丝”群体是松散、无中心的,但仍然存在一些个体联系较多,一些个体联系较少的情况。同时,在这个群体中,有特别热衷于挖掘模因和发展模因的个体,即上文所说“主动”蛤丝,亦有只是单纯复制模因的个体,即“被动”蛤丝。
另一个特征是,“主动”蛤丝或可通过大众媒介向公众传播,尽管这样的传播通常遭到官方的封杀,但能够叫迅速传递到“被动”蛤丝受众处,且有兴趣了解“膜蛤”的人亦能通过翻墙等方法看到“主动”蛤丝的信息。此时,我们认为,“蛤丝”群体有若干“精神领袖”式人物。
但他们并不一定是“舆论领袖”,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提供了最初的模因,复制模因即解释的过程,则交给大多数“被动“蛤丝完成。
所以,笔者假设是,“膜蛤”文化存在推手,但这种推手的作用十分有限。“蛤丝”的松散性连接保证了模因复制的多样性,形成了膜蛤文化的特殊形态。
2.“蛤丝”的凝聚力:准入门槛与群体认同
松散的“蛤丝”是如何凝聚成“膜蛤”这样具有一定统一性的文化?笔者认为,“蛤丝”群体的凝聚力来自于对于某种价值观的认可,以及对于“蛤丝”较为精英身份的认同。
成为“蛤丝”有一定门槛,一般而言,“蛤丝”需要拥有政治常识,并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技术。根据之前的假设,典型的“蛤丝”是一个对现实有些不满,具备高学历,关心政治的男性,“膜蛤”模因也是与阶层挂钩的。因而,“蛤丝”之间的认同实际上也存有阶层认同。
同时,“蛤丝”们创造了一个高语境环境,这使得“蛤丝”之间存在高度默契,陌生“蛤丝”之间能通过高语境环境交流,这也能加速“蛤丝”之间好感度的提升。另外,之前研究认为,膜蛤模因里也有诸多人的共统记忆,如“中冰砖”等,实际上,这也形成了一个共同体性质的高凝聚度群体。
需要指出,“蛤丝”的高凝聚度并不影响“膜蛤”文化包含多元观点的特质。这亦是值得研究的。
四、有关“膜蛤”文化继续研究方向
1.“膜蛤”对社会是否有破坏作用
笔者的研究认为,尽管“膜蛤”起源于反华势力,但经过发展,在中国国内互联网中的“膜蛤”并不具备强大的破坏性。因为,“膜蛤”的实质只是对江泽民进行重新、多元的诠释,并未完全按照所谓“推手”意图发展。
但这仍然需要研究者对“膜蛤”受众进行更加详尽的效果分析。
同时,对于政府和党来说,亦需要面对来自权威被消极后存在的权威虚无等种种问题。因此,政府如何管控“蛤丝”和“膜蛤”也是一个课题。如果仍然延续当下“封锁”“删除”的方法,很可能事倍功半。一方面,由于“蛤丝”群体有较高学习能力,旧的管控方法很可能无效,另一方面,由于“膜蛤”本身对多元性的要求正在挑战官方二元对立的语境,官方的管控反而成为“蛤丝”继续“膜蛤”的动力,也会催生更多模因。
2.“膜蛤”文化的影响:“半真半假”的思维和表达模式会不会延续
正如笔者之前所指出的“膜蛤”的最大特征是半真半假,“蛤丝”的思维方式是倡导多元叙事的,而且,在众多知名高校和当下的诸多精英知识分子拥有一定的“蛤丝”,那么他们所接受的这种“膜蛤”文化是否亦会在其工作的其他方面得到体现。更长远看,一些知名高校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亦可能成为执政者, 那么,他们的执政方式是否会延续“蛤丝”的思维逻辑,从而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这是需要我们考察的。
3.膜蛤文化的发展方向
最后,“膜蛤”的模因会去向何方,还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在江泽民去世后,“膜蛤”是否会戛然而止还是会成为更加正大光明的行为?“膜蛤”文化在今后的发展中会有怎样的新动向,会不会走向极端,亦或重新成为反华势力的反华工具,这也是学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都基于一些基础性研究,只有学者正视“膜蛤”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且不自我审查自设禁区,这些研究才能得以进行。
[1] 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6年3月,109
[2] 尹丕安,模因论与隐喻的认知理据,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6月,12-13
初作 于2016年1月5日凌晨 北京
2016年1月5日下午修改错误:根据网友提示,江泽民原文为“闷声大发财”,而非之前写的“闷声发大财”,已经修改。欢迎大家拍砖交流,知识水平还不够,我还要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