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神磊磊

帝吧事件,一直没有写文。眼看过去了,可以平静地小总结一下了。

话说在武侠江湖里,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

一个武林人士,不出手则已,只要一出手,就会被一眼识破师承门派,看透你学的是什么路子的功夫。

就像郭靖打了人,欧阳锋一看就知道是蒙古摔角术;甚至有的高手只是吐了口痰,王语嫣都能一眼看出是“五斗米神功”。

如果不想暴露老底,那最好不要轻易出手,不然必定露馅。

前不久,正有号称多达2000万剑客一起出手了——百度人气最旺贴吧“帝吧”的热血青年翻墙远征facebook,通过刷屏、贴图等,刷爆了一些台湾政要和媒体帐号。

我看了一下,他们的武器包括表情包、诗歌、民歌、段子、大陆的美食美景纪念照等等,内容很多,五花八门。

然而,他们一出手,我就第一眼识破了他们武功的师承来历:

统统来自三本绝世武功秘籍:《中学语文课本》《中学政治课本》《中学历史课本》。

一开始,看到他们用诗歌当武器,我是挺高兴的。因为我自己也很喜欢唐诗,虽然研读水平不高。

在开战之初,就有我方热血小将一个虎步上前,祭出一首诗,“啪”地给了对方帐号凌厉一击。定睛一看,乃是: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这时候我还蛮欣慰。我看出来,这乃是出自人教版初三下册《语文》。

我本来以为这一招乃是试探,就好像少林弟子和人过招,往往都先使用简单的罗汉拳,打上几式“黑虎掏心”,探一探虚实,然后再行变化。

可我没想到的是,后来我方小将千军万马涌上,但凡诗歌,一堆堆被祭出的仍然是: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长大后,乡愁是一窄窄的船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傻眼了。原来他们压根只会一招“黑虎掏心”,胸中之全部所学,出不了初中语文。

所以刷来刷去,全不脱三本武功秘籍和中学学生经历的范畴:《歌唱祖国》《七子之歌》《亚细亚的孤儿》……

和台湾有关的诗文那么多,他们搜索枯肠,所能想到的仍然只有初中的《乡愁》。

你们爱国,那很好,怎么就不把祖国的诗多背几首啊。

这就是旁观的最大感受:他们所有的政治常识,都出自中学政治课本;所有的历史知识,都出自中学历史课本;就如同他们所有的文学知识积累,也都出自中学语文课本。

胸中有了这三本绝世秘籍,就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所向披靡。

如果你和他们说:我们来聊点当代文学……

他们便怒目圆睁:“呔!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如果你说:哥们,我们来谈点现代政治常识……

他便又拍马舞刀而出:“休走!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你若说:“朋友,我们来看看近代史上这一段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他们必早已一枪搠来:“看枪!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它不能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这三本武学秘籍,让他们内力充盈、气走诸穴、真阳鼓荡;三本书构成了他们所有的知识体系,给他们提供了回答一切问题的信心。

就好像太平天国杨秀清作法时的口诀“左来左挡,右来右挡,随便来随便挡……”

其实,这三本武功秘籍也是有可取之处的。就算你只读这三本书,也可以不贫乏成这个样子的。

例如聪明的孩子就会发现:在语文课本上,其实可以读到历史;在历史课本上,其实可以读到语文。

就像关于台湾的诗文,中学的历史课本上藏着很多啊!大诗人黄遵宪的痛彻心扉的哭声,你们忘记了吗?

“我高我曾我祖父,

艾杀蓬蒿来此土。

糖霜茗雪千亿树,

岁课金银无万数。”

“城头蓬蓬擂大鼓,

苍天苍天泪如雨,

倭人竟割台湾去……

成败利钝非所睹,

万众一心谁敢侮?”

何至于会刷来刷去只记得《乡愁》呢?

依我估计,他们中的多数人,其实在中学时也并没有把这三本秘籍学好。真正学好了的那些人,多半早就扔掉这些敲门砖,高飞远走、不顾横池了,哪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天天耗在贴吧里打口水仗呢。

唯独被剩下的他们,当初只学了个半吊子,结果却反而最入脑入心,把别人早扔掉的敲门砖抱在怀里不放。

也真是实心眼。

结尾吧。其实我觉得知识分为两种:

有的知识,能帮你寻找新知识,就像望远镜,可以帮你探寻到更广阔的天地;有的知识,则会帮你抵御新知识,它像厚盔甲,穿上它,你就油盐不进了。

再换一种比方:前一种知识像是口诀,念诵它,你可以解开未知之锁,打开新的窗户;另一种知识则像咒语,念诵它,你就浑浑噩噩,水火不侵。

念咒语念到水火不侵是什么样呢?《鹿鼎记》里就有这样一幕:

“十余汉子一齐举起兵刃,大呼: ‘寿与天齐,寿与天齐!’声震屋瓦,状若颠狂……顷刻间,竟然武功大进,如痴如狂,兵刃乱砍乱杀。”

难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

我不由得想起,近一个世纪前,胡适先生曾对学生说过四条希望:平民夜校、通俗讲演、破除迷信、改良风俗。

我没法和胡适先生比,他说四点,我只弱弱地说一点期望好不好,但是我必须要说三遍:

读书!读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