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中国最像哪本名著?《1984》?不,当然是《1985》了……
论完美极权之不可持续性
——关于《1985》的评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了匈牙利作家道洛什·久尔吉的小说《1985》。这本书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的续集。
1985年一月,老大哥不治身亡——小说《1985》以“摘录”《1984》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裘莉亚和前秘密警察头目奥勃良的“回忆录”以及“官方公告、报刊文章、诗歌和私人手记”的形式讲述了后面的故事……
我国读者可能会觉得此书令人捧腹,充满各种影射和引人联想之处——其中与“老大姐”有关的内容明显是在影射我国的粉碎四人帮行动,而前秘密警察头目奥勃良因泄露国家机密被捕并被关在伦敦一家精神病院中,也能让人联想起最近发生的一起轰动事件。
然而也有些人不喜欢此书,原因正如某人所说:《1985》完全推翻了原书的设定,是对《1984》彻底颠覆。
不过在笔者看来,好的小说和好的社会一样,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原有的设定不仅可以而且应该被打破。阿西莫夫的《基地》续集不就打破了原有的“心理历史学”设定吗?
无论是《理想国》、《乌托邦》和《太阳城》等乌托邦作品,还是《美丽新世界》、《1984》和《我们》等反乌托邦作品,都描绘了一个封闭和一成不变的社会。乌托邦和反乌托邦表面看来似乎截然相反,然而其共同之处远远大于不同之处。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社会严格分为三个阶级,不可相互通婚;文艺遭到严格审查,诗人被逐出城邦。在莫尔的《乌托邦》内,市民们外出时身穿一模一样的外套。乌托邦的所有城市都是一模一样的,“只要知道一个城市的情况就了解了所有城市的情况”。市民们要从一个城市前往另一个城市须获得许可。在康帕内拉《太阳城》里,性行为由政府来分配,同性恋和妇女涂脂抹粉(!)要判处死刑。在我们看来,这些所谓的乌托邦实际上都是不折不扣的反乌托邦。
乌托邦的设计者们想要一个静止不变的社会,因为既然乌托邦是最完美的社会,那么一切变化都必然是远离完美状态的衰变。但是它们无法摆脱熵的法则:封闭系统必然走向衰败,无论是乌托邦还是反乌托邦都是如此。
已故作家王小波的小说《2010》极其深刻地反映了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衰败这一主题,以下这段可谓点睛之笔:
今天是星期四,也是我四十八岁的生日。这一天的一切,都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我像往常一样上班去,天像往常一样黄,自来水像往常一样臭,像往常一样,有人遇到了一道数学题,我们开会讨论,并且像往常一样没有解出来。这都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我比往常老了一岁,天比往常更黄了一点,自来水比往常更臭了一点,没有解出的数学题比往常多了一道,一切都比往常更糟糕。
回到《1984》与《1985》。如果说《1984》创造了一个完美的极权主义体系(其实并不能算真正的完美极权,下文中会探讨这一问题),那么《1985》就指出了这一体系无法避免走向衰败的必然命运。
极权主义为什么会走向衰败?《1985》提出了两个原因,其中之一是老大哥死亡引发了政权高层的分裂和权力斗争。
没有一个极权体制能够避免内部分裂和权力斗争。由于极权体制垄断了所有的资源和实现个人野心的机会,因此极权体制内部的权力斗争来得尤其惨烈。《1984》中的大洋国也不例外:书中曾经提到过60年代发生的大清洗,除老大哥之外的所有革命元老都被当作叛徒和反革命消灭(这也说明老大哥是个真人,不是党制造的一个永生不死的符号)。
奥勃良对温斯顿说:“你必须明白的第一件事情是,权力是集体的。个人只是在停止作为个人的时候才有权力。你知道党的口号‘自由即奴役’。你有没有想到过这句口号是可以颠倒过来的?奴役即自由。一个人在单独和自由的时候总是要被打败的。所以必然如此,是因为人都必死,这是最大的失败。但是如果他能完全绝对服从,如果他能摆脱个人存在,如果他能与党打成一片而做到他就是党,党就是他,那么他就是全能的、永远不朽。”
然而发生在党内的权力斗争说明,党不是铁板一块。老大哥是一个人,他会为个人攫取权力,而不是像奥勃良对温斯顿说的那样,一切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完美的极权主义体制。其他人也是如此。
因此,《1985》中说,老大哥忽视了寻找自己的接班人,以至死后党内立即发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其中某些派系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得不争取知识分子和“公众舆论”的支持,这是合乎逻辑的。
大洋国走向衰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军事失利。极权体制无法避免经济和军事上的失败,大洋国也不例外。极权国家没有创新能力,因此在现代世界中很容易在经济和军事竞争中败下阵来,后者往往会导致被其他国家征服。
《1984》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设想全世界只有三个超级大国,并且都是极权国家,它们势均力敌,相互交战但无法彼此形成有效威胁,以此来保证极权体制天长地久。
然而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极权体制面临一个根本问题:中央计划经济缺乏协调经济活动所必需的价格信号。没有价格信号,人们就无法进行经济核算,无法优化资源配置。人们将无从得知应该使用黄金还是钢铁来建造铁路,生产将会变得极其浪费、效率低下,人们会因此而大批饿死……(《1984》中提到,机器能够创造大量的财富,以至于为了维持等级制度,不得不采用不断打仗的方式来把生产出来的财富消灭掉,这种观点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经济学的无知。)
而现实中的存在的计划经济之所以没有立即崩溃,是因为中央计划者在为资源定价时可以参考市场经济国家的价格。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只有寄生在市场经济身上才能生存。如果地球上所有的国家都是计划经济国家,没有市场价格可以参考,那么这些国家恐怕很快就会面临经济崩溃。
其实完美的极权体制远比想像中要脆弱。经济学家亨利·黑兹利特曾经写过一本小说,讲述一个完美的极权主义和计划经济国家如何重新发现市场与自由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中令人吃惊的并不是这个国家最终实现了市场经济与自由,而是一个完全没有市场经济的国家竟然能够存在!黑兹利特所想像的完美极权国家不仅统一了全球,而且居然没有货币。与之相比,《1984》中的大洋国不仅没有取消货币,甚至还有黑市存在,简直不能算是完美极权。这些都说明,市场的力量比想像中要强大。二十世纪各国的共产主义实践证明,早期的乌托邦主义者们想像中的没有货币的计划经济连短时间都难以维持,也没有一个计划经济国家能够消灭黑市。
极权体制存在许多缺陷,美国政治学家吉恩·夏普在其著作《从独裁到民主》一书中列举了这些缺陷,此处摘录其中部分内容:
体制的运作可能变得例行公事化,不能很快适应新的情况;下属由于害怕得罪上级,可能不会向独裁者报告决策所需的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意识形态可能遭到腐蚀,体制的神话和符号会变得不稳定;如果存在一个强大的意识形态,影响着人们对现实的看法,那么坚决服从这个意识形态可能导致人们忽视实际的条件和需要;官僚体制效率和能力的退化,或过多的控制和规章制度,有可能使该体制的政策和运作变得效率低下;部门之间的矛盾与个人之间的敌意和争权夺利可能损害甚至破坏独裁政权的运作;独裁政权中如此之多的决定是由如此之少的人作出的,因此很可能会在判断、政策和行动上出现失误;如果独裁政权为了避免这些错误而把控制和决策分散化,那么它对中央权柄的控制就可能会进一步削弱。
极权体制无法完全避免这些缺陷,也就无法逃脱衰败的命运。
《1984》与《1985》,二者的区别就好比一部本格派推理小说与一部后现代小说。前者讲述一个完美犯罪,一个锲而不舍的侦探发现一个线索,顺藤摸瓜再找到另一个线索……直至破案;后者则讲述一个模棱两可的谜题,“侦探”发现一个似是而非的线索,再找到另一个似是而非的线索……最后却离一开始的谜题越来越远。后者看似毫无逻辑,却反映了现实的真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