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我们在腊月最后几天写下这些文字,还有几十个小时,就是春节的正日子。此时,不管您是回到了家中,还是在回家的旅途上,我们都希望是一致奔向正月的第一缕阳光——那里,有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有祖先有故乡,有我们情感的发源地。

我们特别想申明的是,围绕过年难免有种种扰攘、激愤之词,但我们认为在这个短暂的春节假期,直面最亲密的血缘及社会关系,表达彼此的感情联系,并在故乡的土地上与久别的亲人朝夕相处,表示对他们的关注、热情与支持,为此付出的辛劳都是值得的。

在一种变化了的信息环境下,伴随着某些浮夸的阅读习气,春节这个话题被讥讽为过时的传统,诸如相亲等泡沫化的议题被不知所谓地热论。春节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辛劳被认为毫无意义,我们以为这种叛逆是矫情,种种麻烦与不便并不能磨蚀春节的价值。

当然,我们并不准备在这里辩论什么传统的优劣,或者说教春节该如何度过等无厘头话题。春节是什么,想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您若要问春节的辛劳为哪般,不如去问问高铁站候车的人,去和列车、汽车上的旅客谈谈,而不是在陈词滥调中获得批判感。

能够像春节这样冲击我们情感的日子并不多。如果您在旅途中看到这篇文字,我们不揣冒昧地认为,在您旅程的终点,一定会与故乡的大地重逢,会在亲人那看似拘谨的表情中体会到团聚的喜悦。如果您不得不在异乡度过春节,也请您密切与家庭的联系,好自珍摄。

我们知道,在很多人的心里面,真正代表新一年开始的,不是西元的元旦而是农历春节,迎接这一天、越过这个假期,2017年才真正地拉开帷幕,然后才是我们制订努力新计划的开端。这种纪年中沉淀的微妙心态,是我们甘愿为春节辛劳的心理动力之一。

换句话说,在春节这样的场景中,我们并不需要特意强调自己有多成熟。最好就是,降低自以为是的理性,以便对齐父母、情感、家庭、儿女等水平线;克制骄傲,向构成我们的、在其他时间因奋斗或竞争被收敛的感情致敬,强调我们的来处,并与未来宁静共处。

我们也请您别担心您在春节的感怀,哪怕最愚钝的人也会在这个节点抚今追昔,遥想将来。但在这一刻,您与父母一起,围绕亲人,哪怕胡吃海喝,也会在茶余饭后流连于饱满的情感。就像我们在全部旅程里都会思考的一点:日月如箭,普通的相聚之日会愈发少见。

无论家在城市还是村庄,春节如斯夫,假如您流露出情感上的软弱一面,比如祈愿时间倒流,哪怕只是一点点,并不要远到刚刚降生、结婚、初吻或初为人父,都请您安享那一刻的出神,只当是节日赋予此生的喘息之机。谢谢亲人,谢谢他们每个人,谢谢这个节日。

总之,春节其实是一个倾听的装置,听见自己,接受亲人,抬眼望见世界。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疲于辩解、争论?春节给予我们近乎家庭使命一般的秘密,我们见证它,并从各个方向回到自己的那座房子。它告诉我们这些剩下的人,整个一生并非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