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可成

1

马里兰大学的一位中国毕业生被选为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做演讲。她在演讲内容中提到了中国的一些问题。从昨天开始,中文社交媒体上开启了一轮指责她“辱华”的热潮。

这次事件,是最近几年来社交媒体上一股重要潮流的集中爆发。在这里,我暂且将之称为“社交媒体民族主义生意”。

其中的逻辑是非常简单的:

1. 由于社交媒体的诸多特性(例如,可以即时显示点击量、点赞数、评论数等),在社交媒体上运营的各类帐号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更好看的数字、更多的10万加。这些帐号既包括所谓“营销号”,也包括咪蒙这样的“原创大号”,还包括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这样的官方媒体,乃至包括共青团中央。这些背景五花八门、目的各不一样的帐号,在追求10万加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

2. 在这种简单直接的导向之下,社交媒体帐号的运营者们很快发现:一些特定类别的内容是斩获10万加、100万加的利器。其中包括人人皆知的鸡汤、养生、震惊体,也包括一个重要的类别——民族主义内容。

3. 这些民族主义内容有正向和反向的两种,前者的例子是“厉害了我的国”,后者的例子则是“辱华”。这两者均能收获大量的点击、点赞、转发、评论。

从本次马里兰大学学生演讲事件的传播链条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的平台是微信和微博,打头阵的是营销号,紧接着跟上的是媒体中倾向民族主义的那几家(包括报纸和网站),一些活跃的官方背景的帐号迅速跟进,而一些并无鲜明倾向性的门户类、聚合类帐号也跟了进来,从中分得一杯羹。

我并不认为这些帐号之间有事先的策划和协调。其实,大家只是共同被一只叫做“点击量”的大手牵引着。除了都想要点击量之外,它们的定位和生存目标完全不同,营销号纯粹是为了赚钱,民族主义媒体在赚钱的同时也在引导舆论,官方背景的帐号则纯粹瞄准舆论。

2

上面几段,是冷冰冰的分析。但是在这件事情中,涉及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10万加的狂欢,有时候只是在传播一些无聊、无意义的内容,但更多时候,有着真切的后果。谣言、阴谋论容易10万加,但它们严重污染着我们的信息环境。毒鸡汤容易10万加,但它们渐渐毒害着我们的心灵。拎出一个“辱华”个体来批判,容易10万加,但它带来的是网络暴力。

这名中国学生的发言是否准确、是否妥当,可以充分讨论。但是,打响第一枪的营销号,从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给她安上了“辱华”的帽子,这是在舔舐10万加的人血馒头。

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千夫所指——社交网络时代的道德制裁》。作者记录了全世界众多遭遇网络暴力的人的命运,读来令人唏嘘。作者在TED演讲中说,在这个时代,“你我也是有权之人,我们也在滥用权力。”

3

我知道,有读者一定会留言:你bb了这么多,你自己对这个演讲到底啥看法?

首先,我建议大家认真读整篇演讲,英语不好的可以读世界说团队的翻译,点“阅读原文”可以看到。我们要先把“戴五层口罩”这样的误译排除在外,才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这则演讲的内容。

读了之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我的个人评价是:这篇演讲的水平很一般,对一些概念、现象的使用是非常符合刻板印象的。口号性的句子过多,没有展现出世界的复杂性。当全世界都在面临着巨大的困惑时,她展现出了一种天真的乐观主义,你可以将之视为年轻人的朝气,也可以解读为过于简单的世界观。

有人认为她在刻意迎合美国人。我反对任何诛心之论,猜测动机是无益于讨论的,说她是为了申请政治避难更是无稽之谈的阴谋论。但我想说: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经历,对于任何一个面向西方人开口的中国人来说,都面临着这样的张力。我在美国见到的不少中国学者、艺术家、普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如何讲述一个真实、复杂、具体的中国,让西方受众感兴趣、听得进去而又有所收获,让我们自己既不卑躬屈膝又不显得傲慢自大。在这样的张力之中,要摸索一个合适的位置并不容易。

已经在国外留学的人,理应对这种张力的撕扯更有体察。我看到有一些留学生希望借此事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想,如果大家都可以试着写写毕业典礼致辞,或许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马里兰大学这位同学的致辞当然不尽如人意,如果我们真的觉得“她代表不了我”,那就多做一些向西方人讲述中国的尝试。我们一起来让这幅画面更完整、更多元、更丰富。

而说服西方人的第一步,就是停止网络暴力。这桩因为“社交媒体民族主义生意”而起的事件,如果最终的结果只是营销号盆满钵满、民族主义媒体志得意满、键盘侠日夜狂欢,那这一切只会让西方人加深“中国雾霾深重”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