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中出生于上海,在香港长大。生活在北京的时间超过20年,台北6年,是著名作家、评论家及电影监制。曾担任出版人和总编辑,以及香港著名生活潮流杂志《号外》的联合创办人。代表作包括《建丰二年》、《盛世》和《裸命》等。

香港自从6月发生反《逃犯条例》抗议运动以来,中国大陆的舆论中出现了几种常见的看香港的观点。陈冠中本月初在香港浸会大学做了题为「谈不完的香港」讲座,试图逐条澄清,剖析矛盾焦点。

经授权,BBC中文整理了演讲内容以飨读者,下文中的「我」都是陈冠中。

「香港不够中国化,很西化」吗?

有一次,一个来香港很多年的大陆朋友跟我说,香港比中国更加中国。他说,香港保留了很多中华文明的东西,尤其是现代前的一些痕迹。比如很多古代的字,警察叫「差人」,警察局叫「衙门」。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国大陆「新文化」运动时,香港没有受到「五四」运动的冲击。当时香港大学已经开设中文系,香港的港督金文泰推崇中国国粹文化,他想用中国的固有文化抵抗中国新文化。中国新文化是通过欧洲、日本进来的新文化,都变成中国式的新文化。他要做殖民地的特首,提倡古中国文化,来抵抗这种新文化。

1930年代,很多香港报纸上的色情小说、武侠小说都是文言文。到今天,香港的书面语里面,文言成分都比大陆多。

到我们那一代,读书读的是英文学校,但必修课是中文课。老师都是有国学根底的人。而很多跟我同代的内地读书人都没有读过。他们的课本里没有孔子、孟子、庄子、老子等诸子百家的文章。在香港,六、七十年代长大的人都知道这些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我们中小学联考时,需要背很多唐诗宋词,看很多文言文。香港不自觉的保留了古中国的东西。

中国历史在香港回归后董建华时代成了必修课。我们三、四十岁的人都读过中国历史。大家不熟悉的是中国49年后的历史。但并不是说香港人不懂中国历史,他们所知道的,是更久远的历史。

「香港人很亲英国」?

1911年建立香港大学之后,没有见到什么人亲英国。我是读社会科学系的。读法律系的可能有一些。但跟我同代的年轻人,如果要留学,美国、加拿大可能是首选。反而很多内地朋友对英国有特别浪漫的想像,觉得英国还是牛津、剑桥那样子。

我这一代人最喜欢香港,其次就是美国流行文化。 60年代是美国流行文化影响全世界的时候。

有两件事情影响了我们那一代人对英国的看法。 1964年甲壳虫乐队离开英国,第一次全球演唱,香港是第一站。所有年轻人都疯了要学。那一年是分水岭。 1971年,青春期结束,香港股市大涨,从100点到1700点。 1973年又掉下来,有人为了这个要跳楼。于是我们完成了经济教育。

我是「婴儿潮」一代,香港1949年后土生土长的一代。同时深圳河以北是文革时期。大部分香港人见到很多尸体飘下来,非常反感。年轻人在这样的环境长大,他们的态度怎么形成,是可以理解的。大部分人对中国没有兴趣,也难怪。但你说香港人亲英国,也不是。

「香港是文化沙漠」?

1920年代,鲁迅来香港青年会演讲。有人说觉得香港人生活在文化沙漠里面,就问鲁迅有什么建议。鲁迅那时候写文章说,香港总是唱老调子,提倡国学,抗拒新文化。他就回答,「我不觉得香港是文化沙漠,就算是,也会变的。」没想到这句话本身就留下来了。

有些标签进入脑子后,就无法去掉。一代一代,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但他们不知道,香港有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只是没有形成社会的整体氛围。

有一次朋友带我去楼上的小店买唱片,他说我一生想买的唱片在这里都找到了,从此我对香港的印象就改观了,认为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香港要靠中国生存」?

我刚到北京时,有少数人觉得,没什么理由给香港「一国两制」,觉得不公平。但是声音很微弱。大部分是对香港是有好感的。尤其是广东人,他们从小看TVB,有很多「港粉」。有一个40多岁的朋友,以前专门根据TVB里拍到的地方来旅游。那时候,就算没有特别爱香港,也没有负面的感觉。

97后,改革开放30年,香港有对改革开放有贡献,很多制度都有香港人参与,比如金融、法律和会计。我自己知道很多电影、电视剧,都有很多香港人参与制作。

后来香港开放自由行,变化很大。香港出现对游客不客气的态度。我很不满,说你们不要针对个别游客,有些人是充满热情来香港的。

这几年变化比较复杂。有人说,香港依靠中国生存。比如,供水、供蔬菜、自由行救了你们的经济。这些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靠」的词有待斟酌。香港人会反驳,本地也在建立自己的水塘。对东江水的依赖令香港拆掉了很多水库,但这是需要付钱的,是双赢的商业项目。

有一位评论家说,只要断水,香港就没救了。这个是将香港当成敌人的说法,将香港敌对起来。有人说,不怕,中国也要靠香港,比如金融方面的贡献。但为什么要用「靠」这样的思维。何况香港已经回归,是中国的地方,是中国的光荣。两边都不是绝对的「靠」对方生存的。

学生提问:香港回归时,邓小平说,保持香港的制度50年不变,而且50年后也未必改变,因为到时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好。当时普通香港人是怎样想他这句话的?

陈:说说我的印象。 80年代我最早写文章说,97问题需要解决。当时我觉得,必须让香港人有自己的声音,殖民地政府和北京政府不能对一百万香港人的意见置之不理。这个方案当时叫三角凳,不理香港的意见,自己去做决定。

1984年,「一国两制」方案一出台,我就完全支持,自己都想不到可以用「一国两制」来做这个事。尤其是邓小平说,五十年后也可​​以不变,我们都愿意相信这个是很有创意的想法。所以我自己是接受的,接受起草《基本法》,有了香港的小宪法之后可以按宪法做事。所以很多民主派人士,包括李柱铭、去世的司徒华,都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成员。

但很可惜碰上了1989「六四」天安门事件。 《基本法》的起草这时已经到尾声,「六四」事件出来之后通过了,只做了一点点修正而已,加了一点有关国家安全的法例。但精神还是反映了当时北京和香港很多人的想法,就是以后会渐进到民主制度、普选等等,其他香港的制度完全保留下来。这个基本上是80年代的心态。

所以本来一国两制是最好的方式。但不知为何,有些当权者想偏离,本来形容是间接统治,不是直接统治,一国两制就是间接统治。一开始,很多香港人理想中的一国两制是强调两制的自主性,但是现在越来越强调一国的重要性。

可以这样说,一国两制是一种厚的体制,慢慢走向薄的体制。然后到《逃犯条例》修订,就是要在薄的地方穿一两个洞,所以香港就觉得特别不放心了。如果我们还有比较厚的一国两制,比如回归后的前十年,可能香港与中央的互信会大很多。但是过去十年发生很多事情,越来越没信心,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反弹。所以,一国两制本来是最好的安排,如果做到中庸之道的一国两制,可能是对整个中国、对香港本身都是有利的。

学生提问:关于五大诉求中的双普选。英国殖民香港时并没有给予香港普选,但在赵紫阳向香港承诺过后,香港似乎对中国给予普选的要求更加强烈一些,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陈:这个也是内地经常提出的对香港的看法,有点太粗燥了。

香港议会代表单一民主的提法在1945年已经有了,而且是英国人提过的。但他们后来回到香港打败日本人之后,就想香港走向代议民主。但是冷战开始了,计划就放弃了。放弃之后,香港一直有知识分子谈论民主。

80年代,更多人为回归议题而思考民主,其中一派就叫民主回归派,主张回归到中国怀抱,消除民主。另外,香港主流建制派反对回归,希望英国统治下去,用治权换主权,甚至主张在香港以外买一块地重建香港,全部人搬走。

主张回归的一派除了原本的左派之外,还有香港民主派。这个跟一般想像不一样。但香港民主派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大的力量,香港学生比较积极,比如当时的报人金庸做了一个回归后的政治方案,叫查查方案,也是渐进民主的做法。当时香港大学生不接受,出现火烧《明报》事件。

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来了之后,立法会马上就开放做普选。但恰恰效果相反,因为他跟中方吵架,中方希望97过渡后再推渐进民主,而彭定康加快了。彭定康加快改革是不是外国势力的阴谋呢?是不是千古罪人害香港呢?香港民主派支持他,因为他把香港的议会变成民主的,所以最后民主派跟中方的互相信任破裂了。

回归之后,的确有争取民主,因为《基本法》说2007以后就可以实现普选民主。但是到2007之后经过人大释法说,是开始谈论民主而已,并不是正式做民主。到上一次831方案,又推了10年了,还没实现。所以为什么这些民主派很受迫,推了20年了,831方案还是有筛选的,跟他们想像中的民主不一样。所以他们不接受。

但很多人说,说不定接受了会好一点。当时有很多不同的方案,当时的香港民主派等了这么多年,《基本法》都说可以做的事,到20年后还没做。所谓筛选,如果不是50%选举委员会的人来筛选,而是有50人接受才能提名,或者提名方案只有40%就可以提名的话,香港可能大部分民主派都会接受。香港错过了机会了,中国错过了机会,本来应该有更好的一个方案的,所以这是很可惜的事情。但是已经过去了,因为这个失败,才有了雨伞运动雨伞运动都没解决,又导致出现今年夏天这样的事。

学生提问:关于言论自由,您是否觉得我们将来说话可能需要一些门槛?

陈:我是一个老媒体出身的人,报纸、网站我会看。我对自媒体、社交媒体没有感觉如鱼得水。我从来没写过博客微博,没有公众号,不发朋友圈。现在谁都可以发东西,我觉得基本是一件好事。虽然大家对社交媒体有这么多批评,但没有社交媒体这个世界就难以想像。

我们面临的最大事情,是即将到来的全面管治,或者说绝对掌控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在大陆科技的帮助之下,可能会快到来。这不是香港中国问题,是全世界问题,美国也在做,很多国家都在加强对所有人的监控。

这个世界来到时,社交媒体可能是唯一个人的武器。因为这个全面管治通过大数据、人脸识别、信用制度等,下一步可能就在香港推了。那个时候,也许我们会庆幸还有wechat(微信)可以讨论。

 

CDS档案 | 香港反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