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编者按:本文已被删除。

本文由“博士学者圈A”写作,转载请联系授权

现在60岁以上的农民,他们忙忙碌碌一辈子,交了三十年的公粮,伴祖国度过了漫长的艰难时光。

现在他们老了,没有养老金和医疗保险,他们的养老问题该怎么办呢?

交公粮的苦难历史

交公粮,指的是耕地的农民将所种收获的粮食,按标准无偿交给国家。

公粮其实是政府向农民征的一种税。就相当于现如今在单位上班,每月从工资中划扣的个人所得税。早年,我国是通过“以粮代税”的方式来征求这笔农业税,如果不上交公粮,属于违法逃税。

祖国刚解放的时候,生产力低下,粮食不够吃,也没钱进口粮食。全靠着农民交的公粮,养活了全国的各行各业,意义非常重大。

那个时候的农民,种一亩地,就要上交100-200斤粮食。如果家里的余粮不够,特别是收成不好的年份,还得去找乡亲们借,凑够分量,等来年有了收成再还。

2005年12月,国家正式取消了农业税,才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交公粮的历史。

据统计,从1949年至2000年的52年间,农民给国家缴纳了7000多亿公斤粮食。

农民们交公粮,真如诗里所说,粒粒皆辛苦。

交公粮前,要先对粮食进行晾晒,保证谷子不能潮湿,否则容易发霉,交公粮时也不合格。

找一片开阔的地面,选在通风干燥的天气,将粮食倒出摊薄,靠阳光进行晾晒。晒干燥了,才把粮食装袋打包,准备送到粮食站。

图片来自知乎

交公粮的时间很严格,而且往往是集中在一个粮站里。如果不能按时交齐公粮,会被罚款,农民都要抓紧时间交公粮。

条件好的农民有拖拉机或者板车,可以一车就把公粮拉去镇上交了。

 

没有板车、马车、拖拉机的农户,只能靠肩一担担的挑了。

夏天天气炎热,太阳在头顶烤炙的人几乎要冒烟了。如果碰上下雨天,农村还都是泥巴路,磕磕绊绊,更是泥泞难行。

住在路途远乡镇的农民,还要挑着担子,在凌晨出发,赶十里二十里山路,才能在粮食站关门前到达,上交公粮。

因为贫穷,舍不得买水喝吃饭,只能自带水喝干粮。

交公粮程序复杂,有的农民要排一天的队才能交上公粮。有些农民没吃早饭就出来了,可能还要饿着肚子排一天队才能排到。

当时,粮站的检验员拥有一票否决权。农民需要和粮站的工作人员说好话拍马屁,讨他们高兴,以免无故的刁难,可以一次通过。

粮食入库前,要经过检验。先经过一道上风车的程序。粮食倒进风车里,风车会把不饱满的谷子麦子吹出来。不饱满的谷子国家不要,但是农民可以搜集起来,回家也是一顿口粮。

过完风车粮食就可以过称了。检验员称粮的时候,农民都会凑近盯着称尺看,生怕称没放平重量不准。如果斤两不够,农民就得凑足了分量,再来交一次公粮。

检验合格后,农民再把一袋袋粮食扛进粮仓,倒进国家的粮库里。直到这里,农民才会大大地松一口气。

如果验收不合格,比如稻谷还没有完全晒干的,或者晾晒时有杂物没有吹干净的,都会被拒收。农民只能打道回府,下次再来,就又要挑着担子,重新走上几里或十里二十里乡间小路。

这样苦难的历史,现如今的年轻人都没有经历过,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仍然充满共鸣。

交公粮的农民现状

交一次粮,基本上一家老小齐上阵,都要折腾一遍。而那些把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的农民,辛苦一辈子,他们的现在又怎样了呢?

现在生活成本剧增,年轻人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养老问题也就更加的严峻。

相比于城里的老人,年轻的时候吃国家的公粮,有足够的退休金,退休后可以逛公园养养花,逗逗鸟喝喝茶。

但是农村的老人呢?辛辛苦苦上交了几十年的公粮,谁来给他们养老?

在现在的农村,还是可以经常看到有老人在田间耕种,农村的养老情况实在堪忧。

农村老人没有养老保险,年满六十岁,才能领取每个月不到一百元(88元)的养老金,只能是过着花一分朝儿女要一分的日子。有的不愿意给儿女增负担的,只能再挣扎着种点地种点菜,混点口粮吃。

博士学者编辑从小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度过童年和少年时光。而今的农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人或者留守儿童,黑漆漆的土房子里住着衰弱的老人。

或因子女远在他乡,或因子女没有孝心,农村老人难养老的例子比比皆是。博士学者编辑的一家亲戚,自己家住着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却非要在旁边隔出个小小的砖房,让八十岁的老娘一个人住。

以前听家里的老人听过一句话,人老了,就不是人了。当年不懂,而今想起来却是无限心酸。

古语云,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而今,我们的社会,却难使农村老人有尊严的活着。

沉重的过往历历在目,那些无偿交了30年的农民已经老去,走不动了不能干活了,头发苍白满脸皱纹,是否还有人曾记得他们的辛勤付出?

看真知灼见,加优质读者群,加博士微信neican77朋友圈更多好文!老微友别加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