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爷ALEX

图片

为名人立像这件事,世界各地都很热衷,但是出发点和具体操作上却不尽相同。

大部分西方国家立像,多选择已逝的文化、艺术、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巨匠,地点也多为故居、公园、广场,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和功绩表彰。为活人立像仅仅见于某些体育领域,比如英超俱乐部就很喜欢为自己的名宿立像,以示尊重、供球迷膜拜。

但强人政治的国家往往比较热衷于为活人立像,作为一种国家符号而存在。而且大多是为当权的政治人物或跟政治密切相关的人物。

苏联时期,列宁和斯大林的塑像几乎是每个城市的必备,而且都硕大无比,充分体现暴力美学——当然后来被砸烂的时候也很暴力。这个传统,也传给了他东西方的诸多小弟。除了为领袖塑像,苏联人还为各行各业树立的先进典型塑像。比如当年肃反时期,苏联就为那个举报自己父亲阶级立场不坚定,导致父亲被枪毙的的“小英雄”——巴甫列克立像,全国各地到处都是,以此鼓励民众多多举报、大义灭亲。

死了老爸不要紧,组织会给你立像,多好。

但我们中国人传统上是很忌讳为活人塑像、立碑、建祠的。一是因为我们素来信奉盖棺定论的说法,晚节不保者比比皆是,所以没进棺材功绩都不好评价。位高权重如皇帝,都要等死了进太庙的时候才由群臣上“谥号”,论定功过;二是塑像、立碑、建祠都是为了供奉香火,这是为逝者准备的,活人享受香火就像别人为你提前戴孝一样,是大忌讳。

中国人这种传统,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种经验。活人立像的故事,几乎没有好结果。最著名的就是明朝的大太监魏忠贤,权倾朝野,拍马者就想出了立生祠这个创举。全国各地建立的生祠多达数十座,其中一座位于西湖边上,跟岳王庙在一起。不知道岳飞这样的男儿跟没有小鸡鸡的太监为伍是什么感受。

但我们知道,魏公公突破传统后的下场很凄惨。香火还没好好享受几年,就树倒猢狲散。那些富丽堂皇的生祠,如今毛都不剩。

图片

长期统治中亚小国土库曼斯坦的独夫尼亚佐夫也很喜欢立像,他在国内为自己前后树立了14000座塑像,可以说整个土库曼斯坦的路牌加起来都没有他的塑像多。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位于首都阿什哈巴德,高75米的镀金像会永远面朝太阳的方向缓缓旋转。

当然,这么好的东西我们今天看不到了——因为全被他的继任者残忍的给拆了。

这种颇有喜感的故事,其实已经发生过很多遍。萨达姆当年在伊拉克全国各地立像,凡有井水处,都是这位国父的青铜巨像。但美军一来,立马被之前号称要保卫他的人民群众敲得粉碎。

越是声名狼藉、恶贯满盈的宵小之辈,越是在乎身后的名声——就是中国人经常说的越婊越渴望立牌坊。因为他知道身后历史可能会给他留下一口浓痰,所以往往迫切的需要生前塑像这种东西,来为自己正名,寻求某种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就像有权有势的太监总是要娶很多永远也用不上的妻妾,证明自己形式上也曾算个男人一样。

但几乎可以肯定的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活人立像都是凶兆,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等待将来的某一天,被人吐满口水之后再砸个稀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