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茗

堵了一小时后,王绍决定骑车去北京。

他掉转车头,回家搬出了自行车。两个小时后,他顶着寒风和接近零下十度的气温,骑到了位于三元桥的公司楼下。

从2009年在燕郊买房起,这条通往北京的道路他几乎每天都要走两次。通勤时间一般是一个多小时,他7点多出发,9点前就可以在公司打卡。而1月8日这天,他到公司的时间是11点半,代价是,脚冻僵了。

七天前,石家庄曝出了新年的第一起疫情,此后确诊数字迅速上升,全城停摆。暴发在京畿之地的疫情引起关注,官方会议记录中,除了防疫举措外,「拱卫首都」也成了常见词。很快,河北抛出口号:「非必要不进京」。

作为夹在北京和天津之间的河北飞地,北三县距离石家庄有三百多公里,1月8日早上,从这里出发去北京上班的人们,经历了漫长的拥堵之后,才看到微信群里传递的消息:进京通勤的检查站需要核酸报告。

图片

(资料图,2017年末摄于去燕郊的夜晚)

运气通关

就在王召骑到公司楼下的时候,梁如还堵在高速上。

地处北三县的燕郊,住着很多要去北京上班的人。1月8日一早起,几条进京的主干路就都排起长队,十几分钟才能往前挪动一点。离检查站还有段距离,她在微信群里看到了,需要核酸检测报告才能进京的消息。这时已经七点多了,而在往常这是她到公司的时间。

堵在路上,谁不知道能不能过卡,车里的气氛有些沉闷。他们平时就一起拼车都比较熟了,这会儿都抱着手机问别人到哪了。而在车外,有的司机因为加塞,差点和别人打起来。「路上堵的都比较浮躁了。」梁如说。

很快,燕郊就因为「严重拥堵」冲上了热搜。在一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戴着口罩的人潮挤在狭窄的道路上,试图把自己塞进本已满员的长途车。「这疫情给我整的通勤跟排队挂号似的。」一位今天放弃去公司的人说。

图片

后知后觉的媒体也开始转载从「保定涿州市有关部门获悉」的信息:为了严防环京地区疫情传播风险,减少京冀地区跨省流动,广大市民非必要不进京。河北环京地区通勤人员,凭环京地区居住证明、在京工作证明、14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下称「三证」)可以正常通勤。

与此同时,相互矛盾的消息也不断涌进微信群。走的早的人说,在检查站每个人都要下车填表登记,「一辆车上四个人最起码十分钟。」也有人说,另一条路上的检查站不查核酸报告,他们决定去碰碰运气。

运气很好,这条路的检查站刷完每个人的身份证就放行了。12:45,梁如抵达公司,距离她平时上班的时间,晚了将近四个小时。

「每个人都会问我,总有人不相信」

但有些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与开车的王绍和拼车的梁如不同,孔嘉坐公交车上下班。出门前,她就看朋友圈里有人发去北京可能需要核酸检测。她怕影响后续的工作,出门前带好了电脑和换洗的衣服,准备暂住北京几天。

她住在北三县的香河开发区,从家坐公交车到离开河北的检查站要三公里,结果一个半小时才走个一公里。

困在车上,乘客们在手机上看到了的消息。孔嘉听到,有人打电话让老婆把三证送过来,被拒绝后夫妻俩吵了一架。其他人开始联系朋友和同事,想知道现在到底什么情况。

车上还有不少老人,他们大多是住在京城边缘的北京人,早起来香河买菜。有的老人倒很淡定,和乘务员聊着自家退掉的年夜饭以及病毒对肺部的损害。聊了半个小时车也没动静,老人们一个个下了车准备走回去。

时间到了九点半,乘务员也坐不住了,打电话给前车的同事,想知道他们到哪了。原来,四点半出发的首班车,直到一个小时前才过检查站。「所有人都要核酸检测。」乘务员告诉乘客自己刚从同事那打探到的消息。

图片

在车上干等着也不是办法,孔嘉抱着一丝侥幸,想走过检查站再坐公交车。但下了车她才发现,马路中间浩浩荡荡停满了公交车。她随着人流往检查站走,也有反向而行的人,甚至还有在土路上逆行的轿车。孔嘉拦住迎面走过来的路人,问他过关是否需要核酸检测,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每个人都会问我,总有人不相信。」可能被问了太多次,这位路人看起来挺不高兴的。

「那你得问上边」

检查站里的情况大不相同。虽然路上排着长队,但检查站里却没有几个人。大厅的栅栏上,交叉写着「服务群众」「安全检查」「人人有责」。在这里,孔嘉得到了相同的答复,不让过,除非你有核酸检测。

图片

「你们把我们拦在这,又不提前通知,」孔嘉有些生气,她质问工作人员,疫情已经暴发一年,有没有信息传递渠道和应对预案。「那你得说问上边,」男性工作人员也有点恼怒,指挥等待检查的人排队,「这边该堵住堵住,这边该排着排着。」

——都不知道堵了多少公里了。

——已经堵了好远了,那边都堵到天津了。您要没有核酸检测就不要往这边走了,不让您进。

——我的意思是,不能每个人都这么茫然在路上堵上好几个小时,到这来发现走不了。

——那个东西新闻上都报了。

——新闻报了你们得作为啊!

——作为啊,我们在督导啊,这是我们的任务啊!我也想给您说啥去,(但)我拿什么给您推这个东西啊。我们这只是负责疏通,我们已经向上边汇报了, 上边会负责沟通的。

「昨晚上就给上边汇报了,堵车至少四个小时以上。」工作人员反复重复着类似的话。

尴尬北三县

去年夏天有段时间,进京检查站也会严格查验每个人的身份证。因为不想堵在路上,王绍买了那辆自行车,每天骑俩小时去上班。

事实上,检查站并非因疫情而建。王绍记得,它们大约是在2012年之后陆续建起来的。从那以后,进城前查身份证就成了每个生活在北三县人的习惯。

这块夹在北京和天津之间的河北飞地,住着不少在北京工作的人。因为价格远低于北京,无论购房还是租房,这里都是不错的选择。

住在这里,只要肯每天早起那么一会,在大巴车上忍受一个小时的拥挤和浑浊的空气——这和在北京城里挤地铁也没什么区别。你也可以大手笔一些,在拼车群里花上二三十元,就只用和四、五位「打工人」一起坐小轿车进京了。

很多时候,北三县和北京好像也没什么区别。住在这的人喜欢称去北京是「进城」,就连《北青社区报》都有个「北三县版」。而多年以前,坊间甚至还盛传过北三县要并入北京的流言。

当然,这些「便捷」和「舒适」有前提的。虽然一项又一项被形容为「重磅!」的京津冀协同规划发了出来,可一到两会、疫情等需要严防的时候,北三县和北京的关系立马被打回原形。

图片

「疫情发生在距燕郊300多公里的石家庄,但就是狠狠地卡着住在燕郊的北漂。」「不管卖房子的怎么忽悠,燕郊也不可能是北京。」堵在路上的人们在微博上抱怨起来。

刷身份证的生活

但更早的时候,北三县确实是个还不错的选择。

梁如是江西人,她很早就来北京打拼,刚开始住在北京通州。奥运会那年,她用「团购价」在燕郊买了房,只要4000多元就能买一平米,而隔壁的北京早已破万。

「那会儿(燕郊)哪里有堵车,高速更好走。地铁八通线挤上去多费劲呀。但现在一河之隔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她说。

王绍也有着相似的经历。身为河北人的他,2009年在燕郊买了房,也是因为便宜。刚开始他还有点不习惯,从燕郊进城只有930、816、817三趟公交车。但车少人也小,坐两个小时车很快就到了。「 没有检查站的时候幸福感很浓,现在可不行。自从有了检查站,上班很痛苦的。」

孔嘉晚他们十年才搬到燕郊。她在刘家窑租了十年房,忙碌的工作让她感到生活太浮躁了,快速拼命的挣钱和发展后,她想停一停。辞职后,她现在宋庄住了一年,愈发不想回到城市居住。

后来,朋友看房把这套房推荐给了她。「她比较了解我,我喜欢高层、安静、朝南、大玻璃窗,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平原。」燕郊这套房子满足了她的一且想象,没有多考虑她就买了下来。

从此,她也过上了每天刷两次身份证的生活:出河北时刷一次,进北京时刷一次。身着黑衣的乘务员负责敦促每位乘客下车打卡,只要没遇到严查, 腿脚不便的老人和残障人士可以豁免,。

开私家车上班的王绍似乎自由度大一些。工作人员会取走一车人的证件,拿到机器上打卡,之后再还给他们。尺度时紧时松,还会直接放他过关。

直到2021年1月8日这天,王绍也被堵在路上。虽然老板说可以居家办公,但工作用的笔记本电脑还在单位。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在寒风中骑上了几个月前买的自行车。

「现在感受到燕郊的痛苦了。」

(王绍、梁如、孔嘉为化名,部分图片为孔嘉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