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国安法》实施逾半年,本地抗争运动步入寂静,面对国安法未明的红线,司法检控愈见不公,本地不少支持社运人士被迫忍痛离港,展开流亡生活。

今年 1 月初,一个陌生的专页——“如水 Flow HK”在 FB 出现,宣布创立首本实体海外港人杂志《如水》。但一扫编委会名单,尽是港人熟悉的名字,包括前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发言人张昆阳、学联前秘书长周永康、前本民前召集人黄台仰、《学苑》前任总编辑梁继平等人。

牵页成立的张昆阳目前正流亡海外,编委之一的周永康则正于美国留学。二人接受《立场新闻》视频访问时形容,《如水》是一个政治实验平台,连系海外和本地港人,“流亡对于香港人而言,系一样好新嘅嘢”,但当愈来愈多人被迫流亡海外,就必须思考如何持续参与这场仍未完结的运动。

随著网禁来临、社交平台出现“移民潮”,他们选择以季刊形式,出版实体杂志,发送给海外和本地港人。

张昆阳说,希望以《如水》流传一个真实的香港历史记录,“本地(空间)愈嚟愈收窄嘅时候,海外嘅人系咪可以再做啲思想嘅保存⋯我觉得系有好重要嘅思想价值。”

连系全球港人 阻言论自由遭蚕食

当愈来愈多流亡者散落世界各地,有组织为流亡者提供生活支援、精神辅导,亦有人主力做倡议、国际游说工作,流亡者如何在海外生存成为一个新议题。

周永康点出,“生存嘅同时,如果大家想光复香港,你好卑微咁实际喺海外可以做啲咩”。

《如水》的诞生,正是填补一连串海外行动的其中一个“缺口”,建立理想的公共讨论空间,重新审视、讨论对香港未来重要的议题。

在“后国安法”下,自由的公共讨论空间渐见收窄,周认为,海外港人若以个体参与,或难以直接减慢公共空间的消失,“但海外港人可以做到嘅,就系聚集埋一齐,增加更多言论阵地,令到呢啲思想可以喺阵地之间流播和互通”。

他称此举如同“插旗”,将香港较“敏感”、“危险”的讨论转至《如水》,借此抵挡言论自由遭蚕食的速度。

在海外,除了流亡者,还有一群早已移民的港人,他们受反送中运动影响,关注民主运动的程度不逊于在港市民。

然而,即使同样身在海外,他们对社运、香港在国际线上的应对,以至备受争议的美国大选等,看法都未必一致。《如水》则扮演桥梁的角色,连系所有港人参与讨论和交流,周永康解释,“令到大家在行动上可以有多一个谂法,或者系一啲新嘅谂法上面解开咗个结”。

实体杂志象征“反抗力量”

在访问中,张昆阳特别强调实体杂志的重要性。

“在威权时代,好多嘢都要好隐闭,有啲嘢我哋要打‘擦边球’,好多嘢唔能够好大声疾呼⋯你愈被压抑,就愈要有一个实体呈现嘅重要性,而唔系(再靠民众)心领神会,呢样嘢先系象征、反抗嘅力量。”

他续说,“如果而家可以将一啲思想直接讲出黎,我觉得呢样嘢本质上已经系一种反抗,尤其系国安法时代,用文字去带出我哋嘅思想,唔会自我审查。”

img

《如水》杂志创刊号。(图片来源:如水 FB)

国安法红线未明 部分编委匿名

《港区国安法》生效后,有杂志忧虑触碰法律“红线”停刊、有出版商则选择“自我审查”,这本由流亡者、被通缉者发起的海外杂志,似乎同样走在钢线上。

《如水》发布创刊宣言仅三天,中联办控制的《大公报》随即以“乱港分子潜逃后海外出“独书” 涉违国安法”为题报道,其中民建联张国钧提到,若市民协助杂志宣扬或发布,都有可能违法。

张昆阳形容,政权图为制造“白色恐怖”、“人人自危”,“国安法绝对系令到香港法例进一步俾佢(中共)武器化……所以会唔会出现到建制派议员讲嘅结果呢,我哋唔系完全冇担忧。”

编委名单除了熟悉的名字,亦有成员选择匿名现身,张解释,编委都有各自的忧虑,特别在“政权无法容纳不同的异见声音”的情况。

他又说,难以预计“国安法红线会画到边”,杂志文章除了由编委撰写外,亦会按照固定主题邀稿,“假如(编委)被国安法通辑,(其他人)可唔可以同佢倾计?Send 个 message 系咪就系协助通缉犯颠覆国家呢?”

但他们断言,绝不会向政权屈服,放弃让市民在香港逐页翻开杂志的机会。

现时打开网上的购买连结,选择“寄往香港一栏”只见“尚未确认销售渠道”,周永康透露,将杂志运至香港的方式“都系谂住静静鸡继续”。“依家喺大家境内都知唔可以样样嘢公开讲,呢个都系逼不得已无可避免嘅情况……一旦通晒天讲出嚟,𠮶样嘢就唔使做㗎啦,因为对方一定会冚你档,而家就要不停同佢玩呢个非常之无聊嘅游戏。”

他指,做法如同“静默革命”般,笑言“成功嘅时候大家就会知道”。

《如水》能否引发另一场革命?

打着海外港人杂志的旗号出版,张昆阳的创作理念原来受戒严时期的台湾所启发。

牵头发起计划的张昆阳提到,当时台湾屡现思想钳制、禁止敏感政治书籍。他的启蒙书籍正是禁书之一《台湾青年》,它由一班于日治时期在日本留学的台湾人发起,对外讨论社会、民主、凝聚认同等观念,他因而深受启发,“佢哋好帮到喺白色恐怖时期,本地思想嘅传播以及发挥启蒙作用。”

提起戒严时期,不免令人联想起“美丽岛杂志社”,当时杂志社成员争取言论自由以及政治民离,随后引发当局激烈镇压的“美丽岛事件”,成为台湾日后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

“你话《如水》可唔可以直接引发一场革命,我觉得系冇可能。”

张昆阳直言,“我唔会睇得自己那么高,亦都唔会觉得出完一本野、写完啲野,就呼吁到民众上街,就会有一个好革新嘅宣言,呼吁到民众上街,我谂唔系一个咁样色彩嘅嘢。”相反,他认为《如水》皆在塑造一个“健康”的公共领域,让港人放入政治的歧见,讨论香港的议题,建立一种同理感以及尊重。

周永康亦认同,“但佢(《如水》)系铺垫紧啲社会运动嘅发生。”

光谱不同 政治打压下看到彼此

《如水》在 Facebook 上公布编委会名单时,成员横跨不同的政治光谱随即引起引人,让人不禁好奇他们平日开会怎样相处。

周永康半笑地说,外界大概难以想像他们在 2014 年雨伞运动后,仍能共坐一席,甚至合作,“啲人见到会话,哇⋯有‘法西斯’黄台仰、‘大爱左胶’周永康⋯会担心我哋有无打交。”

但开玩笑的背后,周永康却认为政治光谱只是一种标签。他庆幸,能藉《如水》拉近成员之间的距离,编委会每周开一次会,每次历时至少 4、5 小时,“系非常烧脑⋯大家好认真,一齐思索(香港的议题),尽管最后谂法未必一致⋯但因为那个政治打压,令到大家再次看见彼此”。

周形容,《如水》无疑是一个对话的出发,既是代表政治光谱不同的成员,亦是海外和本地的港人。

两者间的共通点,都是建基于大家对香港的爱。

离地、脱节? 依靠每日自省

编委会成员皆遍布欧美等地,香港发生的社会大小事难以再亲历其中,有人或会质疑他们能否与港人同气连枝,甚至长久而言会否“脱节”。

二人承认,“肉体不在港”彷如与香港真实发生的事形成一层隔膜,只能依赖网络上的信息掌握事态发展,“好似有种重大缺失,好难确切体会到大家(情绪)起落”,所以他们不时提醒自己要谦卑、自省,在讨论重大议题前,态度更加谨慎:“有啲嘢系咪我哋可以评论?”、“呢样嘢可唔可以公开讲?”

然而,自省不代表退缩,他们希望利用在海外的长处,以《如水》继续连系海外及在地的港人。

周永康说,“19 年运动时,大家话香港要重返国际舞台,要打好国际线,咁就需要世界各地唔同嘅香港人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