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有朋友发来一段视频,说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教授康震的讲课。
“一个学者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吗?”感觉这朋友已经出离愤怒。
康震是谁?老魏还真不知道。朋友解释说是一个“网红学者”,参加过《百家讲坛》和《诗词大会》什么的。
“学者”而能“网红”,或者“网红”而能“学者”者,恕老魏孤陋寡闻,还真没听说过一二。你想想,真正的学者,“板凳要坐十年冷”,哪有做网红的闲工夫?再说,严谨的学者“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又怎么可能符合传媒学“刺激舆论”的市场要求?
也正因此,老魏一直保持着一个朴素的信念:“著名学者”的“名”,与欺世盗名的“名”,多半就是同一个名。如果与此同时他还有一长串官衔,那就基本可以断定。
闲话少说,先来看看这位“网红”说了什么? 视频地址
听听可有一句人话?
但凡稍有一点点文化的人都读过杜甫的《石壕吏》,而但凡稍有一点点良知的人,无不同情于老妪、老翁一家的悲惨境遇,而愤怒于石壕吏的蛮横和冷酷。
老妪、老翁一家,三个儿子全都应征,且战死了两个。家里穷得叮当响,乃至于儿媳妇“出入无完裙”了,但这一切丝毫动摇不了酷吏的铁石心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但在正能量“网红学者”的解读之下,石壕吏是“国家公务员”,代表政府和国家,也就具有了压倒一切的正义前提和“优秀的价值观”。他唯一的瑕疵仅仅只是一个“工作态度”问题,就算这唯一的瑕疵,康震也给出了强有力的支持:“他的态度再好,老百姓也不能接受啊。”所以说这唯一的瑕疵,也因为有“优秀的价值观”和“国家干部”的合法身份,而可以忽略不计。
听到这里我猛然明白,为什么被称作“胡叼盘”的胡锡进仍然会有大量粉丝,因为他的结论虽然常常荒诞不经,但至少他在论述过程中还经常说几句人话。也就是说,他至少会在一大堆人话的基础上,最后才得出不是人话的结论。
如果胡锡进来解读《石壕吏》,他的基本套路应该会是这样的:作为地方干部,石壕吏也不想那么简单粗暴啊,何况这还是一个烈士家属!他确实应该更注意态度,更讲究方法,更密切联系群众。但是,我们也不妨换位思考一下,他温言软语能行吗,能征来新的兵员吗?为了大唐的事业,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为了老妪和老翁全家,特别是为了他们那年幼的“乳下孙”,他不能不这样啊!石壕吏的利益和老妪一家的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啊!所以说,群众也好,诗人也好,不应该将批评的矛头指向石壕吏,更不应该指向郭大将军,而应该指向他们共同的敌人——安禄山史思明!
不知道是不是嫌这样太绕了,还是怕中学老师们理解起来有困难,康震教授选择了简单粗暴地直接辩护:一家三个儿子全征了去没错,来抓老翁老妪没错,态度粗暴没错。不仅而错,简直还是“优秀文化”和“优秀价值观”的代表。
仅仅表扬石壕吏还不行,还需要对老妪进行“爱国主义者”的形象着色。将“老妪力虽衰……犹得备晨炊”解读为她的自觉自愿、慷慨赴难。康震教授轻而易举就完成了讴歌死亡、美化苦难的套路演练。
仅仅美化老妪的苦难还不行,还需要将“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纳入自己宏大叙事的话语体系中来。所以,舌吐莲花的康震教授硬生生说“杜甫只是忠实记录而不做评价”,甚至说这恰恰是他的伟大之处。
作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悲悯情怀,完全被康震一笔抹杀,他甚至还要求中学校长们都应如此这般去规范语文老师,首先是自己的“情感站位”。照他的意思,老师们应该指导学生站在石壕吏这一边,就是站在国家利益这一边,站在“优秀文化和优秀价值观”这一边。
照康震这样解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也只是记录,而没有进行评价。“朱门”多是“国家公务员”“国家干部”,对他们仇视就是对抗主流社会,就是煽动不满情绪。所以语文老师应该这样解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财富的分配是有可能形成差别的,对此一定要正确地看待,保持情绪稳定,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姿态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去。”
如此“网红学者”,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