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49中事件,舆论发酵五天,终于在昨天以多家媒体发布报道的形式水落石出。

以媒体从业者和研究者的视角看来,这似乎是个好的句号。公众对真相的呼唤、对弱势方的关怀以及央媒和地方媒体的调查,都重新彰显了后真相时代媒体的价值。

然而这两天,报道公布后,网上却出现了对小林母亲的集体声讨。在小林母亲的微博下,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涌入对她进行谩骂,甚至诅咒。

img

img

小林母亲微博@四十九中林同学妈妈下的评论截图

img

小林母亲微博@四十九中林同学妈妈下的评论截图

在媒体微博下,有人评论了一句“母亲没有撒谎”,数条评论对层主进行谩骂,对林母提出指控。

img

img

媒体评论区,网民指控林母撒谎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林母到底有没有“撒谎”?网民的指控成立吗?她发布的微博和调查显示的”事实“之间,到底存在多少偏差?

其次,假设林母真的”撒谎“了,她应该被咒骂吗?

作为心理学专业毕业生,新闻业务与伦理方向研究生与媒体从业者,我试图通过采访与研究,回应这两个问题,对这些谩骂林母的网民说一些话。

本节以下观点,均来自对高校新闻学院新闻伦理方向A教授的访问,并由我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图片

先从第二个问题开始:应该咒骂林母吗?

答案是,绝对不应该。这是一个伦理底线问题。在此次事件中,你面对的是一个刚刚失去儿子的母亲。从心理学意义上讲,她刚刚经历一个重大的创伤事件。就像失去队友的消防员刚刚从火里逃生,或才从地震废墟里爬出来的幸存者。

儿子去世不过五天,林母还处于情感冲击和情绪波动中,理性下降,更容易做出自伤行为。儿子的死亡是一次伤害,你们对于这位母亲进行的谩骂,就是第二次伤害。

社交媒体时代,舆论赋予了大众”第五权“。你们能影响到网线那端,一个人一天的心情、心理健康程度,乃至生死。

那么,即使林母确实撒谎了,也不可以骂吗?

是的。撒谎是对个体行为动机的审判。无论是”jing外势力“的指控,还是因为她发布微博时用了不同手机,判定她有其他目的,都是动机审判。如果确有其事,公安部门会进行调查,依法治理。但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你们不能,也没有权力判定她的行为动机有问题。

网民没有权力,制裁一个人的生命。如果在此基础上,你还坚持对其进行谩骂,你的行为实质构成的,就是语言暴力。

在伦理学意义上,一个刚刚失去儿子的母亲,被陌生人的恶意围剿,被诅咒该死,”建议自杀“,是强烈违背伦理道德的。

最后,再回到第一个问题:林母到底有没有”撒谎“?

在通读了新华社、川观新闻、新京报、红星新闻四家媒体发布的事件相关报道后,我对林母所发的3条微博进行了简单的内容分析与信息比对,试图回应这个问题。

温馨提示:下节过程繁琐,如不感兴趣,可以跳到第二节,直接查看结论。

一. 事实还是谎言?

林母微博内容与调查通报之间的对比

本节以林母发布的前3条微博为研究范围,除开情绪抒发的语句,选取包含事件相关信息的完整语句为样本,再将样本与市面上流传较广的几篇调查报道显示的信息进行对比。

最后对林母微博信息在事实层面做出”属实“、“不属实”或“无法查证”的判断。(属实指:排除表述语气因素,与对比信息事实一致)。

结果如下(按照三条微博发布的时间顺序呈现):

本文部分指代处按照三级编码形式对样本进行编码,如第一条微博中第一条语句的第一个信息点,编码为1.1.1。

(一)第一条微博:5月10日06:35

img

1. “九点我接到学校通知,告诉我儿子已经没了,死因是从楼道坠落”

信息点数:2

九点接到学校通知

死因是从学校坠落

判断:

均属实。

调查结果:

5月9日,18:49,监控显示小林坠楼。

5月9日,20:44,林母接到学校电话,被通知前往派出所。

对比信息来源:

川观新闻、红星新闻、新华社。

2. 学校现在的做法是,将我们家长全部拒之门外无可奉告,想看监控不给看”

信息点数:3

“我们家长”没有进学校

学校表示了“无可奉告”

学校拒绝向“我们”提供监控

判断:

前两点属实。第三点无法查证。

调查结果:

学校5月9日当晚并未让家长进校,而是在5月10日上午11:00后,接待了小林父亲

学校5月9日晚上没有向林母提供监控资料:“取证工作中,对视频资料全部予以调取封存,故当晚家属向校方申请查看视频时,校方未能提供视频资料。”

对比信息来源:

红星新闻、新华社

img

5月10日上午11点,监控显示小林父亲一行三人查看了学校监控(来源:川观新闻)

3. “想问问同学老师到底发生了什么,学校第一时间遣散了班里所有学生并警告他们三缄其口”

信息点数:1

学校第一时间遣散了班里所有学生并警告他们三缄其口

判断:

不属实。

调查结果:

学校未下达封口令

img

来源:央视新闻

对比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

(二)第二条微博:5月10日12:32

img

1. “**昨天九点通知我们的就是警察局,警察一直在安抚我们的情绪”**

信息点数:2

九点通知我们的是警察局

警察一直在安抚我们的情绪

判断:

属实。

调查结果:

5月9日20:44,林母接到学校电话,被通知前往派出所,警察与其进行沟通

对比信息来源:

川观新闻、红星新闻

2. 从警方口中得知,救护车8点半到学校时我儿子已经停止了心跳”

信息点数:3

从警方口中得知

救护车8点半到学校

救护车到学校时,小林停止了心跳

判断:

第一点无法查证,第二点不属实,第三点属实

调查结果:

5月9日,18:56,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到出诊指令

5月9日,19:06,救护车抵达现场,医生现场紧急施救,发现小林已无生命体征

对比信息来源:

川观新闻、红星新闻

3. “没有去医院,直接就拉去了殡仪馆”

信息点数:2

尸体没有被拉去医院

尸体被直接拉去殡仪馆

判断:

属实

调查结果:

5月9日,19:13,医生发现小林无生命体征后,警方到达现场进行封闭勘查后,按照非正常死亡案件处理流程,通知殡仪馆车辆前往

5月9日,20:12,殡仪馆车辆开出学校,将遗体送至殡仪馆法医检验室

5月10日,下午15点后,小林父母前往殡仪馆查看了遗体(**在此条微博发布后三小时)**

对比信息来源:

川观新闻、红星新闻

4. 打了各种媒体热线,均被敷衍了事,没有媒体愿意发声”

信息点数:1

判断:

无法查证

(三)第三条微博:5月10日 14:33

img

1. ****有媒体表示背后的水太深,叫我们别白费力气”

信息点数:1

判断:

无法查证

2. “今早去看了监控,唯独事发那一段没有监控”

信息点数:2

今早去看了监控

唯独事发那一段没有监控

判断:

属实

调查结果:

5月10日11点(发布此微博前3小时),丈夫和其他亲友、律师一行3人去公安机关,看了全部监控。(支持3.2.1)

事发那一段路程没有安装监控:监控缺失部分为5月9日18:39~18:49。坠楼前关键的十分钟里,小林经过的那段路程为两楼间平台区,没有被监控覆盖。(支持3.2.2)

对比信息来源:

川观新闻、红星新闻

img

事发两楼间平台没有安装监控(来源:川观新闻)

3. “听说学校已经想好了对策舆论,不怕法律程序,更不怕随便我们怎么闹”

信息点数:1

判断:

无法查证

二. 结论

林母撒谎了吗?回应四大指控

综上所述,林母所发布的3条微博提及信息点共18个,属实信息点11个,不属实信息2个,5个信息难以判断,具体结果见下表。

img

表1 对林母微博内容信息点与报道信息点的对比分析

(一)2个不属实信息为:

1.3.1:学校第一时间遣散了班里所有学生并警告他们三缄其口

2.2.2:救护车(5月9日晚)8点半到学校

(二)5个无法查证的信息为:

1.2.2:5月9日晚上,学校向林母或其他家长表示了“无可奉告”

2.2.1:救护车到达时间,为从警方口中得知

2.4.1:打了各种媒体热线,均被敷衍了事,没有媒体愿意发声

3.1.1: 有媒体表示背后的水太深,叫林母别白费力气

3.3.1:听说学校已经想好了对策舆论,不怕法律程序,更不怕林母闹

此处,需要向对其中提及的“媒体热线”、“有媒体表示”、“听说”、“学校”、“警方”、“家长”六个信源进行核查。

(三)11个属实信息为:

1.1.1:(5月9日晚)九点林母接到学校通知

1.1.2:(5月9日晚)学校告诉林母儿子已经去世,死因是从楼道坠落

1.2.1:(5月9日晚)林母没有进学校

1.2.3:(5月9日晚)学校拒绝向“我们家长”提供监控

2.1.1:(5月9日晚)九点警察通知林母去警察局,

2.1.2:(5月9日晚)警察一直在安抚林母的情绪

2.2.3:(5月9日晚)救护车到学校时,小林已经停止了心跳

2.3.1:(5月9日晚)尸体没有被拉去医院

2.3.2:(5月9日晚)尸体直接被拉去殡仪馆

3.2.1:(5月10日上午11点)今早去看了监控

3.2.2:事件相关监控中,唯独事发那一段没有监控

(四)回应网民对林母的四大指控

*1. “***孩子妈妈没看视频,但是孩子爸爸看了”

不成立。小林父亲查看监控的时间,是5月10日上午11:00,小林母亲发布微博的时间,是在此前五小时的06:35,描述的是5月9日晚上情况。而5月9日晚上,公安机关对视频资料“予以调取封存”,因此,学校没有向林母提供监控资料。

*2. “***孩子妈妈没进学校,但是孩子爸爸进学校并被校方接待了”

不成立。小林父亲被校方接待的时间,是5月10日上午11:00,进校查看监控后,在下午15:00被组织前往殡仪馆查看遗体。小林母亲发布微博的时间,是在此前五小时,同样描述的是5月9日晚上情况,此时小林父母均未进校

*3. “***孩子的遗体没有火化,与她所说不符”

不成立。林母并没有说遗体被火化,只提到“没有去医院就直接拉去了殡仪馆”,而后者属实。

*4. “***救护车到达时间不是八点半”

成立。林母原文为“从警方口中得知,救护车8点半到学校时我儿子已经停止了心跳,甚至没有去医院直接就拉去了殡仪馆”,与调查显示事实不符,救护车到达时间应为19:06。

但此信息是否从警方处得知,无法查证,且当晚20:12,有殡仪馆车辆开出学校。因此,不排除警方将殡仪馆车辆错看成救护车,将信息传递给林母的可能。

img

根据内容分析,可见,林母所说大部分属实(11/18),少部分凭借目前已公开调查报道暂时无法查证(5/18),极少部分不属实(2/18)。

回到开头的问题:林母“撒谎”了吗?她的微博,是“事实”还是“谎言”?

答案是,它既不是事实,也不是谎言。尽管事后核查发现,林母所说大部分属实,但由于她是死者母亲,情绪受到冲击,信息可能有错漏之处,语言也夹带情绪。因此,不是“事实”。

在新闻学意义上讲,无论是当事人在社交媒体上自述的信息,还是其他自媒体发布的信息(不管发布方是否自称媒体人),都没有经过专业的事实核查,都不能作为“事实”采信。

同样,也并不能判定其为“谎言”。前文已说过,这是对林母行为动机的审判,而这种审判,并无依据。

三. “抓住那个造谣者”,然后呢

5月13日,调查发布后,我们又看到有人跳出来,对质疑者进行抨击,按头要对方道歉:“你前两天发的那个东西,不就是谣言,不就是在添乱吗?一点反思也没有?”

img

网民对质疑者的抨击

看到有人将矛头直指“乌合之众”:“人人都在这事里推波助澜了,网民就是不愿意安静地等真相。”

img

网民对“乌合之众”的抨击

吵来吵去,还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

作为信息接收者,在真相并未全部展露前,我们应该对信息碎片持有什么态度?

具体来说,每个人都要为所传播信息的真实度负责吗?“**发声”和“造谣”的界限在哪里?**对于受众而言,“让子弹飞”与“宁愿误会也不要冷漠”,哪种观念更好?

在我拿着这组问题去问A教授时,她低下头,露出微笑,表达了以下观点:

及时发声、表达关心是对,还是保持沉默、谨慎相信是对?原则上,并没有正确答案。并且,**这样的个体价值观,不是媒介或者意见领袖进行灌输,就能使人形成的。在一次次“反转“,一次次对与错的“掰扯”中,个体的伦理观、价值观,参与公共事件的态度,自然会形成。**

争吵是正常现象。这证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有公共讨论的空间。

A教授说,后真相时代,一次次充满“反转”的公共事件,正是对大众的一次媒介素养训练。

但在我看来,至少应该明确的是,不能保持绝对的沉默。

一个人,选择在事件真相还未完整展露的时候,相信什么、关心什么以及“开不开腔”,事关的是他的良知和同理心。

如果真像部分网友说的,借着“让子弹飞”的名义,人们会永远等下去。直到公共事件中,无人再为弱势一方质疑一句,开一次口——这不是一个社会好的发展方向。

“让子弹飞”,飞到什么时候?“如果你要等,反转之中还有反转,子弹永远在飞。”进一步说,****“子**弹还没飞完”,并不是要求质疑者们沉默的理由。**

因为首先,如果不允许公众充分、自由地讨论这些问题,那么市面上的信息,就只剩下“官方信息”,或者干脆没有任何信息,同时,“小道消息”还会在地下更加猖獗。表面上看是把桌面打扫干净了,实际上,只会造成谣言和恐慌的更大范围传播。

“谣言是未经证实的真相**”。只有通过充分地交换和讨论,真相才能得以显露,呼吁真相的需求才能得到重视。**

其次,对于公权力与一般人而言,公权力掌握了绝大多数的资源与暴力机器,个体在公权力面前天然处于不平等的劣势,那么为了弥补这种不平等,公权力就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合理质疑和监督。

最后,借用李和谐同学的一句话: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话到今天居然成为某些人口中的一则罪名。

查清楚了,是好事儿,但这事能查清楚,不是这位母亲的背后是谁,她的分量有多么重,而是因为,每个人的分量就该有这么重。

发声的人,是希望一个人的死被尊重、注视,希望下一个人不要如此一般死去。

呼喊真相的人,不是想要某个具体的人,把肚子剖了自证清白,而是将质疑的矛对准公权力,去保护一个个体的尊严。

沉默的人,想要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愿意等待事实。

这些愿望,都不应该被指责。**保持追问的态度,和保持理性并不矛盾。**

四. 49中事件,问号仍未被拉直

最后,林同学跳楼事件的舆论漩涡,似乎停留在了逝去的林同学自己身上。

img

媒体报道中写,小林性格内向(来源:新华社)

多家媒体在调查报道中提到,小林性格内向,曾有轻生意向,并在最后呼吁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这没错。但从心理学上讲,简单把自杀归为性格原因,也会掩盖对其它问题的进一步追问。内向者真的自杀概率更高?还是人们更倾向于把自杀的原因,归结于死者的内向?

汉斯·罗斯林的《事实》中提到:当负面事件发生,我们总是想优先去找一个坏人,而非去找坏的原因。

坏的人在语境里可以理解为背锅的人,我们总是习惯于去寻找背锅的人。但除了找到某种归结于个体的能力甚至私德的理由,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后,我们能否再向机制、环境甚至文化,进一步发问?

从内容分析可见,母亲叙述中的属实信息和争议信息,都集中在5月9日事发当晚。

如果学校能有一种公开、透明、可依循的流程,去面对一个学生的坠亡,能够在当晚及时地与母亲沟通,做好安抚工作,她是否还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出质疑?

如果地方调查组通报,在尊重林母隐私公开意愿的前提下,能写得更有说服力,网民是否会在第一时间,选择相信而非继续发问?

最后,一个母亲,为什么需要依靠网络,去发出诘问?如果不是舆论压力,调查会持续多久,是否停留在此前的两次通报?民众对真相的呼唤,应该由哪些媒体回应?

这些从具体的人身上升起,并开始环绕在越来越多人周围的问号,此刻,仍然等待被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