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通报和公安部的表态,双重锁死傅政华的仕途末路,能臣干吏已是过去时,舆论欢呼也有了稳固的基调。

这时候,人们不惮以实际的言行,实践“痛打落水狗”的鲁迅箴言。可以想见,此人未盖棺却有定论,佐证体制内外,人心汇集处,某种压抑心理积蓄已久,以致于自有定见,或不得不有定见。

对于傅政华级别或类似人物的报道,财新周永康家族报道是为绝唱,此后舆论坊间,皆仰望中纪委撰文,得窥重量级落马官员的零星样貌。如果通报行文详细,则勾起大众盎然兴趣。若通报简洁,事迹不详,坊间明白自身的无力,却也不多作追究,轻视而过。

傅政华

傅政华落马之前,舆论正在议论的是孙力军的通报文本。这位不知名的体制内撰稿人,在描述这位原公安部副部长的污迹时,动用了字典级别的词汇量,负面形容的成语迭出,相互勾连出对孙力军忤逆形象的刻画,面对如此激扬文字的官方通报,民间甚是喜爱,揣摩不已,诵读不止,以为可以消心头块垒而已。

所以傅政华接受审查与调查的通报,言简意赅,与人们捧读的孙力军通报相比,不甚解渴。而公众号的提供读物,无疑满足了这方面的阅读渴求。

有两类读物构成傅政华通报的有效补充。一是旧闻重提式,得益于傅政华积极的媒体露面姿态,其当政时留下大量新闻报道。在他得意的当时,此类报道构筑了他勤政的工作作风,图片中他面容严肃,着正装,喜配枪,是一位享受突击检查这种工作模式的长官。

过去的这些旧闻涌现在现时环境下,意义大为不同,并且被一一解构。所谓能臣干吏,无外是形式主义的集大成者。所谓勤政,无外乎是好出风头。

在中纪委通报进入舆论场时,这类旧闻尚存,也许不久的将来,它们都会遇到可以想见的下场。

重读傅政华旧闻,旁观者可以无所用心,一边读他,一边讥笑他,或许生成有千般滋味。而有另一类文字,则提供了更多的谴责的材料,其中以前记者、现律师的亲历为主。他们以傅政华霹雳执政的受害者身份,回忆傅政华当年所作所为,还原他在公安部与司法部任上,如同以霹雳手法查处天上人间,他侵入性地对待媒体和律师。

这就接近了傅政华落马后,民间叙事的主要作者群。

实际上,对于如何评价傅政华,舆论场一开始略有分歧。有意见认为,要维护程序正义,不宜过早幸灾乐祸。与此相反的观点则说,对傅政华落马一事单纯持有快乐,不过多考虑,认为前一种意见很是迂阔,不解人情。

很快,这种单一的因傅政华落马而来的愉悦占据主导,哪怕新华社从“熟人”角度撰文,试图平衡舆论的盛大开心,却也无济于事。

这也是借傅政华落马,新出现的一个大众情绪的面向。那就是对众矢之的的倒台,于仕途中折戟沉沙,普遍表现出“无希望的快活”:既享受经年累月痛恨之人被折了官运,又很有克制,很有界限感,并不感谢查办傅政华们的上峰之力。

查办贪官这种事,与社会关切“断链”,成为体制内规矩之一,其意义无法在社会大众那获得反响,不能从后者那里得到夸赞,查处傅政华一事证实了舆论中“作壁上观”的社会心态。

从积极一面来说,舆论中人似无还有地确立了“我们是我们,他们是他们”的处事原则,摈弃了“不把自己当外人”的虚假存在感与参照系。由此而来的回报是,个人意志得到了解放,独立自为地在查办大官的事件中寻找快感,大有“我的快乐我做主”之超然境界。

说白了,这就是隔岸观火,一种凝聚在傅政华们倒台新闻周边的疏离感。如果希望借助查办酷吏获得更广泛的反馈,恐怕有落空之虞。因为人心有了结界,对借势灌输意义有了自觉的抵御。对于宣传来说,这不能说是有利因素,对人民而言未尝不是意识上的进步。

民意的象征,人心漠然,人心又炽烈,这是傅政华倒台舆论的一体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