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篇文章正在飞速流传,标题《红网:“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作者姜文来。原文是这样说的:
我们要提升对农村娶媳妇难重要性的认识。众多地方娶媳妇难不是小问题,它关系到乡村振兴,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将其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农村娶媳妇难不是小问题,社会开展“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很有必要,让广大农村大龄男感到更加幸福。
这是一篇槽点过于丰沛的文章,可以被列为“不会好好说话”的典型。这篇文章能发出来,只能反映出作者、编辑和相关媒体对舆论场现状的隔膜。这样一个靶子抛出来,就等着被钉上耻辱柱了。一直吃舆论这口饭的人,集体现这种丑,实在是不值得原谅。我甚至没法说,“作者本意是好的,只是……”,事实上,作者并无善意可言。
据百度百科:姜文来,男,1964年7月生于辽宁凌源市二丈子村,汉族,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这是一位农村出来的中老年男性,博士生导师的身份足以使他成为“村里的骄傲”。当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或许还会为自己“回报乡梓”的赤诚之心而感动。你看,我都出人头地了,还不忘提携村里的老光棍、小光棍。
不愧是博士、研究员,一下子就把农村娶媳妇难提到了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民族未来的高度。你问他尴不尴尬,不存在,可想而知他一直生活在这种话语包裹的围城里面,不知今夕何夕。
这就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活化石。通篇大词,遮不住一个既得利益者的油腻与猥琐。
最可笑的是,文章里有一段:
农村大龄男本身也要自强,想方设法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让自己强大起来,增强自己的吸引力,将女孩吸引到自己身边。
想代表农村大龄男反问一句,他们是不勤奋吗?不努力吗?不想吸引女孩吗?作者写这些话,不就是想宣泄自己的优越感。
这就是那种站在珠穆朗玛峰上指点江山的文章,站得高,尿得远,但是鸟用没用。非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无助于认清问题,而只会混淆问题。
最可恶的是,“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这个提法的迅速传播,正在给农村大龄男造成新的伤害。眼看着网络上对底层男青年的嘲笑又掀起了新高潮。这也是我想要提醒的地方。
你骂作者,骂编辑,骂媒体,我都没意见。但这件事不该骂农村大龄男。社会不欠他们一个媳妇,但他们自身也不是这些问题出现的元凶。就拿性别失衡来说,很多农村家庭重男轻女,但男孩也不是自己选择被生下来的啊,不是他们选择了一个男多女少的社会啊。
把无数农村大龄男跟胡说八道的专家、媒体绑在一起骂,是不公平的,你想啊,他们连媳妇都找不到,还能找到专家为自己代言?专家、媒体是拿农村大龄男刷自己的存在感啊。
从社会地位上来讲,农村大龄单身男青年可以说是最弱势的一个群体了,跟城市女青年的主动单身不一样,他们是被动单身,是真正的被剩下、被嫌弃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市面上与他们相关的声音,要么是利用他们,要么是嘲笑他们。
近年来,“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之类的声音越来越多,关怀的面具之下隐藏的是警惕和恐惧。岁月静好的人们担心,这些被压抑的荷尔蒙终有一日会转变成滔天怒火。这些担心从客观上来讲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思谋化解之道,必须基于现代文明的思维框架。
什么是现代文明,就是把每一个人都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是把未婚女性当成了手段,其实又何尝不是把大龄男也当成了手段?被窝都给你暖了,你就不要闹事了啊。
真诚地奉劝某些专家一句,自己在被窝里琢磨出来的那些肮脏玩意,就不要一天到晚往外掏了。为了乡村振兴,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了民族的未来,请你们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