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渡十娘

image

中新社纽约11月3日电 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当地时间2日上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逝世,享年91岁。他的学生赵士林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这一消息。

李泽厚1930年生于湖南,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担任过多个国家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代表作有《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哲学纲要》《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美学论集》等。

1992年,李泽厚接受美国科罗拉多学院哲学系教授简·考维尔(Jane Cauvel)的邀请,开始在该系任教。据科罗拉多学院哲学系介绍,李泽厚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他的加入对该系亚洲研究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998年,李泽厚在科罗拉多学院获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他从科罗拉多学院退休。

作为一名哲学家,李泽厚在海内外极具影响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美的历程》一经出版就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哲学家冯友兰评价这一作品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此后,《美的历程》不断再版。

进入二十一世纪,李泽厚的哲学和美学体系持续影响世界。2010年,诺顿公司在第二版《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中加入四位非西方学者的篇章,其中就有中国的李泽厚。该选集入选的篇章皆出自公认的、有定评的、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理论家和批评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对于自己的一生,李泽厚在《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里表示,自己有四个“静悄悄”,包括“静悄悄地写”:一生从没报过什么计划、项目、课题,出书或发表文章之前从不对人说;“静悄悄地读”:“我有一群静悄悄的认真的读者,这是我最高兴的。”另外两个,是“静悄悄地活”:不讲演,不开会,不上电视;以及“静悄悄地死”:“我死的时候除了家里人,没人会知道。”

image

 苏炜(作家,康州):

震惊至极! 也是深夜,惊闻李泽厚老师仙逝,如闻晴天霹雳( 就像数月前惊闻余英时先生骤逝一样)!熟悉的兄长式的长辈,也因为他的挚友刘再复是我的老兄长的缘故,和李老师之间有过不少的个人交往(虽然完全没有私交),他更是整个中国八十年代精神的灯塔和烛光,他的影响将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愈显其永恒价值!

薛海翔(作家,科罗拉多):

我一生中认识的唯一的哲学家——李泽厚走了。现在,再没有认识的了。

初识李泽厚是1984年,我们应邀,同乘一条包轮走长江,朝夕相处一星期。那正是思想解放意气风发的岁月。面对当代青年必读书《美的历程》的作者,年少轻狂的我,滔滔不绝,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他总是专注地听着,还认真地发表意见。那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待人,让我心生尊敬。

再次相遇,已是8年后,我们都居住在科罗拉多州,因此,有了一段过从甚密的时光,期间,他写了《放逐诸神》,《告别革命》等著作,出一本,送我一本,一笔一划写上“海翔指正”。

后来我回国奔走,时常在新闻里看到他,感觉他会一直在那里,没曾想,他91岁了……。

泽厚大先生,一路走好。

image

左起:薛海翔,李泽厚,李夫人。1992年摄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科泉市李泽厚寓所

夏商(小说家,纽约长岛):

李泽厚有这么一段话:“我希望我们的作家气魄能更大一些,不必太着眼于发表,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迁就一时的政策,不要迁就各种气候。”我尤其认同最后两句,写作不是奔丧,跑那么快干什么。有些当下的好处,也不过是很小的好处而已,长远看,更有可能是坏处,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今年余英时李泽厚去世,随着老一代海外学人陆续凋零,我在想,杨联陞夏志清余英时唐德刚李泽厚以及仍健在的刘再复诸先生,这些当代华人学界的顶尖学者,都出生在大陆,都有拿得出手的传世之作,大陆当下有没有和他们一个级别的学者?即便有,也寥寥,他们为什么都选择留在美国?

李泽厚去世后,朋友圈一片哀悼,却无人提他与金庸的那段“六千美金赠款”往事,盖因“为逝者讳”,提这样的事是煞风景的,可我在想,李泽厚是磊落的人,是不吐不快的人,他对金庸的这段吐槽,是在金庸离世不久后说的,他既然不觉得煞风景,想必也会体谅我的不吐不快。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他可以和金庸相视一笑握手言欢吧。

舒建华(艺术策展人,硅谷):

今晚回家,朋友来讯说李泽厚先生去世,正想打听,悼讯已是满屏。李先生弟子赵士林用了「哲人其萎」四字。回想读书四十年以来,对我三观有重要影响的哲人,首推李先生,他的「西体中用」有扭转小乾坤之力。我一直深深感激。2014年有幸蒙许治英联系,随陈望衡老师去科罗拉多雪山小城拜望李先生时,还当面向李先生致谢他的启蒙。我和同事们两前年的春天还非常有幸用此四字来做展名。我深为感激的另外两位哲人是王若水和周有光,王先生的「克礼复己」,周先生的「文明今国」,也同样有醍醐猛醒之力。思想的魅力是如此的深沉和美好。

「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迹,

    而我已经飞过」。

晓霜 (律师,硅谷):

李泽厚先生昨天在科州Boulder 去世,这位91 岁的智者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是在80 年代初,那时在北大读书,读了他的《美的历程》,还听过他的美学讲座。那时刚上大学,年轻躁动的灵魂,被好多新事物,新概念所吸引。在一个晴朗的夏夜,几位朋友坐在北大图书馆前的大草坪上,热烈讨论美学,从李泽厚到朱光潜,一位同学说未来也许可以在美学的世界达到和平停止一切纷争。多年后,我意识到那些书是我们80 年代的启蒙读物,对我们这一代人具有深远的人生影响。

后来常听刘再复叔叔聊起李先生,读过他们写的《告别革命》,对我来说这不仅是文字或者哲学,而是他们生命的体验和重生之路。让他们在海外的“漂泊”人生有了精神依托和道德回归,并得以美学的升华。

得知自去年初李先生身体一直不好,尤其在疫情中。几个月前UCA 主席薛海培先生还与我聊起,想邀请李泽厚先生和刘再复先生给UCA华人社区做个演讲,谈中西文化和美国华人the way of living. 海培说,李先生90 岁了,怕以后没有太多机会听他说话了。其实老先生去年在最后的访谈中,该说的想说的,都已经说了。

80 年代曾为美学,文学,好多哲学的新概念而着迷,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如今那个年代已经变得朦胧,随着大师一个个离去,如同一个时代渐渐消失… 心中有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悲伤。愿李先生一路走好!

德州老刘(休士顿):

李泽厚先生去世了。很难过。几年前见面的时候,他还很健康,思路像年轻人一样敏捷。从思想底蕴和人格上讲,李先生是中国不多见的正宗马克思主义者。连宁肯出走也不愿屈就这一点都像欧派马克思主义,到了国外之后不装模作样,不乞求施舍,从头做起,凭专业能力谋生,比马克思还强。多年前,曾将自己的一本小书寄给他,竟收到他的回信,都是夸奖和鼓励的话。老人家对同辈学者有不少批评,但对后生不吝美言,有长者之风。那年去他在落基山脚下的家中拜访,在茶几上又看到那本小书。听他侃侃而谈,从书讲到时局。李先生是智者,不是学匠,仍然记得他的话:哪是什么新左,分明是老左。愿老人家安息。

    李大兴 (作家,南加州):

李泽厚先生仙逝,享年91岁。八十年代以降,他的思想一直在发生影响,无疑是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存在。

我记得他的《美的历程》甫一问世我就买了一本,一口气读完。不过此前不久我刚刚读过民国版本的朱光潜先生《文艺心理学》,因而不是很有感觉。不过今日回首从历史的角度看,李先生的这本书深具影响力而且是文革后美学启蒙的重要著作之一。

李先生的著作写得好看,讨论哲学而不晦涩,是十分难得的。李先生推崇的思想我多有怀疑,简单而言,当年他是从马克思回到康德,我虽不习哲学,却被维特根斯坦吸引,所以后来不大会再读李先生的著作。

然而他年过花甲后的人生选择令人起敬,归于平淡,安于寂寞是曾得大名的中国人很难做到的。

先生千古。

    简妮 (作家,弗州):

image

前排左至右:刘再复,金庸,李泽厚。后排左至右:刘再复夫人,简妮,潘耀明,李泽厚夫人

我与李泽厚先生只见过两面,高山仰止,买来他的多本著作,凭我早年在中国受的教育要消化可真不容易。《华夏美学》读了几遍也是只能意会。二十多年来,我知道刘再复先生一直留在Boulder的原因是可以跟他聊天交流,这两位中国现代思想大家这些年在海外为保持思考的自由,甘守寂寞,不停笔耕,一直是我的精神榜样。他们用人格和精神守住的是中国文化和世界人文精神的底线。

image

image

戴耘(心理学教授 ,纽约州):

李泽厚先生是八十年代大学生的偶像,他的《美的历程》我们当年几乎人手一册。在当年的“文化热”中,他的思想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学术根基使他的立论有更加坚实的学理基础(如“主体性”,如“启蒙”与“救亡“的冲突),在当年依然留有苏联影响的话语体系中独步一时,让人耳目一新。他关于九十年代后思想家退出,“学问家”主导的观点其实有其正当的隐忧。中国文化的“学统”很容易钻古纸堆,变成考据学究,而无法成为真正的思想家,这点一代大家钱钟书也不能幸免。李先生对钱先生的“微词”我有同感。

李泽厚先生九十年代后的著述我最近有所涉猎,比如他关于中国的“实用理性”,“乐感文化”,总体上,感觉他最后还是无法脱离古典德国哲学对无所不包的抽象体系的热衷,总想获得某种黑格尔式的完满和自洽,比如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体系的某种兼容并蓄。这种追求容易导致哲学家、思想家的妄念,流于黑格尔的大而无当的“哲学解决”,甚至圣西门式或马式的乌托邦妄念。在这点上,我相信波普尔哈耶克“开放社会”的理念。寻求理论的终结,就如寻求历史的终结(比如福山),是一种思想误区(参见陈嘉映最近关于排他性的单一理论学说的论述)。

李先生之所以值得我们敬重,不在于他有多少正确,而在于他始终以一个学者的立场发声,他会争辩,但不会打压不同声音。这是他的一贯性,也是他区别于许多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标志之一。李先生的辞世为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贡献,对中国未来的严肃思考划上句点。有思想的学术今天还剩多少,我不敢乐观。

image

李泽厚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