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娜

1

昨天我写了一些想法,可惜活了没几小时,阅读几百,就匆匆挂了。

因为在课上谈论南京历史事件,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的宋老师被偷偷拍下视频的学生举报成功,不但丢了工作,还成为全网公敌。

早上我发现一个现象。

被举报删除的文章,基本都在理性分析宋老师那段5分多钟的视频,并表达对举报学生的鄙夷和这种社会风气的担忧。

而铺天盖地谴责宋老师甚至呼吁将她刑拘的文章,不但活得健硕,而且激赞打赏无数,阅读十万加的不在少数。

看了一些这类热门文章,不由后背发凉。

他们的重点不是针对老师本身的语言,而是自行脑补发言者的动机和思想,并对脑补(而非事实)内容进行口诛笔伐。

image

image

image

为还原事实,我贴一次原始视频试试。

原始视频时长5分35秒,我昨天全文贴过从视频转换过来的文字,可惜被删,学生举报老师的视频只有13秒,掐头去尾单独拎出来的。

因为失去上下文语境,这13秒确实比较冲击感官,极易被断章取义引起愤慨,对老师的第一坏印象很容易瞬间建立。

这视频我仔细看了两遍。

我的阅读理解结果,如果这是一次面向学生的正式授课——看视频不太像,后座的学生玩手机的玩手机,拍录像的拍录像,聊天的聊天,完全不像上课——宋老师这种方式的讲解确实过于粗糙随性,纯粹茶余饭后与朋友扯淡聊天的水准。

从政治敏感度来说,宋老师也够粗放,要知道南京事件不仅是历史,更是政治。

而且,是敏感中的敏感,盖棺定论多年,就是三十万,无论横七竖八从哪个方向去质疑,都是打谁的脸。

以目前的言论环境,这本身就是风险。

当然,如果宋老师个性如此,某方面的神经比较大条,这其实也没什么,这世间的沟沟壑壑弯弯道道,我们谁都在用这漫长一生去蹚雷,总会栽进去那么几个。

2

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乌泱乌泱的网民,很多连基本的阅读理解都不要了,发言者的文字本身都不看了,直接跳过文字,启用读心术,透过文字“照见”大脑,并将他们在宋老师大脑中“看见”的内容当作事实,进行狂轰滥炸。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什么手段?

以下文字截图,来自某公众号昨天的文章,不是我编的,而是出自一位名叫“冬亚”的写手。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图中这些观点全是作者想象揣测的结果,宋老师的原话根本不是这样的,上面视频,可以自己去对比。

如果可以凭想象的所谓“事实”向一个人问罪,试问诸位,怕不怕?

这些人的逻辑很简单:

“你说什么不重要,我也没兴趣,我认为你在说什么才重要,我就要凭‘我认为你在表达的意思’对你问责批判,你想怎么样,来啊,咬我呀。”

“什么,我说的不是事实?只是我的揣测?笑话,别狡辩,你又在狡辩,你就是这么想的。”

“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心里是这样想的,我只不过帮你说出来了,别不承认,我比你更懂你的内心,知道吗?”

无语。

从视频内容来看,宋老师的现代史知识当然是欠缺的,也有错误。

虽作为老师,学校对她的教学能力应有基本要求,她可能教得不好,学校有权利让她下课,但举报的学生掐头去尾的故意构陷,并且获得成功,这种习惯和风气来自哪里?

还有,那些恶意揣测内心的写手们,满纸荒唐,全篇诛心,何以如此理直气壮?又何以吸引如此多的观众疯狂点赞打赏?

image

3

听过两遍完整视频,仅从她呈现的语言上,我想为宋老师澄清几点:

1,她没有否认这段历史,没有否认大屠杀,她开门见山地说:日本人犯下了反人类罪行。

2,她没有否认死亡人数三十万,只是说不知道是不是三十万,可能更多,可能更少,总之存疑。

举个例子,你告诉我你银行里存着100万,我说我不知道,存疑,因为我没看到存折。

但我不是在否认你有100万,因为存疑,所以要释疑,释疑之后找到依据,才能否认。

老师只是表达:我需要更多信息来支持数据。

她说,数字背后没有更详细完整的个人身份信息,很遗憾,如果当时的治理者能想办法完善所有亡者的身份信息,那么面对日本官方的质疑,中方会更有说明力。

这哪里有错?即便没条件完善信息,这也没错。

3,她没有说我们不应该去恨,而是说“不应该永远去恨”。

关键是“永远”,她认为最好不要一直活在仇恨里,不要老盯着过去,向前看。

这有什么错呢?

她并没有强迫人们忘记仇恨,只是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历史的年轻人的一种鸡汤式的建议。

4,她没有说反思“我们作为受害国为何被屠戮”,而是说“反思战争是如何发生的,反思战争是如何激发人性之恶的。”

这也没有错啊,反思两国之间如何一步步走向战场,弱国如何一步步惨遭蹂躏血洗,这个话题本就一直在反思,宋老师只不过再说了一遍而已。

坦白讲,我本来以为宋老师可能存在过激言词,看完之后,并没有,我反而更加忧伤。

因为更可怕的一个事实是,现在这些动不动举报的年轻人,他们似乎有更浓的民族主义情怀,脑子里被一种东西占据以后,更不喜欢听到不同的声音,更不喜欢有人质疑权威。

而且相比站起来当面质疑老师,有理有据地与老师辩论举证,他们似乎更倾向于悄悄录下语音和视频作为证据,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移花接木掐头去尾,然后向上级举报。

明明对方的声音并未造成对他人身和自由的侵犯,却希望让发出自己不喜欢的声音的人倒霉,受到处罚。

他们似乎更享受其中。

比如罗翔就因为在微博上发读书笔记而被网友举报到退出微博,某高校的宿舍阿姨因为在感恩节送学生巧克力也被举报“过洋节”,等等。

容不下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动不动就设法构陷,想借权力之手消灭自己讨厌的说法,这种人未来走向社会参与分工,会带来怎样的一种社会风气,想想都可怕。

自媒体的兴起,像冬亚这样的无良作者为了迎合这股歪风,不断加油添醋,煽风点火,更加扩大了歪风邪气的传播,真是可悲。

谁都不能保证自己说的话无懈可击(除非闭嘴),只凭某几句话甚至只凭对背后意图的揣测便可界定罪与罚,那么,每个人都可能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