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

前几年,“感恩”这个词很流行,尤其是各种心灵鸡汤文,拼了命劝你与世界和解,哪怕日子再难,也要学会感恩。可是如今,网络上动不动就说“感恩”的人明显少了,甚至会引来批评。原因很简单,这个词已经被曲解被毁掉。

感恩是不是一个好词?当然是。人该不该有感恩之心?当然应该。但当这个词碰上著名的“中国式逻辑”,就遭遇了异化,被曲解到不成样子,因此令人讨厌——当然,仅限于有正常逻辑思维的人。

首先,在中国社会的个体家庭中,“感恩”往往被用来进行道德绑架。比如从电视剧到现实生活里,常见的“我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你到现在还不结婚(此处可以替换为‘不生孩子’或‘不生男丁’),你对得起我们吗?你还有没有感恩之心?”

前两年还在朋友圈里见到一个类似电视剧的故事:

一个农村女孩子,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长大,一个人来到北京打拼,却撑起了整个家庭。家里盖房子,父母找她要钱,弟弟要结婚,父母找她要钱,弟弟要在县城买房子,父母找她要钱,甚至父母要在乡亲面前摆阔气,也找她要钱。她累到实在不行时,父母说的是“你还有没有良心?是谁把你养大的?”

这就是当下很多人提倡的感恩,抹杀是非观念甚至底线的感恩——甭管我做错了什么,反正你得感恩,你得包容。

如果“感恩”这个词用在社会层面上,那就更是灾难。那些关于社会阴暗面的新闻里,评论区总有“感恩”出现。

当有人为社会不公而发声时,另一群人会说他不知感恩,揪着一点小事不放。当有人质疑某种社会乱象时,另一群人会说他不知感恩,为什么不想想自己日子已经过得不错了。当有人遭遇家庭困扰(如重男轻女,如干涉婚姻)时,也总有另一群人会出来叽歪一通,让你学会感恩,有什么不乐意的,忍着接受就行了。

甚至有女性遭遇家暴,也会有人说“要学会感恩啊,日子怎么都能过,男人就算有点毛病,能赚钱养家,你就应该知足”。前段时间惨绝人寰的新闻,居然都有人留言说要感恩,毕竟有八个孩子,毕竟人还没死,一直被养着。这还是人类应有的逻辑吗?

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我们身处的社会每每炒作某个大词时,背后都想遮掩些什么。“感恩”并没有例外,它掩饰的是独立思考和责任。

感恩原本是宗教词汇,随着世俗化进程,逐渐降格为世俗人际关系。但在中国社会,它在那些没有逻辑的人的驱使之下变得极端化,呈现一种单向的世俗人际关系。

所谓单向,就是你得对我感恩,我无需对你感恩。比如父母和子女,心灵鸡汤里最喜欢让孩子感恩父母,几时让父母对孩子感恩了?难道孩子带给你的快乐和幸福感,带给你的种种欢笑,不值得你为之感恩吗?

file

更重要的是,动辄让人感恩的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怎样的?个人要感恩社会,孩子要感恩父母,连受害者都要感恩“不杀之恩”。换言之,他们强调的是弱者向强者感恩,没有话语权或者话语权较弱的人向拥有话语权的人感恩。

你在中国现实社会里,见过多少人呼吁父母要感恩孩子带来的快乐?这还是没有风险的呼吁。至于有风险的,就更不用说了。平时很多人动不动就说老百姓要感恩,但如果你认同一座城市的兴旺与和谐,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那么就应该明白官员也应该感恩民众,可是你让那些喜欢讲感恩的人去本地市政府呼吁一下官员感恩百姓,借他们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

所以,很多人呼吁的感恩,实则是有意或者不自知地将之等同于“服从”。他们要的不是感恩之心,而是让人听话,遵循某种价值观,哪怕这种价值观是错的。它的本质是一种极端化的单向思维,即相对弱势的一方必须感恩强者。从这一点来说,曲解“感恩”的人仍然活在前现代社会,跟古代那些动不动就下跪、盼着“青天大老爷”的愚民没有本质区别。

这种极端的“单向感恩”思维模式,也正是“感恩”逐渐让人厌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