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总汇:东航空难 文章总汇:新闻伦理

作者: 没品驴 / 中式没品笑话百科(Weixin ID:donkeymeipin)

3月21日,东航一架飞机坠毁。次日下午1:00,公众号“每日人物”发表题为《MU5735航班上的人们》的文章(该文章目前已经被发布者删除)。约1小时后,公众号“人物”也转载了这篇文章。

质疑扑面而来。在微博上,诸如“吃人血馒头”“暴露受害者隐私”的指责不绝于耳。

image

昨天晚上,又有公众号发表文章《「人物」报道笔下的侵扰悲痛问题》,站在新闻伦理的制高点上,给“人物”扣上了一顶“侵扰悲痛”的帽子。

image

本人并非新闻学术专家,对于“人物”的报道是否真的涉及“死亡敲门”“悲伤告知”“侵扰悲痛”等概念,无法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但坦诚地讲,“新闻伦理”并不应该是阅读本篇报道时应当首要考虑的问题。毕竟在当前的新闻环境下,是否能够“恪守新闻伦理”的决定权,或许并不在媒体自己手上。

举个例子,在《「人物」报道笔下的侵扰悲痛问题》中,作者提到,“快新闻更应该体现在事故救援报道上,而不是故事化的软新闻上。”

我未能准确理解“事故救援报道”的意涵——或许是派记者前往现场,拍一些照片,录一些视频,做一场直播——这些固然也很好,很有价值。可惜的是,“人物”能做的,确实只有“故事化的软新闻”。

先不论“人物”是否处于《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中,也不论“人物”是否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作为一家专注于中文人物报道的媒体,“事故救援报道”属实不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

就算“人物”突发奇想,意图转型,想要临时扮演一下前线记者的角色,也未必能如他们所愿:如今事故现场的报道的视频、音频几乎都来源于某几家主流媒体,你让“人物”去凑个热闹,怕是强人所难。

image

有人也提出,“人物”就算要报,也不应现在报,“媒体是否真的需要如此匆忙?我们又是否真的如此需要故事?”言外之意,你等家属心情平复了,调查结果出来了,稿子再发也不迟。

诚然,通过逻辑的推理、文献的分析,你很容易得出上述的结论。但象牙塔里长出的树苗,未必能挺过外面的风吹雨打。

“人物”不抢在事故发生次日发稿,这篇稿子的结局,大概率便是雪藏在公众号后台的草稿箱里,永永远远。

当然,我无意责怪该文(《「人物」报道笔下的侵扰悲痛问题》)作者。毕竟在当下的互联网舆论场中,每逢恶性事件发生,指责媒体已经成了保留节目。对于新媒体从业者来讲,这已经是一种思维惯性,一种路径依赖——不骂媒体,许多人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

媒体不发声,就是“中国媒体已死”;媒体发声了,就是“吃人血馒头”;媒体发声快了,那必是“蹭热度”;媒体发声慢了,那必是“收了钱”。

在东航事件中也是如此。在微博上,诸大V都对“人物”及其报道发表真知灼见,甚至连为“人物”发声的其他媒体人都被挂、被指责,其阵势之大,让我不由怀疑,他们是不是把“人物”当成了东航坠机事件的幕后推手。

image

“黑心记者”“媒体屁股歪”“敌在内部”“为了流量不择手段”,诸如此类的评论数不胜数,难以罗列。仿佛只要没有媒体,恶性事件就消失了,互联网就清净了,社会就变好了。媒体是万恶之源,永远骂媒体,永远热泪盈眶。

最吊诡的是,光谱两端的人都在骂媒体。一边骂媒体春秋笔法、惟恐天下不乱,另一边骂媒体明哲保身、败坏新闻伦理。好像媒体人体内真的都有恶魔基因,不干点坏事浑身难受。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媒体人其实也不想“干坏事”,不想“明哲保身”,不想“败坏新闻伦理”,只是他们好像也没得选?

笔者本人并不在传统媒体工作,但认识一些传统媒体的记者朋友。据观察,他们大多并非十恶不赦之徒:不会看到一个坠机事件就哈哈大笑,惊叫流量来了,稿费来了;更不会醉心于对受害者进行二次伤害,读者一气愤,他们就高兴。

但现状是,如今许多媒体的作品确实有许多问题——质量上的,道德上的。我们可以批评,也应当批评,但如果只批评表面,是否显得有点鸡贼?

说回此事,你当然可以指责“人物”存在新闻伦理的问题。但在讨论此地的新闻伦理之前,你不如先讨论此地的新闻本身。

image

保持联系:
豆瓣:@smdlz
Matters:@donkey
以及我的另一个账号:没品驴(Weixin ID:meipindon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