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发生于中午12点57分,但直到晚上8点49分,我们才看到报道。
中间硬生生拉出了将近8个小时的空白。
这8个小时的空白,让报道下那张“最新消息”显得很可笑。
要知道,这不是发生在偏远山区,而是在首善之区。
也不是无人员伤亡,而是死了21个人,属于“重大火灾”。
但在官方通报前的这8个小时里,网上几乎没见到此事的只言片语。
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人均社交达人的时代,首都医院的火灾却在网络上悄然无声,这太奇怪了。
不要说公众了,据媒体报道,出事后,就连家属,也都是看到新闻后才赶过来的。
别忘了,北京头条发布的时间是20:49分。
而在“北京头条”评论区下,有人问:12:57发生的,20:49发出来还能叫新闻吗?
马上有人反驳:遇难者人数统计需要时间,像这样的事故,可能一个房间里面的人都烧的粘连了,再加上转移的,抢救的,统计核对需要时间。
反驳者是在强调新闻的准确性,核实死伤人数确实需要时间。
但问题在于,准确性不是全面性,准确性是甲医院着火了你就写甲医院着火了而不是乙医院着火了,不必非得等方方面面都弄清楚之后才叫准确性。
在保证这个意义上的准确性之后,要追求的是时效性,可以先来个突发新闻,注明“死伤正在统计中”。
至于伤亡人数和事故原因,完全可以在后续报道中体现。新闻媒体又不是避孕套,只能使用一次。
而且,我记得以前看电视,遇到大灾大难,都是一众电视台第一时间派记者现场连线直播的。说不定还会做一系列实时播报,经历过汶川地震的,应该不难明白这种操作。
就是去年,韩国梨泰院踩踏事件,我们的官媒可都是实时报道的,还义愤填膺“十问首尔”,要严厉追责呢。
所以,这根本不是一个操作的问题,第一时间让公众知道发生了什么,在操作上没有任何难度。
但为什么,我们现在只能等官方通报?
有人担忧:从此灾祸或许将只存在于通告之中,仅有一种叙事口径被允许存在。
有人会问,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又有什么用?又能帮什么忙?
救火确实是专业人员的事,旁人很难帮上忙。
但问题不在于能不能帮忙,而在于存在8个小时的空白,这件事本身不正常。
了解真相可能救不了火灾,但能抵消这种不正常,能避免整个社会陷入无知的恐慌。
一场21条人命逝去的灾难,已经足以让人悲伤;但这场灾难,不应该再带来额外的恐慌,那是另一种伤害人数更多的灾难。
我们的社会,不应该在灾难发生后,在无知中玩一种叫“猜猜猜”的游戏。
疫情中,人们经常引用加缪在《鼠疫》中的一句话:与鼠疫斗争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诚实。
但其实,诚实适用的领域,不止是鼠疫,而是任何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