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云|对中国女权的回顾与反思
回望这百年女权史:看到火种,也看到未褪的寒夜;看到荒原,更看到即将升起的黎明。责任在我们肩上,希望在我们肩上。以一代又一代女性的接力,于今日书写我们自己的历史(herstory)。
2025年6 月20日
回望这百年女权史:看到火种,也看到未褪的寒夜;看到荒原,更看到即将升起的黎明。责任在我们肩上,希望在我们肩上。以一代又一代女性的接力,于今日书写我们自己的历史(herstory)。
2025年6 月20日
这两声警报,一轻一重,一缓一急,却共同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它们提醒我们,守护法律人的言说自由和执业安全,不仅仅是他们一个群体的事。因为当社会的守护者自身都感到不安全时,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
2025年6 月20日
十多年前坚决反对垃圾焚烧的环保专家赵章元的判断仍然有效:目前就说垃圾焚烧完全无害,还为时过早。在工艺还未进步到100%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废气、废水、废渣的情况下,垃圾烧得越多,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危害就越严重。
2025年6 月20日
当我们说要尊重“某国人民的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这个选择是权贵的选择,还是人民真实的意愿;一定要弄清楚,这个国家的人民有没有权利,做出自由的选择?就像伊朗的女人们蒙上厚厚的头巾。我们一定要明白,这是出于女人们自愿的选择,还是凌驾于人们头上的那个特权阶层的选择?
2025年6 月20日
以色列以安全关切为理由攻打了主权国家伊朗,俄罗斯以安全关切为理由攻打了主权国家乌克兰。这两个行为的性质有区别吗?以色列和俄罗斯都是邪恶的侵略者吗?还是说它们都是被逼无奈才先下手为强?
2025年6 月19日
在眼下的伊以战争中,伊朗最为惧怕的,可能还是特朗普所威胁的,对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的“斩首行动”。虽然伊朗官方已经宣布做好了在最高宗教领袖牺牲之后坚持对以斗争的准备。但任谁都能看出,这场斩首如果执行,会提前引爆伊朗国内的政局分裂……
2025年6 月19日
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从愿望的角度说,我们真的希望有一种机制,能约束核武器的拥有与使用。但现实却非常无奈,在一个碎片化的丛林时代,不但无法建立这种有效的机制,甚至原来一些能多少起点作用的约束也越来越形同虚设。
2025年6 月18日
官方通报在罗帅宇事件中遭遇的,依旧是不信与质疑,尽管以真相为归依的质问还在,但对通报本身的合法性并不会构成威胁。舆论与通报的低烈度对峙再度证明,通报是可以脱离真相运行的,且运行有效。法治、程序争议、个人自由、社会自决等古老的工具,在官民互动的模式中呈现历史性的退却,真相成了硕果仅存的稀薄盾牌,为舆论问责提供最后一点屏障。
2025年6 月18日
如果失去文明,我们必定重返野蛮之中。以上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总结自威尔·杜兰特所写的《世界文明史》。这部巨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人类的愚蠢和罪恶给以警示,也是要鼓励人类铭记有价值的先人。
2025年6 月18日
有些一刀切、层层加码、形式主义很可能是一种下面与上面对抗的方式。用一种过度积极的方式执行上面的要求,导致成本过大,从而要挟上面收回成命。这种对抗很巧妙,用“过于积极”行消极之事,用过于的红表达黑。
2025年6 月18日
从伊朗这事也能看出来,“神权系统在现代社会的生存悖论”似乎陷入了一个难以破解的困局,伊朗确实是越来越弱的,这种“弱”不仅是军事或经济上的表象,更是其统治合法性和内部凝聚力在悖论作用下的瓦解。
2025年6 月18日
苏超的所有病态中,我最关注的,还是苏省新闻界的颓丧,在精心组织的假笑妄语中如丧家犬一样大势已去。苏省的媒体业者没有出产一篇体现专业能力、保有专业价值的苏超新闻作品,在流媒体的浮夸中随波逐流,在碎片化、猎奇与耸动的文宣歧路上彷徨。
2025年6 月17日
伊斯兰革命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便时间已经进入现代,发展、进步、开放,也并非一定是一个文明自然而然的必然选项。已经启动的发展可能会突然停滞,已经走的很远的进步会突然倒退,已经开放的门也可能重新关上。
2025年6 月17日
事实上,空袭加剧了本已蓄势已久的紧张局势,许多伊朗人希望看到这个伊斯兰共和国消失。然而,至关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希望以流血和战争为代价取得这一结果,”华盛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霍莉·达格雷斯说。
2025年6 月17日
其实湘雅二院这些年一直不太平。2014年,党委书记被查。2019年,因骗保被通报。2021年,副院长卷入桃色新闻,涉嫌商业贿赂被免……刘翔峰被调查后,湘雅医院进行了一波自查,对15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处罚,取消在该院行医资格,并对一些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诫勉,责令检查。而最后上被告席的,只有刘翔峰和罗原灯。
2025年6 月15日
在国内为这种事件写调查报告确实挺难的,若要实事求是,就不得不直面某些敏感话题。说瞎话吧,又容易漏洞百出,毕竟越是细节,越易于验证。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了,放弃调查报告,转为通告形式,前者是解释,容许反驳质疑,而后者则是告知,好好听着就行了。
2025年6 月15日
很多人看到刘翔峰的恶,会怀疑这样的恶背后必然是系统性的恶,必然有更大的阴谋才会包庇刘那么多年。可或许,刘的背后不是更大的阴谋,更大的恶,只是一个平庸混乱的土壤,允许他可以持续作恶。刘被“纵容”,未必是其他人也在做同样的事,或是分得了多少好处,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025年6 月14日
通报里白纸黑字地写着:“2024年5月17日,罗某宇家属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调查结论书面表示无异议”。好,既然“无异议”,那又为何从同年8月起,家属便开始四处奔走,寄送那十六斤重的材料,在网络上实名控诉,与这份“无异议”的结论,进行长达一年的殊死搏斗呢?
2025年6 月13日
那1119页揭露医疗黑幕的材料,宛如罗帅宇留给这世道最悲伤的铭文,上面用鲜血醒目刻着——当医者失去了仁心,丧钟将为我们所有人敲响!
2025年6 月13日
历来,类似这种热点要过去,往往靠三条:一孩子高考;二明星出事;三美国救命。眼下其实三点齐全,仍然阻拦不了人们要关切罗帅宇。说明什么?自家的公正、安全、法治才是人们的根本关切。
2025年6 月12日
普通老百姓,手里能有什么维权的武器呢?无非献祭肉身,要么跳,要么捅,以血肉之躯,试图博得一个结果,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在系统性的烂尾楼面前,牺牲了肉身也换不来结果的悲剧,不断上演……如果能如期拿到自己的房子,谁愿意“擦边”呢?
2025年6 月12日
2025年5月13日,15岁女孩刘靖蕾通过Bilibili平台向“特训矫正学校受害者救援小组”发出求助信息,主要为其同学争取援助,随后她加入了该小组针对贵州某学校的调查及救援行动。2025年5月22日,刘靖蕾向救援小组成员发送紧急求救短信,称有三名自称来自“网监部门”的男子进入她家中,她借上厕所的机会发出信息,随后失联。
2025年6 月11日
2025年,广西灵山县檀圩镇茶亭村。一排村民跪在被挖掘机碾过的山路上,向在场的相关部门人员高举投诉材料。他们面前,六炉山风电场项目的挖掘机轰鸣作响,山体裸露的黄土如伤口般刺眼,山下村民的饮用水源已浑浊如泥浆。
2025年6 月11日
他们的愿望要圆满得多,只想取“韦神”身上成功的一面——读北大,同时让孩子身体健全,毕业能拥有远大前程,升官发财。 他们在膜拜韦神的同时,心中可能也暗自满足:我的孩子实际上比他强多了,他们通过“膜拜韦神”,实际上确证的是自己的优势地位。
2025年6 月11日
这几年,地方融媒总想折腾点新玩意儿,但笑话不断,只能让人慨叹,现在媒体门槛真是太低,低到造假宣传这个老本行都干不好……我感叹的是,媒体这一行,真的堕落到连搞个小小的造假文宣都能弄得一屁股屎的地步了吗?
2025年6 月10日
“指居”这个词了,在河北石家庄,似乎还带着九十年代的粗粝感。昨天(6月10日),这种粗粝感终于扑到了调查记者身上。
2025年6 月10日
奇怪的是,艾青坐民国的牢,罪名是“危害民国罪”。那么问题来了,他爱得那么痴狂,为啥国不领情?穆旦在上述诗中预言,“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个民族起来不起来,跟他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民族起来,穆老师就可以扬眉吐气了?可是,我只看到乌泱泱的人群,把他和艾青、老舍的头按下去,怒吼着逼他们向民族忏悔。
2025年6 月10日
当黄杨钿甜的耳环与雅安地震捐款、董袭莹4年拿得的学位与普通医学生苦读11年、那尔那茜的委培名额与边疆学子命运产生勾连时,真相的稀缺必然催生民间解读。“谣言是与当局的一种关系:它揭露秘密,迫使当局开口说话。”传播学者卡普费雷道破了其中的反抗逻辑。在权力与资源的黑箱前,谣言成了弱者最后的监督武器。
2025年6 月9日
卡夫卡手稿也不“转”啊,不也传世了——哎呀妈呀,一用“专转传”话语,感觉说的真不是人话了。上海高考作文把我整迷糊了。专、转、传,这算是什么逻辑下的分类呢?都带“专”就行?真想给出题老师一砖!一个朋友说这是“脑残+强迫症”逻辑。
2025年6 月9日
高考仍然是许多孩子的出路关键,这一点不可否认,即使出路正变得越来越有限,父母对孩子高考的关切也很正常。但在我看来,高考生家长的那些巫术行为,不仅仅丑陋,还恰恰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孩子们为何如此艰难——这些愚昧的人有没有想过,自己给孩子带来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2025年6 月9日
韦东奕才33岁,如你所见,已经缺失了半排牙齿,眼眶、脸颊的状态,稍有医学常识的读者都能看出来,他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相当危险。请注意,这绝不是什么生活朴素,也绝不是什么不修边幅,而是长期营养不良与特定生活方式造成的健康状况恶化。而牙齿的缺失会进一步限制营养的摄入,让健康陷入恶性循环。
2025年6 月6日
医生的医学科普,本质上是减少了医院和病人的信息差,医生挣了流量,却让医院的病人减少了,本来可看可不看的病,看了科普就让它自愈了,还有那些小病也没法大治了。
2025年6 月5日
目前,虽然交警判薛女士主责,但6月24日,也就是20天后,此事将会开庭。面对舆论热度如此之高的事件,或许法院真的得把控好了。千万不要像曾经的奇葩判决一样,又开一个遗臭万年的先例。更关键的是,这样的口子一开,等于打开了人性的魔盒,后果不堪设想。
2025年6 月5日
她明明好像去过不少地方,参与了许多项目,但对“苦难”的认知,似乎只来源于网络自媒体。有哪怕一个超出普通网民的认知的吗?没有……仿佛只在乎填满履历,历数一堆打卡点,之后归结语居然是:我们的共同点是都来自哈佛!现场竟掌声雷动,让人闻之尴尬。
2025年6 月4日
Science在其线上新闻专栏Science Insider报道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发现:近3年来,利用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等公开数据库发表的低质量论文数量激增,其中超过92%的论文由中国研究人员贡献。
2025年6 月3日
每个人对三年口罩的记忆都不同,我独对这张照片印象极深,每次看到,几乎是喘不过气来。因为那段时间,我们编辑部也是资金最紧张的时刻,我一夜白头,弄不好资金链一断,我们都得失业。我比这位小老板稍幸运一些,但也只是劫后余生、幸存者偏差而已。三年刑期已满,不知这位姑娘出狱没有。
2025年6 月3日
我始终相信,“正确的语言是正确的生活的核心。”我的嘴里住着我的家,不是什么垃圾话都可以随便混进来。历史告诉我,这种垃圾话都是有寿命的,我等得起。在等的过程中,我就在我的坡上待着。如果远方有还未谋面的朋友,和我一样对自己使用的语言有要求,那么他至少可以来我这里。
2025年6 月3日
我们期待,这场风波能够成为一个契机,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深刻反思与及时修订。让法律的指针不再固执地指向泛黄的故纸堆,而是校准到飞速发展的时代轨道上来。让“淫秽”的界定更加清晰、科学,让“牟利”的追问回归其应有的审慎,让执法的程序更加公正、透明,让刑罚的适用真正体现宽严相济与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2025年6 月2日
这并非海棠作者第一次遭到“集体清算”。据水瓶、极昼等媒体报道,自2024年6月起,安徽绩溪县司法机关对数十位海棠作者进行刑事追诉,其中不乏知名作者。同年12月,海棠头部作者“云间”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据绩溪案一位涉案作者透露,当地以提现获利金额对作者进行定罪量刑,“去年没有免费(作者),最低金额都是2w(万),然后几个档。”
2025年6 月2日
以法律的名义敲诈色情业从业者,日本、美国的警察深得其精髓。更何况警权无比大的其它社会。这个时代,天下没有什么新鲜事,不过是同一出戏,处处演,但在有些国家,这出戏演得更加残酷。
2025年6 月1日
很多人感到悲哀,因为“写小说比那些强奸犯判得还重”,似乎文学创作变得非常危险。我觉得还有一点应该指出:这个社会,或者某地的公检法系统,对这些年轻人真的太残忍了。或许恰恰是因为她们软弱,没有危害性,权力才选择了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