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CDT报告汇》栏目收录和中国言论自由及其他人权问题相关的报告资讯。这些报告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机构调查、学术研究、媒体报道和网民汇集等等。也欢迎读者向我们推荐值得关注的报告。
中国数字时代本周推荐媒体:
多伦多大学公民实验室 (Citizen Lab) : 是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蒙克国际研究中心的一个跨学科实验室。 由罗纳德·迪伯特 (Ronald Deibert) 教授创办和管理,研究影响互联网开放和安全或威胁人权的信息管制,比如计算机与网络的监视和内容过滤。
一、中国正在加紧制定全面的人工智能法规
非营利组织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CEIP) 于7月10日,发布一份报告,解释了中国的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法规及其制定方式,并表示中国当局即将出台一部全面的人工智能法规。
报告指出,“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出台了世界上最早一批具有约束力的国家人工智能 (AI) 法规”。这些法规涉及的领域包括传播内容的推荐算法,合成图像和视频,以及类似于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作者表示,“这可能是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一个重大发展,其规模相当于欧盟即将出台的《人工智能法》……总之,这些举措正在将中国变成一个实验室”。
报告封面
报告罗列了十个特别重要的人工智能治理法规和文件,包括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9年“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202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等等法规。这些法规和文件主要可以分成三类:推荐算法、“深度合成”和“生成式人工智能”。
中国人工智能法规的基础结构主要分成三个方面:以算法作为切入点,建立监管工具和具有专门知识的官僚,以及进行纵向和迭代的监管方式。具体来讲,首先,中国当局将监管措施集中于监管训练数据、算法或计算能力,例如监督个性化推荐、内容过滤等的不同算法,并且要求披露训练数据来源。
其次,延续上述的思路,中国建立了算法注册表等监管工具,并且雇用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参与治理。最后,中国不同于欧盟的横向“综合性保护伞”法规,中国采取了纵向和迭代的监管方式。具体而言,中国当局有针对具体细分领域而进行监管,例如甚至包括了社交媒体推送算法,外卖食品配送预期等待时间算法等非常具体的领域 。
报告表示,中国当局推动人工智能法规主要的动力来自四个方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塑造技术,使其服务于中共的议程,特别是信息控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其次,是解决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推动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最后,中国当局希望中国成为人工智能治理和监管的领导者。
此外,作者通过对现有的法规,进行“逆向追溯”,回答了中国当局如何制定人工智能法规这一问题。首先,法规制定基于技术的发展,针对不同的技术制定不同的法规,比如最近针对ChatGPT等技术进行政策制定。其次,报告指出,这些法规制定也基于习近平和中共的意识形态。“习近平的世界观和中共不断发展的意识形态框架是解释世界事件、决定什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理解和应对该问题的指南”。
第三,政策制定也基于相关的利益团体和意见人士,比如智库学者、人工智能科学家和企业游说者等等。第四,一些政策基于中共党和国家的官僚机构,例如科技部、网信办和工信部等等。他们的例行工作就包含了一些人工智能法规的制定。最后,中国当局新成立了两家新的官僚机构预计将起着重要影响,即中共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 (CSTC) 和国家数据管理局 (NDA)。作者指出,虽然两家机构的信息不多,但已知的信息“令人恐惧”。特别是前者,它将成为中共最高科技决策机构,会在“人工智能监管政策中拥有重要的发言权”。
最后,报告类比中国互联网监管法规的演变,认为中国当局对于人工智能的监管,将会出现一个类似的过程。“中国的人工智能治理正在接近一个转折点……中国的政策制定界,现在正准备起草一部全面的国家人工智能法”。
二、泄露港人个资网站为信息战,或与中国当局有关
2019年香港爆发反对逃犯修例修订草案示威运动之后,一家名为“香港解密” (hkleaks.pk) 的网站公开了2800多名香港民主派人士、记者、示威者和普通市民的个人信息,包括他们的手机号、住址和生日等个人隐私。部分被公开者遭受到了大量的网暴和人身攻击。
多伦多大学公民实验室 (Citizen Lab) 于7月13日公布了一份报告,将网站的幕后黑手指向中国当局。报告表示,种种迹象显示了这是有组织的信息战,并且与中国当局有关。
报告封面
报告指出,虽然这一网站和相关渠道的创建者声称,他们由当地志愿者社区运营,但经过该实验室的技术分析,他们认为这是一场由专业人员开展的“信息战”,并且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这一网站自身还采取了强有力的安全措施,并且“不遗余力地动用大量技能和资源来隐藏其参与者的身份”。
2021年年中,该网站和相关信息战针对的大部分目标已被逮捕或“流放”,结果这一信息战也停止了相关活动并且改变了重点。根据公民实验室的分析,这一点再加上其他发现的证据,该研究机构基本上可以确认,这是有组织的人为活动,并不是“非有机、社区驱动下的努力”。
在行动层面上,报告表示,这一信息战是“多层次”信息行动的一个明显例子。“它不仅仅为了传播影响舆论的内容,还使用了恐吓策略,来希望压制目标的活动”。
最后,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这一信息战和中国当局有关的证据。报告中提到,在网站的编程代码中出现了大量的普通话,例如"jinlai"(进来), "chuqu"(出去)等,因此怀疑网站的开发人员有中国大陆的背景。报告表示,“虽然现阶段还不能确定其归属,但我们发现间接证据表明,这些活动的操作者与中国大陆有关”。
报告中提及的代码截图
三、“709”当日多家人权机构联合发布呼吁,反对中国再次镇压人权律师
7月9日是中国人权律师日。该纪念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中国政府在 2015 年 7 月 9 日之后的几天里围捕了 300 多 名人权律师和法律助理”,即所谓的“709 镇压”。然而,在今年这天的前几个月,中国当局再次对人权律师进行了大规模镇压。人权律师丁家喜、许志永及其女友李翘楚,常玮平等人遭到判刑或者拘留。香港多名律师因为“港版国安法”而遭到审判。此外,还有大量人权律师遭到中国当局的骚扰。
因此,在今年的这天,人道中国 (Humanitarian China) 等多家人权机构联合发出了呼吁信,希望世界关注中国人权律师的状况。
人权律师是中国人权运动的基石。从维吾尔族、西藏人和香港人,到宗教少数群体、LGBTQI 和 女权主义倡导者、记者和政治异见人士:人权律师捍卫公民社会的各个方面。他们陪伴并帮助最 弱势群体免受土地驱逐、歧视、健康丑闻或法外拘留的侵害。他们体现了法治的承诺,并要求政 府对其根据中国宪法、法律和已批准的国际人权条约做出的承诺负责。他们确保没有人会被抛下。
今天,我们呼吁全球紧急关注中国政府在过去三个月里展开的新一轮镇压人权律师的浪潮。
针对被称为“709 镇压 2.0 版”的新一波镇压,人权机构呼吁国际社会敦促中国政府:
结束对人权律师和维权人士的镇压;
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被任意拘留的人;
修改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安全立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使其完全符合国际人权标准;并以此为目的与联合国人权机构开展有意义的合作。
参与联署的机构如下:
人权组织: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Jurists 国际法学家委员会美国协会
ARTICLE 19 第十九条
Beijing Yirenping Center 北京益仁平中心
Campaign for Uyghurs 维吾尔运动
China Aid Association 对华援助协会
Chinese Democracy & Human Rights Alliance (CDHRA) 中国民主人权联盟
Chinese Human Rights Defenders 中国人权捍卫者
Committee to Support Chinese Lawyers 中国律师之友
CSW (Christian Solidarity Worldwide) 全球基督教团结会
Front Line Defenders 前线卫士
Global Centre for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保护责任全球中心
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 香港民主促進會
Hong Kong Watch 香港監察
Humanitarian China 人道中国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Human Rights Now 现在人权
Human Rights Watch 人权观察
International Campaign for Tibet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 (FIDH),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Observatory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Defenders 国际人权联盟,在保护人权捍卫者观察站的框架内
International Observatory for Lawyers in Danger (OIAD) 处境危险律师国际观察站
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Human Rights (ISHR) 国际人权服务社
International Tibet Network 国际西藏网络
Lawyers for Lawyers 律师为律师
Lawyers’ Rights Watch Canada 加拿大律师权利观察
Montreal Institute for Genocide and Human Rights Studies 蒙特利尔种族灭绝与人权研究所
PEN America 美国笔会
Solidarity China France 中国团结协会 (法国)
The Rights Practice 瑞慈人权合作中心
The 29 Principles 29 原則
Tibet Justice Center 西藏正义中心
Tibetan Centre for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西藏人權與民主促進中心
Uyghur Human Rights Project 维吾尔人权项目
Women’s Rights in China 中國婦權
World Federalist Movement / Institute for Global Policy 世界联邦主义者运动/全球政策研究所
World Organisation Against Torture (OMC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Observatory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Defenders 世界反酷刑组织,在保护人权捍卫者观察站的框架内
World Uyghur Congress 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
律师公会/协会:
Amsterdam Bar Association 阿姆斯特丹律师协会
Council of Bars and Law Societies of Europe (CCBE) 欧洲律师协会和法律协会理事会
Geneva Bar Association 日内瓦律师协会
Warsaw Bar Association 华沙律师协会
学者:
Donald Clark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Law School 唐纳德-克拉克,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
Edward Friedma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爱德华-弗里德曼,威斯康星大学
Eva Pils, King’s College London 艾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Jean-Philippe Béja, 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 白夏,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Jerome Cohen,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孔杰荣,纽约大学法学院
Marie Holzman, Université Paris VII 侯芷明,巴黎第七大学,
Martin S. Flaherty, Leitner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Law and Justice 马丁-弗莱厄蒂,莱特纳国际法和司法中心
Michael C. Davis, Wilson Center 迈克尔-戴维斯,威尔逊中心
Rana Siu Inboden,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拉纳-肖-因博登,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Terence Halliday, American Bar Foundation &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特倫斯·哈里迪,美国律师基金会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Tomoaki Ishii, Meiji University 明治大学
Tomoko Ako (阿古智子), University of Tokyo 東京大学
Zhang Yutong
中国人权律师/人权捍卫者:
Anna Ruiqin Wang 王瑞琴
Li Dabin 李大彬
Liu Sifang 刘四仿
Lu Miaoqing 陆妙卿
Luo Shengchun Sophie, wife of Ding Jiaxi 罗胜春,丁家喜妻子
Shi Minglei, wife of Cheng Yuan 施明磊,程渊妻子
Wang Yonghong 王永红
Wu Shaoping 吴绍平
Xiang Li 向莉
Zhang Miao 张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