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这是作者2003年完成的文稿

图雅是个笔名,也写作“涂鸦”,昵称“鸦”,1992年至1996年间活跃在海外互联网上,主要活动于早期的新闻组SCC(全称为Soc.Culture.China)和随后的中文新闻组ACT(全称为Alt.Chinese.Text)上。

图雅的真实身分始终是个谜,但他却是个重要的存在。他是当年“网文八大家”之一 ,又被视为“中文网络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不少人在回忆文章中都谈到图雅,但对图雅的研究仍是空白。本文正是试图填补这一研究空白。

一、图雅的生平:不完整的拼图

图雅的真实身分无人知晓,连当年的网友们也一样。子非鱼说:“人们甚至不知道他是男是女,不知道他身在何处,不知道他是不是其实仍在网上。” 方舟子说:“他的真实身份,到现在还是个谜……1996年4月,《新语丝》、《花招》、《橄榄树》、《枫华园》等刊物的成员二十余人在华盛顿百合家聚会,鸦曾说要到会,与会者翘首以待,最终也没见他露面。三个月后,鸦就从网上消失了。”

1、图雅应该是位男士。方舟子说:“虽然其文风、措辞明显男性化,网上却有人哄传、到现在也还有人怀疑他是女扮男装。不过对这一点我倒是可以澄清:鸦曾经要我给他寄过点东西,提供的收件人姓名用的是男子英文名。”

2、图雅1959年出生于北京,1988年获数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工作过。在《华夏文摘》所办“华夏文库”中有“图雅文集”,网页上有《华夏文摘》编辑林玮撰写的《编者按》:“图君1959年出生于北京,曾任本刊编辑,(19)88年获数学社会学博士学位。用过好些别的笔名。除了文学数学侃山,还擅挖蛤蜊做红烧肉。” 这一说法应该无误,《华夏文摘》增刊第8期(1992年10月11日出版)即由林玮编辑,由姚明辉、图雅校对,他们一起工作过 。图雅本人在ACT留下的地址是:“Tuya@ccmail.uoregon.edu”,但ACT是到了1992年6月28日,才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魏亚桂在该校系统管理员Steve Mosier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那时图雅早已完成学业。

3、图雅当过全球第一份中文电子刊物《华夏文摘》的编辑。查《华夏文摘》档案,共有3期杂志的编辑署名“图雅”,即1992年出版的增刊第5期“乡情专辑”(与刘元、黎蓉合编)、增刊第6期“文艺专辑”,1993年出版的增刊第12期“人物与回忆专辑”(与朱高秋合编)。另外,1992年出版的第78期和增刊第8期“中国人面面观专辑”,图雅担任校对。

4、图雅的真名(或是另一个笔名?)可能是“张名”。方舟子说:1993年10月,“图雅为《华夏文摘》编了一期‘留学生文学专辑’,其作者全部都是ACT的活跃分子,而其作品水平,确实也当得起‘文学’两字。” 查1993年10月10日出版的《华夏文摘》增刊第27期“留学生文学专辑”,编辑署名“张名”,人在美国,1992年到1994年三年间,共为《华夏文摘》编辑了9期正刊和3期增刊 ,然后下落不明。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4月5日出版的《华夏文摘》三周年纪念刊“电脑网络与电子刊物专辑”(增刊第34期),也是“张名”编辑的,保存了互联网初期中文电子刊物的一些重要资料,眼界也广,倒符合图雅的个性。对上述这段推理唯一构成威胁的证据是:《华夏文摘》第78期(1992年9月25日出版)的责任编辑为黎蓉,校对为图雅、张名二人。这有两种解释:1、图雅和张名根本就是两个人;2、这是图雅玩的花样,图雅就是张名。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根据《华夏文摘》的编辑惯例,一般每任责任编辑负责两期的编辑工作,校对也是一任两期(当然允许连任) 。可是《华夏文摘》第77期责任编辑为黎蓉,校对为赵桦、张名,第78期责任编辑为黎蓉,校对为图雅、张名,接下来的第79期和第80期,责任编辑都是张名,校对为赵长谊。由《华夏文摘》编辑惯例推论,张名即图雅的可能性极大(赵桦已任在此之前的第72期至第76期的校对,所以排除赵桦即图雅的可能)。当然,这一切只是推测。(编者注:张名不是图雅。张名先生因病于2011去世,安葬在北京市八达岭陵园。CND怀念这位编辑。)

5、图雅参与了“新语丝”的创办。图雅自己说:“新语丝建刊,起哄我也有份,后来看事情闹大了,又害怕起来,瞅空溜了号。” 方舟子也说:“1994年年初筹备《新语丝》时,鸦是积极分子,‘语丝’之名就是他首先想到的。”

6、图雅在ACT上刚一亮相,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万精油回忆说:1992年前后,“有一天看见一个帖子,题目是‘毛主席万岁’。说是小时候遇到高兴和兴奋的事,最高级的形容词就是‘毛主席万岁’。如今到了美国,居然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与这么多人聊天。这种高兴劲儿除了喊‘毛主席万岁’,再也没有什么词可以形容了。这帖子的作者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图雅。这是他在ACT的第一张贴子。帖子中还写了一些别的东西,当时就有人说:‘看见没,又来一高手’。后来他果然成了中文网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图一)图雅的早期帖子:给大家出一份历史考卷(1992年6月10日,SCC档案)

7、1993年10月31日,图雅以“昏鸦报(特刊)”的形式,在网上发起“呼吁授予金庸诺贝尔文学奖运动”。当然这事儿也不能太当真,按当事者之一方舟子的说法:“一则为当时在正统文坛上还不受重视的金庸喊一嗓子,二则为网众添个乐子,多个话题。”

8、1996年9月28日,图雅贴完最后一张帖子后,从网上消失。方舟子说:“图雅在(1996年)7月3日(在ACT上 )贴了《罕见的天才》,然后不辞而别” ,不知是不是记错了?笔者查到图雅的最后一张帖子,贴于1996年9月28日,内容是:“因远行,请有关负责同志将我的地址除去。将来能否再来捣乱,交给缘分吧。”又说:“巴西这地方也不知好不好。据说,蚊子较大。”落款:“鸦。祝同志们中秋凉爽。”


(图二)1996年9月28日,图雅的最后一张帖子

9、图雅的下落,众说纷纭。子非鱼猜测,图雅早已不在网上:“在网上隐身是颇不容易的。在板砖中藏身,你不会忍得住不站出来反击吧?总看着别人打得热火朝天,你不会不心痒难耐一试刀锋吧?你一试刀锋,难保没有王语嫣式的明白人看出你的身手出处吧?所以,我怀疑,鸦并不在网上了” ;但雪焰却有另一种说法:“有早年行走江湖与高人交往颇佳的网友说起过在鸦隐逸之后还曾有过他的消息,好像并不是去了巴西丛林,而就在这美国大陆上老婆孩子热炕头地大隐于市” ;小宝也有类似的、但不太肯定的说法:“听朋友说,有一位美女因为爱图雅的文章和他最终缔结良缘,美女和图雅定下终身时要鸦放弃网上写作,惟恐鸦的漂亮文章和俏皮话再次射落芳心,一定是这位美女的才貌让图雅服气,他真的金盆洗手……这样的结局很有喜剧感,可能是喜欢他作品的读者的创作,也是对他的祝福。”

二、图雅的作品:网上流传和正式出版

图雅的作品,初计包括小说20篇、散文9篇、杂文25篇、菜谱1篇、诗歌30篇等 。

图雅的作品原来只在网上流传,主要发表于ACT,偶尔也刊登在《华夏文摘》、《新语丝》等海外中文电子刊物上。1995年7月至8月间(估计是利用暑假时间),图雅曾将网上自己的帖子搜集成集,题名《砍柴山歌》,署名“涂鸦”。值得注意的是,在1995年8月10日所作《贴二十集“砍柴山歌”后记》中,他隐隐透露出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和改变自己现状的打算:“这两年过得一波三折……我唯一的希望,是在将来回过头来,看这一段生命,以及这段生命所产生的文章的时候,能够产生一种看水墨画的感觉,有些似有似无的草色,有些或深或浅的层次,也有些遥远又亲近的,似曾相识的悲欢。”

由于读者对图雅作品的喜爱,一些文学网站或网站的文学频道,纷纷设立了“图雅文集”之类的网页。较重要的几个网址是:

1、“新语丝”的“图雅作品”(http://xys.dxiong.com/pages/tuya.html
2、“网易”的“图雅专栏”(http://all.163.com/culture/net/tuya/index.htm
3、“清韵书院”的“图雅网络文选”(http://www.qingyun.com/column/wenxue/tuya/tuya.htm
4、“亦凡公益图书馆”的“图雅文选”(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mingjwx/tuyawx/tuya.html
5、“业余思想‘家’”的“图雅作品”(http://members.lycos.co.uk/xuy/azcn/tuya.htm
6、“白鹿书院”的“图雅文集”(http://www.oklink.net/mjfc/tuya/index.html

此外,“华夏文库”有“图雅华夏文集”和“涂鸦华夏文集”,因技术原因,国内一般无法看到。

2002年11月,现代出版社出版了《图雅的涂鸦》,这是图雅的作品第一次以纸质媒体的形式出现。值得注意的是:1、由于政治原因,该书并未收入图雅的一些代表作品,如他自编的散文集《砍柴山歌》、小说《良心问题》、杂文《图雅谈国是》、《论领袖人物的道德》、图雅翻译的菲力•摩根(Phillip Morgan)作词作曲的《你的名字》等,所以只能算“图雅作品选”。2、现代出版社声明,由于无法联系到作者,已将作品版税寄存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即使如此,该书甫一出现,还是引起了关于作者版权保护等激烈争论 。


(图三)《图雅的涂鸦》书影

三、对图雅的评价:褒多贬少

对图雅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对图雅作品语言的欣赏。方舟子说:“鸦大概可算是网上绝无仅有的‘语言大师’,文章用语极富个人特色,光读文章不看署名也可猜出是他的手笔,别人也无法假冒。” TINA也说:“他那些涂鸦,网上可没有几人玩得出来不是?……套用他本人所言,‘语言色彩斑斓’,老道非凡。” 显然,这是指图雅的作品中充满了“京味子”的独特语言风格,因此常有人将图雅与王朔进行对比,但又普遍认为图雅比王朔更深刻 。只有应帆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说:“常有人把图雅称作‘网上王朔’……我却不敢苟同。窃以为,无论文字风格的凸现,还是故事题材的选用,图雅都有明显区别于、甚至高于王朔的地方。不错,图雅的文章中常有痞子话语、京味话语出现,显得‘一点正经没有’,但是他的语言更以创造性的譬喻、幽默、乃至反讽见长,而不只是化朽为奇的口语再现。” 此外,还有论者谈到图雅的诗歌语言:“相比之下,图雅的诗很有意象的表征却又平铺易懂。”

2、对图雅作品整体风格的喜爱。“清韵书院”网站的创办者陈健(老夫)说:“图雅是通过网而为人知,为人爱的……图雅的文字具有一种特别的神韵,以至到后来不光是每帖必看,而且将他的所有帖子都存了起来并介绍给朋友看。” 在这方面,论者常常喜欢将图雅比作早逝的王小波 ,的确,两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深刻的思想,对自由主义的信仰,对反讽的偏爱,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详下),独特的语言风格,作品对社会价值的解构,仅仅依靠文本自身赢得读者的喜爱,还有,过早中断的文学创作之路,同样令人惋惜。

3、指出图雅作品中的不足。2000年底,丁德文在《文学自由谈》上发表了《网络文学的悲哀》,文章中说,网络文学有五大悲哀:创作的悲哀、发表的悲哀、阅读的悲哀、点击的悲哀和批评的悲哀。在分析创作的悲哀时,他说:“写作的速度越来越快。快速的产生,快速的消亡,使作者越来越不注意自己作品的质量,创作也就变成一种惯性的操作,机械的打字和快速的浏览消磨了创作的活力和热情。” 图雅最大的不足,其实正是网络文学普遍“快餐化”的先兆和缩影。TINA早就意识到这一点:“虽觉鸦文颇合兴趣,毕竟只是精彩,算不得经典”,并举例说:“最可怕的是,他有时会搅出一些近乎没有直觉的小BUG……其冷不防冒出的稚气,匪夷所思。如琼瑶,极无聊的写作,那些蔑视人类智能的技巧和手段,用来消遣都嫌对不住自己,他怎么就不看见,还彬彬有礼说佩服,也不怕染上她那刻骨的媚俗。” 世闽更进一步做了说明:“他创作的两篇中篇小说,结构都很零乱,这是网上随写随贴的毛病,倒未必是天赋不足。”“他长于叙事、抒情而拙于说理,所以他的文学作品的质量远胜于议论文章。” 在这点上,笔者完全赞同世闽的见解。

四、图雅作品的特色(一):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图雅作品中最重要的特色,并不像通常人们认为的“京味儿”那么简单。“京味儿”多为简单的“反语”,以“是”说“非”或以“非”说“是”,适合于一言一事的调侃,博得轻松一笑。这在图雅的作品中也常常见到,如在小说《扮猪记》中,主人公大宝“从麻省理工气象系毕业,在公司当资本家的乏走狗有日子了。他的主要工作是观测老板史密斯的脸色。”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主要工作却是观测老板脸色,这样的工作,称为“资本家的乏走狗”并不过分,这个“乏”,是指包括大宝自己都觉得没劲。

但是,图雅更多的是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深刻提示出现实生活的荒诞性,进而形成语言的内在张力,迫使读者在发笑的同时,不得不去思索造成这种荒诞性的生活根源。比如小说《逐鹿记》中,“我”想出国,却遭到顶头上司宋胖子的反对:“‘你不要无理取闹!你出国我不批准。教研室,这个,是一个萝卜,而且——是一个坑,你走了,你的课谁教?’说完一脸怒色,拂袖而去。真理走了,萝卜的脑子只剩下四个字:爱国主义。我没法拒绝爱国主义。”这里,“我”按照宋胖子的教训,乖乖成了物化的“萝卜”;而迫使“我”物化的,却是崇高的爱国主义。“我没法拒绝爱国主义”,所以“我”只能做“萝卜”,这事儿怎么想怎么荒唐。

图雅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归纳起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在日常生活中,图雅故意大量采用极“左”思潮影响下“革命传统教育式”的语言,与现实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迫使读者不得不去反思极“左”思潮影响下“革命传统教育”的荒谬。例如,在几篇小说中出现过的“我的同事黎莹”,是这样描写的:“黎莹来了。她是我的同事,家庭出身不详,本人成份妖精。”(《拱猪记》)为什么会认为她是“妖精”呢,原因很简单:“我花费了半年的精力追求这个小妖精,她却说我没有气质。”(《逐鹿记》)显然,“妖精”只是失恋者的气话,但被像填写干部履历表般庄严地填进“本人成份”一栏后,读者在感到滑稽的同时,不禁会发出一个疑问:“你认为她是妖精,我还认为她是美女呢。”于是下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既然大家对‘本人成份’的看法差异那么大,那么这一栏还有没有必要存在呢?”这恰恰是图雅希望的阅读效果。

又如在小说《落角》里,主人公老赵跳崖自杀后,“我”的反应是:“跳崖!我简直不能相信!我想问一句:他那地方没电,绳子总有吧?干吗非采用狼牙山方式?”“狼崖山五壮士”一向被视为“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双重典范,而主人公老赵仅仅因离婚而跳崖,就被我视为“狼牙山方式”。可见,在被极“左”思想灌输长大的“我”的思维里,“跳崖=狼牙山方式=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所以老赵不配跳崖,只能用电或绳子了结自己的生命。对个体生命的漠视,就这样被触目惊心地凸显出来。

2、图雅在作品中故意搞乱一些学科的界限,将一些小范围使用的专业术语用在日常生活中,达到反讽的效果,并实现独特的阅读审美感受。最典型的是小说《画饼记》里的一段:“我从服务学校毕业之后,分到全聚德饭店,天天做鸭杂……菜是越做越精,女朋友却越走越远。她说我身上有股子家禽饲养场的味儿。我怀疑这是心理症状,她却断定这是生理症状,经过若干次学术讨论,没能达成一致意见,我们终于分手了。”用“心理症状”、“生理症状”、“学术讨论”等几个学术用语,将女朋友因为瞧不起“我”的职业而和“我”分手的痛苦过程,用看似轻描淡写的笔触写出,这种对立而形成的“荒唐”感,便是作者希望和读者一起分享的生命感受。

又如小说《吃狗肉记》中有这样一段:“(狗)肉烧得贼烂,入口满嘴香……正吃得死去活来,忽听一人说:好咬口!这是只黄狗吧?大家听了,说:咦,怎么吃狗肉还能吃出颜色来?……主人说:还是表哥厉害!又对大家说:表哥在乡下教书,吃狗是他的绝活。任何狗肉,只一口,不但颜色,年龄,连籍贯,性别,婚否都吃得出来。”这里,图雅再次拿干部履历表开涮。还得借助公式说明:“大表哥在乡下教书=多吃了几顿农家的狗肉=对狗肉的好吃与否鉴别力强了”,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图雅却在这个公式后面拖了条“尾巴”:“对狗肉的好吃与否鉴别力强了=拿人的标准来鉴别狗”,这条“尾巴”的潜台词是:“拿人的标准来鉴别狗=拿狗的标准来鉴别人”,显然这是不应该的。图雅的潜台词是:既然狗肉只要好吃就行,为什么人就得注意年龄、籍贯、性别、婚否等等各种外加的“附件”呢?

3、借用历史典故或历史情景的魔幻式再现,造成强烈的“时空错差”幻象,辅之以夸张、反讽等手法,对读者造成强烈的思想冲击和震撼。这方面最出色的是两篇小说:《曹操吃瓜》和《画饼记》。在小说《曹操吃瓜》中,曹操杀了三个送瓜的年轻漂亮的服务员。杀前两个的理由是:“难道你们一个都没看见,前两个上来时,瓜端得多么低吗?办公室多次发文,三令五申,在这样严肃的正式场合,端盘子必须齐眉!而她们却置若罔闻。你们再看看她们怎么说话,一开口,竟然都露出了牙齿!这还有个尊卑之分吗?同志们,我们之所以有今天,靠的是什么?纪律!铁的纪律!你们说,对她们的处理应不应该?”杀第三个的理由却成了:“她上来时,中规中矩,盘子举到齐眉,说话也不露齿。可是,她犯了一个更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她竟然没犯错误。她完完全全地猜破了我的想法。这种人,能留在世上吗?”传统戏文中的曹操历来被视为阴险人物的代名词,但现在这个满口“铁的纪律”和“猜破了我的想法就该死”的曹操,更令人不寒而栗。历史上的曹操自然不会想到什么“铁的纪律”,但只要在极“左”时期的中国生活过的读者,都会因此想到很多。

在小说《画饼记》中,在全聚德做鸭杂的“我”,为了到美国驻华大使馆当厨师,竟然经历了一番组织调查:“从美国新到了一任驻华大使……他唯一喜欢的,是糟蒸鸭肝这一味。于是借递交国书之机跟党和国家领导人商量,要借涂鸦到美国使馆去工作一个时期。咱们领导人想起一句俗话:‘含着是骨头,吐了是肉’,颇费踌躇,说:涂鸦?国家重臣嘛。借几天可以,长了不行。送走了老外,来查涂鸦是谁,才知道是全聚德跑堂的。翻翻档案,除了吃过晚饭爱上街遛达,并且在地摊上兜售臭棋之外,并无别的不良表现。于是松了一口气,说,闹半天是一街溜子?街溜子咱们国家可多,就叫他去应付一回美国佬吧。”为了一个街溜子而让“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去翻档案、查底细,这种事情在“文革”期间又不是没发生过。但更有趣的在后头,街溜子进大使馆不安心工作,整天溜到街上买烤羊肉串吃,竟也成了“爱国”的表现,“我”的头儿表扬我说:“你的表现我掌握——使馆算是外国领土,可你经常回国买油饼冰棍羊肉串儿。这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爱国!”于是“我”被提拔为品尝科科长,任务是吃非洲的烤蚂蚁。当然,“我”表现得特大义凛然:“这蚂蚁跟咱们平时见的那些兢兢业业叼馒头渣儿的朋友不同,是特意从刚果用飞机运来的,大小和表情都跟蝎子一样……我既然搞品尝,当然敢为天下先。大不了死了,还有‘物质不灭’嘛。”一连串极“左”思潮下的场景再现和思想再现构成一个荒诞的故事,夸张和反讽的手法更加深了这种荒诞性,这种荒诞性与其背后隐隐闪现的真实存在的历史形成的矛盾,给读者心灵带来冲击和震撼,迫使读者不得不更深地思考,这正是图雅作品的思想魅力所在。

但是,图雅这种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也有一个局限,它对读者的要求较高,如果没有在“左”的历史条件下被强行灌输“革命传统思想”的经历,如果没有对“左”的历史的深刻反思,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面,读者很容易将图雅的作品误读为“滑稽”,甚至不知所云。例如,如果没有看过《狼崖山五壮士》这部影片,如果不了解这部影片当年灌输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背景,就很难懂得“狼崖山方式”的真正含义所在。

五、图雅作品的特色(二):制造“包袱”

可能是因为图雅生长在北京的缘故,图雅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是他在作品中学习传统相声手法,采用了制造“包袱”的方式。

对于相声中“包袱”的构成机制,池昌海运用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 P. Grice)提出的会话现象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进行了分析,指出:通常情形下,人们的言语交际行为总是相互合作的,以期实现交际目的。但是,人们的实际交际中,会话行为并不完全照章行事,而会因为礼貌、语境等原因违反原则,产生偏离原意的“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现象。相声会话正是积极地利用了这种偏离,它使相声会话一方(多为逗哏)不知不觉中设置一个陷阱,再添加笑料后,顺利而出人意料地抖开一个“包袱”。具体地说,相声中“包袱”的构成包括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的偏离、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的偏离、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的偏离和方式准则(Manner Maxim)的偏离四种。

以上这四种偏离,在图雅的作品中同样都很容易找到例子。

1、量的准则的偏离。根据格赖斯的理论,量的准则是指会话中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图雅作品的语言中,经常先包含需要的信息,让读者产生思维惯性,得出初步判断;紧接着,它又提供超出需要的信息,造成“话语脱轨”,让读者得出了另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常常是对前一个判断的否定,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幽默。

例如小说《逐鹿记》,“我”在为出国做准备时,“以一个上午的体力,从一本小棺材大小的洋书里发掘出了美国。洋书说得明白,美国有数千所大学,海洋一样浩瀚的学问,还有——吓死人不偿命的学费。”出国为了读书,读书为了学问,美国有“海洋一样浩瀚的学问”,所以“我”想去美国,这是需要的信息。但是,偏偏在最后冒出一个“吓死人不偿命的学费”,这就超出了需要的有关“学问”的信息,然而它又是追求学问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于是“我”不得不打消对学问、同时也是对美国的向往。

又如在小说《姑妈阿兰》中,图雅这样描写美国老师布置的作业:“原来老师又留作业了——他的一贯政策是周五留,周一交,作业量正够学生忙两天。这个在美国发迹的秘鲁穷人有点虐待狂,他的题只要看两行就让人天旋地转。”一直到“作业量正够学生忙两天”,读者解读的信息是:这个老师充其量称为“严格”,按中国人的习惯,“严师出高徒”,这个老师还是个好老师。但紧接着,这个判断被认定是错的,老师不是严格,是“虐待狂”,“他的题只要看两行就让人天旋地转”。读到这里,读者自然忍不住发笑,因为这是对前文“忙两天”的本质性的修正:“忙得天旋地转的两天”。那么这个老师还是不是好老师就大成问题。

2、质的准则的偏离。根据格赖斯的理论,质的准则要求会话者不说自己认为是虚假的话,也不说缺乏证据的话。图雅的作品中却常常有意违反这一准则,通常的做法是:先引出一句中国古话或大家习以为常的观点,并装模作样论证一番,但接下来,他提供充分的证据表明:那句古话或者观点根本是错的。也就是说,作者本人都不信先前所引的古话或者观点。

例如小说《养鸡记》中,我的邻居高老太太“走到我家,语重心长地对我妈说:小孩一定要‘捶’,不捶的孩子绝不会有出息。我妈自然是极希望我出息的,与此同时她又是一个讲究效率的人。她信以为真地说:那等会儿我就捶几下看看吧。妈用拳头捶了我几次,功课仍然三分。于是换用鞋底子和搓板,终于把我捶伤了心,愤然决定再也不出息了。幸好在我们院里,没出息的孩子占绝大多数,可以狼狈为奸,跟高老太太作对。”在中国传统习惯中,“不打不成材”,“我妈”自然也相信了这套理论,结果适得其反。可见,“不捶的孩子绝不会有出息”这个命题肯定错了,从这种逻辑的实践来看,挨捶的孩子干脆就不想出息。幽默之余,读者不得不更深一层去想:捶孩子这种做法是不是该改了?

这种质的标准的偏离,有时也这被图雅运用到杂文的写作中。比如《砍柴山歌•乱砍之九》:“如果用三个坏字眼描述咱们的国民性,我得说这三字是:聪明,聪明,聪明。咱们中国人实在是太聪明了,好斗来自聪明,独裁也来自聪明,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一群人能养活的骗子个数有限,聪明的必须和不聪明的搭配起来才有希望。美国之所以兴旺发达,就是因为有一大批江发瑞这样的傻瓜,在满头大汗地从战场上往下背受了伤的长官。开车上公路,经常可以看到这些江发瑞们开五六十年代的‘肌肉车(muscle car)’,他们光着膀子,脖子晒得通红,急急忙忙地风驰而过。如果你把他截下来,问他一声:开这么快干嘛?丫准理直气壮:回去看卡通呀。我叹一口气,想:瞧瞧罢,美国能不强大吗?”中国人聪明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经图雅这么论证下来,本文中的“聪明”就显得很可疑,还不如说是“圆滑世故”加“自私利己”。于是,在幽默的同时,图雅达到了写作的目的:读者以后再遇到“聪明人”时,都会好好分辨一下是真“聪明”还是“伪聪明”。

3、关系准则的偏离。根据格赖斯的理论,关系准则要求会话人在会话过程中,话题有关联,不无故转移话题。图雅作品中却经常反其道而行之,在行文过程中故意将话题转来转去,只是万变不离其衷,最后仍以或显或隐的方式回到话题本身。这种行文方式很符合中国式发散性思维的习惯,让读者在阅读时仿佛在听作者聊天,为作品的幽默增添了一丝亲切感;它看似散漫,其实危险性极大,要求作者有较高的联想能力和文字把握能力,特别是最后要回归话题本身这点难度尤大,而图雅却把握得相当成功。

最典型的是小说《小野太郎的月光》中,小野为了报复,把猫扔进动物园里虎山的一段:“在老虎山,小野把那只猫扔下去,然后国民党似地狞笑了一下。黄猫如跳水运动员,在空中打很聪明的滚儿,它用四脚着地。然后,它发现了它的外甥。那时外甥正在不远处打盹儿。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或许是想起往事,猛烈地咆哮了一声,扑了上去。舅舅借灌木丛做掩护,它蹿跳着。可惜那里并没有树,它外甥用右爪把它打翻,按住,叼进洞去了。唉,谁让它出身不好。”仔细分析便会发现,话题转换了几次:先从“扔猫”转向“革命传统教育的影响”(小野的狞笑竟然是“国民党似地”);再回到“猫落地”,又转向“猫教老虎爬树”的民间传说;然后回到“老虎抓住猫”,又再次转回“猫是老虎的舅舅”的民间传说;然后再回到“老虎把猫拖进虎洞”之后,又转向“极左思潮影响下的中国”(“谁让它出身不好”)。结论是隐性的:猫会被老虎吃了,死定了;但字面上的理解却是“猫因为出身不好而死定了”。这种隐性的结局和显性的理解之间存在的差异,便导致幽默的发生——不仅仅是幽默而已,它还会促使读者去反思“因出身不好而害死人”的那段极“左”岁月。

4、方式准则的偏离。根据格赖斯的理论,方式准则要求会话者说话清楚明白,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啰嗦,避免条理混乱。但在图雅作品中,这四点他都违反过,以达到幽默的效果,同时表达出深刻的思想。

①、故意用晦涩的方式表达。如《砍柴山歌•乱砍之三》中提出的“图氏没辙定理:人类是无法懂得宇宙的”,图雅这样写道:“证明:从光速和轮回上限的论证,可推出人类能表达的状态有上限。设V是一比较大的数,则:地球上所有人的脑子体积+各种知识存储媒介的体积<V。无论人类怎么发展,这是一个永远不能打破的上限。因人类能表达的状态有限而宇宙状态无穷,所以人无法描述或懂得宇宙。证毕。……应用举例:宗教依赖未知存在,所以宗教永存。……应用举例:不要指望得到终极真理,或禅,或道,它们都是不可知的同义语,正如宇宙是不可知的同义语。……”这是针对当年上网者(尤其在ACT上)多为理工科高级知识分子,这些人在网上为宇宙、宗教等大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有感而发。图雅故意用数学方程解法这种晦涩的方式,委婉地表达了他的意见:对这些问题争论不休的做法,真的很无聊。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里,图雅直接点出了他的意思:“科学家管未知叫宇宙,教徒叫上帝,我叫禅。大家都是哺乳动物,只不过把一个‘回’字写成了四样。贫下中农问宗教跟宇宙甚么关系,兄弟认为就是城里烧鱼放葱,乡里不放的关系。”结论的潜台词是:大家都是阿Q。这自然让那些旁观者乐不可支。

②、故意用歧义的方式表达。如《砍柴山歌•乱砍之十五》中提到的关于网上争论时应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图雅这样写道:“引出几条费厄泼辣(Fair play)规则:A、尽量费厄,不要先泼辣;B、若实在按捺不住而先泼辣,则不要指望别人不回泼;C、别人不回泼是先泼者的运气,不是费厄;D、挨了泼回之辣,忍着是费厄,再泼是好汉,喊太辣是孙子。”显然,文中的“泼辣”原来只是英文单词play的音译,但图雅故意运用歧义,将它理解为“向对方发难,主动挑起争端的话题”等,并且更进一步,将它按中文的解释拆开来理解,“泼”成了动词,意为“挑起争端”或“回应挑衅”;“辣”成了名词,意为“挑衅的内容”或“对方尖刻的回应”;甚至在文中的最后一句里,“辣”成了形容词,意为“受到的刺激很强烈”。这也是针对当年网上争论有感而发 ,在幽默的同时,倡导建立网上公平争论的环境。

③、故意用啰嗦的方式表达。如小说《鹦哥记》一开头,“我”的同事“老叙”是这样出场的:“一个新来的家伙正在炖老鼠肉吃呢。‘好奇,老叙,’他大口吃肉,汗和油混在一起,从脸上流下来。‘好吃,老鼠,’一个叫小三的企图纠正他。‘毫七,脑许。’‘好——吃,老——鼠。’‘好呕七,脑屋许。’‘还是老叙好听,’小三结束了教学,‘以后就管你叫老叙吧。’”小三唠叨了半天,只为了教会口音很重的“老叙”说出“好吃,老鼠”这四个字的标准普通话发音,结果还是无功而返。生气之下,小三就给同事起了外号“老叙”,读者自然明白,这是管同事叫“老鼠”。本来,有人爱吃老鼠这事儿就很稀奇,更稀奇的是,爱吃老鼠的人把自己吃成了“老鼠”(也就是“老叙”),这种唠唠叨叨的过程,的确能让人开怀大笑。

④、故意用条理混乱的方式表达。还是以小说《鹦哥记》为例:“老叙当了老叙,第一件事就是把老叙灭了,灭得极惨。他到各宿舍去,用碗边扣一粒花生米,再把脸盆扣碗上,耗子吃花生,便被脸盆扣住,耗子急了,在里头撒尿,喀嚓喀嚓地啃砖头,用头咚咚地撞脸盆。可一切都没用,老叙按着脸盆在地上磨,一会儿耗子就转晕了,尾巴从盆边上露出来,被他用钳子夹走。再过一会,耗子就进了他的肚子,变成汗珠子,从他头上热腾腾地蒸发了。脸盆沿各宿舍磨过去,耗子头重脚轻地往外逃。到最后老叙身上有了一股味,在哪间宿舍一呆,不用干什么,耗子便纷纷窜了出来。它们逃到垃圾箱那儿,蹲着,绝望地看着这带口音的不可思议的家伙。据小三的线报,有天夜里一大群耗子跳了锯木厂后面的水塘。‘逼急了。’小三责备地看着老叙,老叙则舔舔嘴,傻呵呵地笑了。”文中的第一句话,按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我的同事被我起外号叫‘老叙’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杀死耗子,而且消灭得很彻底。”图雅却故意连用三个“老叙”,造成主客体混乱、自寻死路的假象,加上连用两句北京方言:“灭了”、“灭得极惨”,自然让读者开怀大笑。接下来,图雅又采用拟人化的描写(耗子“头重脚轻地往外逃”、“绝望地看着”),更加深了幽默的效果。

六、图雅的意义:作者的解构和作品的自足

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作者这一范畴被消除了”,“后现代主义者一般不很倾向于当独特的作者。” 用米歇尔•福科的话说:“作者不是一种灌注一部作品意指的无限源泉,作者不能优先于作品……所有话语,不管其身份、形式、价值如何和它们将受到何种待遇,都将在一种私语默言的匿名性(anonymity of a murmur)中发展……在所有这些问题的后面,我们将听见不是别的声音而是一种骚动着的冷漠:‘谁在说话又有什么关系呢?’”

图雅正是透过他神秘的身世,用实践完成了这种后现代主义对作者的解构。读者们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在可预见的将来,读者们也将无从知道他是谁(否则在国内网络文学最兴盛的1999年前后,图雅早该现身了)。不过,“谁在说话又有什么关系呢?”网上仍到处流传他的作品,他的作品通过纸质媒体被出版,《图雅的涂鸦》登上了销售排行榜的前列 ,甚至在出版的次月就被盗版 ——这都足以证明读者对他的作品的喜爱。

另一方面,正如巴金老人所说:“一个作家不是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而是通过其他的社会活动同读者见面,一个作家的名字不署在自己的作品上,而经常出现在新闻中间,难怪读者们疑心他会干种种稀奇古怪的事情。” 图雅恰恰通过神秘的身世,实现了作品的自足。

也许,这将是图雅留给当代文学最重大的意义。

作者投稿

华夏文摘第一四一四期(cm180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