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灿荣说亚里士多德不存在,引起热议。以前所谓“古希腊文明不存在”之类的说法,和地平论一样,都只是在一些小圈子里的自嗨,专业人士是不屑于理睬的。就像郭德纲相声说的那样:你跟火箭专家说火箭得烧煤,还得是水洗煤,此时火箭专家如果拿正眼瞧你一眼,他就算输了。

CDT 档案卡
标题:金灿荣对“亚里士多德不存在”的论证过程存在严重瑕疵
作者:唐律疏议V
发表日期:2023.10.24
来源:微信公众号“唐律疏议V”
主题归类:文化自信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但是现在情况有点不一样了。金灿荣是人民大学流量很高的网红教授。当这个人跟你说火箭要烧煤的时候,哪怕再荒谬,你不能不理他了。因为你这时候再不理他,公众是真的会信他的。所以如果真的需要,该消毒还是得消毒。

对金灿荣的说法,我的态度是以下几句话。

第一,不是不能接受你的结论,但无法容忍过于弱智的推导过程。

第二,金灿荣推导的前提就错了,整个推导过程从一开始就南辕北辙,结论自然都不用看了。

第三,这些前提的错误,暴露了金灿荣对自己批判的对象缺乏起码的了解。

第四,建议金灿荣之类的人,再好好研究一下自己批判对象之前,好好闭嘴,毕竟“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

金灿荣“质疑”亚里士多德不存在,主要是以下几个依据:

1.一个人一辈子写1000万字,留下300万字,怎么可能?所以这个人肯定是不存在的。

2.十三世纪以前没有这个人,“所有的西方文献里面没有这个人”。所以这个人肯定是后来人捏造的。

3.一个人怎么可能如此“全才”什么都懂?不可能。所以这个人一定是虚构的。

4.没有纸的年代,怎么可能写300万字?纸莎草进口很贵的,自己用小羊皮也不够用的。各种不可能。所以这个人一定是假的。

5.古典时代写作材料紧张,所以所有经典都很简短,中国就是这样,比如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字数都很少。所以亚里士多德写300万字根本不可能,所以一定是虚构的。

可惜,这些依据,要么干脆就是无中生有的捏造,要么对方有足以自圆其说的解释,因此全都是不成立的。

分述如下。

1.一个人一辈子写1000万字,留下300万字,怎么可能?所以这个人肯定是不存在的。

——问题是……没人说亚里士多德写了1000万字,也没人说亚里士多德留下了300万字。

苗力田翻译的人民大学版《亚里士多德全集》译者序里面说得很清楚:西方流传的亚里士多德作品总目录,也只是标注它总共多少卷多少行,从来没人知道总共多少字(因为大部分都已亡逸)。

img

而保存下来的部分,也不到300万字。同上书《亚里士多德全集》译者序里说清楚了,这套全集是包括了大量托名伪作的。而哪怕把这些已经确定是后人托名伪作的部分算上,整套《亚里士多德全集》也不超过283万字。

img

img

所以说,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从来没说亚里士多德创作1000万字留下300万字。“亚里士多德不可能创作1000万字所以亚里士多德是伪造的”,这种逻辑,等同于“南京大屠杀不可能杀害200万人所以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都属于“先编造谣言歪曲篡改别人的说法,再根据自己编造的谣言去说别人造假”。

按这种逻辑,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是造假的。“孔子不可能创作1000万字所以孔子是伪造的”;“孟子不可能创作1000万字所以孟子是伪造的”;“墨子不可能创作1000万字所以墨子是伪造的”……以此类推。

所以这种逻辑是不正确的,这种推导过程是不成立的。

2.十三世纪以前没有这个人,“所有的西方文献里面没有这个人”。所以这个人肯定是后来人捏造的。

——问题是……谁告诉你13世纪以前所有的西方文献里面没有这个人的呢?

如前截图,公元前2世纪的传记作家就提到过亚里士多德,而且还留下了亚里士多德作品的目录。此外还有13世纪以前的其他西方文献也有亚里士多德的记录,同样在《亚里士多德全集》的译者序里提到如下。

img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些西方记录也是“伪造的”。但至少这边以正规学术译著的形式,提出了“13世纪以前有西方文献提到过亚里士多德”的初步证据。所以现在举证责任就转移到了主张“13世纪以前所有的西方文献里面没有亚里士多德这个人”的一边了。但这一边的证据在哪里呢?哪个正规学术专著或哪篇学术论文说“13世纪以前所有的西方文献里面没有亚里士多德这个人”呢?反正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看到有这样的证据。

3.一个人怎么可能如此“全才”什么都懂?不可能。所以这个人一定是虚构的。

——问题是……亚里士多德真是“什么都懂”的“全才”吗?

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涉及到很多学科,但在他那个消息闭塞信息匮乏的年代,他对这些学问的研究与理解其实都是非常粗浅的。只不过和同时代其他更胎教肄业的人相比,他确实算知道得多、脑洞开得大了。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大量观点都是错的,可谓是史上被打脸次数最多的人。他的宇宙观(地心说)、物理观(轻的东西下落慢重的东西下落快)等等,都只是古人凭直观感受得出的简单结论,并在后来的历史中被证明都是错的。这都算“全才”的话,这个“全才”的门槛也太低了吧?

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编订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按这么说,孔子也是精通政治、历史、文学、数学、音乐、体育的“全才”了。所以孔子也是假的?今天随便一个学习认真一点的初中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其对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的知识也足以吊打亚里士多德那个年代的所有知识分子了。所以今天的初中生也是假的?

4.没有纸的年代,怎么可能写300万字?纸莎草从埃及进口很贵的,自己用小羊皮也不够用的。各种不可能。所以这个人一定是假的。

——问题是……亚里士多德不需要用小羊皮写,也不会用不起纸莎草。

在中国的纸传入欧洲之前,南欧(希腊、意大利等地)习惯使用纸莎草。因为纸莎草更适合相对温暖的保存环境。中欧西欧(德国法国英国)等相对寒冷一些的地区,纸莎草不易保存,所以习惯使用更昂贵但是保存更长久的动物皮纸,比如羊皮纸、牛皮纸之类。(资料来源:《论纸莎草纸的兴衰及其历史影响》,《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

因为古希腊更习惯用纸莎草,所以出现了很多与纸莎草相关的单词,将来流传到欧洲各地,影响了很多国家的语言。比如英语中的“书”(book)“权威典籍”(bible)和“纸”(paper)三个单词,都来源于古希腊语当中的“纸莎草”。纸莎草作为一种后来古希腊常见的书写材料,原产于古埃及。约在公元前8世纪,其产品及制作工艺经由地中海东岸(今属黎巴嫩)的巴比罗斯港(Byblos)传入希腊世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遂以该城的名称命名纸莎草。后来byblos 一词又演变为英文中的bible,原始含义是“权威著作”,并进而衍生出book,即“书”。到了亚历山大死后,统治埃及的是希腊王朝托勒密王朝。托勒密王朝体制下,王室垄断了有利可图的纸莎草生产业。希腊语遂以pa -per -aa(即“属于国王的”)来称呼纸莎草。这就衍生出了希腊语中的“papyros”(纸莎草)这个单词。后来在英语中即演变为paper,即今天英文中的“纸”这个单词。(资料来源同上)

而且出土文物也显示存在亚里士多德作品的纸莎草抄本。截图自论文程志敏:《荷马史诗的文本形成过程》,《国外文学》2008年第1期。

img

所以说,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最初的载体最可能的是纸莎草,而不是金灿荣花了很多时间去论证其条件不足的羊皮纸。

那么,亚里士多德会如金灿荣所说的那样,“从埃及进口纸莎草很贵”吗?

亚里士多德是什么人?他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在后来横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亚里士多德就是国师一般的存在。而且亚历山大帝国早早就吞并了原产纸莎草的埃及。亚里士多德想用纸莎草的话,可谓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哪里会存在“进口很贵”的问题?(截图自《世界通史·古代卷》人民出版社1997版244页)

img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他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这个一定是真的吗?就不能说后人的捏造吗?答:当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但问题是对方早早已经做好了“设定”,对你的诘问有了充分的解释。而你还只能从一方面去“质疑”,然后刚好落入对方早已准备好的解释当中,你的“质疑”是不是就不完整了?你推导所需的前提是不是就有缺陷了?是不是需要补充其他证据才行了?

5.古典时代写作材料紧张,所以所有经典都很简短,中国就是这样,比如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字数都很少。所以亚里士多德写300万字根本不可能,所以一定是虚构的。

——问题是:中国古籍字数很少吗?

身为人民大学的教授,提到中国古籍就只会说《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还说这是中国的规律,这是看不起谁呢?

谁说我们祖先只会写那种超短篇的?

人民大学的教授,不知道《左传》20万字?不知道《韩非子》10万字?不知道《史记》50万字?不知道《汉书》80万字?这还只是明确流传下来的部分。

还有没流传下来的。比如西汉秦恭曾把张山拊的著作扩充到百万字(“恭增师法至百万言”《前汉书·儒林传》),朱普“章句”40万字(“初,荣受朱普学章句四十万言,浮辞繁长,多过其实。及荣入授显宗,减为二十三万言。郁复删省定成十二万言。由是有《桓君大小太常章句》。”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传》)。三国时魏国的桓范、刘劭、王象、韦诞、缪袭等人合著《皇览》800万字。(“魏有天下,拜象散骑侍郎,迁为常侍,封列侯。受诏撰皇览,使象领秘书监。象从延康元年始撰集,数岁成,藏於秘府,合四十馀部,部有数十篇,通合八百馀万字。”《三国志•魏书二十三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这些都是在纸张还不普及的时候干的。按照金灿荣“古典时代写作材料紧张写太长就一定是伪造”的逻辑,这些岂非都是后人伪造的?

综上,金灿荣所谓“亚里士多德不存在”,其论述所依据的所有前提都是错的。前提都错,后面推导过程正确与否?不言自明。“亚里士多德不存在”的结论正确与否?不提也罢。

从上面这些错误前提来看,金灿荣对于亚里士多德是没有什么了解的。所以他会把网络流传的段子当成依据。

图书管理员的那段名言,再次摘录如下: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

所以说,如果你要批判什么东西,至少得先对其有充分的了解,而不是凭想当然去信口开河。不然的话,就只能用到下面这个幽默的截图了(自《马克·吐温自传》)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