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

相关阅读:城市的地得|锦衣卫送温暖,是一种怎样的症状?

昨天,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朋友在课堂上问他的学生,如何看待洛阳高铁站一群大学生装扮成锦衣卫,欢迎在外务工的人返乡过年?

同学们大都觉得这是好事。“锦衣卫,就是衣锦还乡的意思呀。”

这不是奇谈怪论,而是很多年轻人的认知。尽管在百度百科上都能搜索锦衣卫的出处,但是你为什么要去搜,要去了解呢,就这样简单点不好吗?

有一些河南人(很大可能在洛阳)攻击我,也是这个意思。他们认为,打扮成锦衣卫来欢迎大家,是“网友的要求”,因为这样显得很隆重。“在古代也许只有皇家的人才配锦衣卫列队欢迎呢。”

我不知道这是哪个电视剧中的场景。但是想起来好多年以前一次酒局,一个朋友喝醉了在洗手间拉着我说:张老师,有一天要是我们河南人做了皇帝……(没错,我可是地道河南人)。

不管是装扮成锦衣卫的,还是喜欢锦衣卫的,心中其实都有一个皇帝梦。‍‍‍

CDT 档案卡
标题:是谁埋掉了河南的文化
作者:城市的地得
发表日期:2024.1.30
来源:微信公众号“城市的地得”
主题归类:传统文化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所以,这个“锦衣卫列队欢迎返乡务工送温暖”,还真是一个真切的有复杂意味的“河南文化场景。”

这个场景中,最重要的就是尊贵感和权力感。“衣锦还乡”,让返乡者感到自己很尊贵,但是其中何为尊贵,标准就是权力。这和山东人过年回家要开黑色轿车是一个道理。河南人回家过年,还有“锦衣卫”迎接呢。

为了发展旅游业,河南各地都在发力。一方面,河南人非常自豪,认为自己是全中国最有文化的省份,另外还有一种憋屈,因为河南的“文化”很难看到,“河南很有文化,都埋在地底下了。”

但是这个“埋”前面应该有主语,不只是历史和时间的黄土,还包括人心——人的毁坏。

在河南,你看不到什么“真的历史”。在我老家周口,有伏羲故里,很宏伟,但是“伏羲”只是传说中的人物;有“老子故里”,但是“老子,鹿邑人”,更大可能也是传说。那些建筑都比我还年轻。

反过来看,河南有什么100年前的建筑吗?在我老家整个县城,我没发现有任何建筑超过了100年。我更希望看到一个民国读书人的旧居,看到几代读书人的传承,看到藏书,看到教养——这些在哪里呢。

我小学所在地叫“大寺”,附近有个村庄叫“大寺刘庄”,说明曾经有个寺庙比村庄重要得多。但是,相当长时间,我都说成“打不留着”,因为学校没有一点“寺”的影子,连一片砖瓦都没有。

我这一代人,没有人知道那里曾经是一个寺庙,要和爷爷奶奶聊天,才能知道一点过去的历史。这几乎是整个河南的写照。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已经毁掉。所谓“都埋在地下”,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安慰,如果能挖出文物,和今天的河南人又有什么关系?

等到河南人想搞旅游的时候,就只能发明创造了。有一次我坐车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一个景区路牌标识——关公别曹处,这是三国演义里面的场景,不管怎样那都是小说呀,但是却能被“开发”出来。

昨天有朋友发给一段视频,是商丘文旅做的。一个男子穿着盔甲,装扮成唐代的张巡,因为张巡在安史之乱中曾守护过睢阳(今天的商丘),所以,现在就让“张巡”守护在商丘,给来的游客发“通关文书”,他旁边还站着一位花木兰。

有人说,这个张巡守睢阳的时候,其实很残忍的,没东西吃的时候吃过不少人,游客不会害怕吗?

这和洛阳的锦衣卫是一个道理。新一轮河南旅游宣传,都在打“历史”牌,但是一定要记住,这个历史不是真实。看到有人在为商丘辩护,“不要黑张巡了,去看看历史剧吧。”

是的,要看历史剧。不要看历史。如果你问一下,知道艾滋病村吗,知道高耀洁吗?你就很扫兴。这些“历史”还温热着,但是却没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