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不存在的包青天,靠不住的大老爷
作者:项栋梁
发表日期:2024.3.18
来源:微信公众号“基本常识”
主题归类:维权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包青天,不存在了。

在网络热传的痛哭伸冤视频里,包青天其实并不存在,而在现实中,官方也并不允许真的有一位聆听受理群众冤屈的青天大老爷存在。即便是在历史中,也并不存在一个铁面无私、断案如神的包青天。

自始至终,包青天都是古代受皇权压迫的百姓想象编织出来的一个近乎于神的形象,寄托的是中国人对正义、平等的美好期待,可惜,这种愿望在包拯去世近一千年后仍然没有兑现成真。

短视频里,包青天并不存在

最近很多人都看过这段视频:

img

一位女游客跪在开封府景区府衙大堂之前痛哭失声,似有无尽冤情和委屈要向包青天哭告。

此事曝光轰动之后,还引发了很多人效仿,他们带着各自的冤屈和申诉材料来到开封府大堂跪地痛哭,希望引发网络关注进而得到解决。

之后有传言说官方为了避免信访群众聚集,搬走了包公像,关闭了包公祠。这其实是公众对于官方处理问题方式的另外一种想象,也是误传。

3月18日,我来到了视频所涉及到的河南开封府景区,在宋代府衙大堂看到了实际情况:

img

这初府衙大堂里的确摆放了龙头、虎头、狗头三把铡刀,也有知府办公的条案,但从来都没有包公塑像或者包公画像的。没存在过,自然也就没有搬走的动作。

当然,有没有一尊塑像在这里并不重要。最初跪地痛哭的那位大姐是投告无门之后向她观念里的正义之神包青天寻求情绪释放和慰藉,而后续模仿痛哭的访民们则是希望借此引发关注,再由现实中的官员们来解决诉求。

而这一点,正是现实的官僚体系所绝不能容的。

现实中,包青天不允许存在

作为略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博主,我几乎每天都会在后台收到维权的求助信息,但因为我没有采访权,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没有能力核实这些求助信息的内容,所以通常都帮不上忙。

我没法向求助维权之人说出口的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绝大多数冤屈的当事人都很惨,但更残酷的现实是,他们惨得不够有特色,不够有新意。

非常残酷,但真的是现实。这也是为什么第一位在开封府大堂痛哭的人得到了全网关注,而后续所有跟着去跪地痛哭的人都被统称为模仿者。

网络伸冤的残酷规律就在于此:你得惨出花样,惨出水平,惨出新高度来,才有可能得到关注和解决。

不仅如此,网络伸冤者还要承受首先把自己曝光在舆论中心的风险,承受随时可能汹涌而来的网络暴力风险,必须得有“舍得一身剐”的觉悟才有可能维权成功。

从这个层面来说,现代人在网络伸冤,和古代人去公堂击鼓鸣冤要承受的风险是惊人相似的。和影视剧里展现的不同,古人若非天大冤情是万万不敢轻易去击鼓鸣冤搞诉讼的,先不说各级衙役官僚索贿费用会让人倾家荡产,上到公堂动辄“各打五十大板”也会丢掉半条小命。网络伸冤虽然场景不同,面临的凶险却丝毫不逊。

即便你做好了承受所有代价的心理准备,决心维权到底,也不可能找到一位包青天式的官员为你做主,也不可能在现实世界找到一处只要痛哭一场就能引发关注的“伸冤圣地”。后者但凡出现一点点苗头就会被迅速掐灭。

img

我在现场亲眼所见,这位保安全程紧盯每一位稍有嫌疑的游客,会阻止任何试图在堂前下跪的人,无论你是单纯的祈福还是准备拍视频鸣冤,统统不许下跪。

包青天,只能活在戏曲里伸张正义,为秦香莲主持公道,但凡他想穿越到今天发光发热,分分钟就会沦为访民。

历史上,包青天也不曾存在

事实上,包青天不仅只能活在戏曲里,他本身也是诞生在戏曲里的。

宋朝历史上的确有包拯这位官员,也的确担任开封府尹,但他并不曾做过任何铁面无私斩驸马的事迹,更不是无敌神探包青天,甚至他在开封府尹任上很可能没有主审过任何案件。

你能想象一位首都的市委书记亲自升堂断案?县令,以及县令之下的官吏,才是古代升堂断案的主力。

关于这一点,海边的西塞罗文章里介绍得很详细,我就不多说了。

简而言之,包拯确有其人,但他并没有查案神通,也并没有铁面无私个性,更没有黑脸和月牙胎记。

img

一切都是人们的美好想象,从一千年前到现在,人们一直期盼着青天大老爷来主持公道,却从来只能在戏曲中得到满足。

是时候放弃对青天大老爷的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