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文库】燕梳楼|三大疑点,建议公开回应
因为大家都是喝自来水,而这个幼儿园则是从地下取水。如果地下水被污染了,而做面点又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这些污染水在蒸锅中大量蒸发,形成氧化铅并进入面点,由此产生高浓度铅分子,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2025年7 月10日
因为大家都是喝自来水,而这个幼儿园则是从地下取水。如果地下水被污染了,而做面点又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这些污染水在蒸锅中大量蒸发,形成氧化铅并进入面点,由此产生高浓度铅分子,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2025年7 月10日
略微吊诡、其实很好理解的是,《三湘都市报》以及包括《新京报》在内的众多转载媒体,没有一家媒体提到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没有一家媒体提到“同性恋”的字样,普通读者看到后,自然会把它当做最普通最常见的社会新闻,不会瞟上一眼。
2025年7 月9日
自从2023年鼠头鸭脖事件,我就发现一种我称之为“最新的系统性舆情处置模式”的东西。一旦检测到“负面舆情”,这种局部的问题,就被升格为系统性的问题。这个“系统”很可能是以“市”为单位,而消灭“负面舆情”,就成为“市”的整体任务。
2025年7 月9日
我现在认真地提出,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中的“颜料说”有疑点。首先,园方使用含铅颜料制作糕点的动机不足。食用色素本身的价格非常低廉,即使将它替换成颜料,能够带来的差价是极为有限的……
2025年7 月8日
7月6日,一自称是华为盘古AI团队员工在Github写6000字匿名自述,曝光华为盘古大模型造假,多次套壳竞品AI(阿里千问和Deepseek等)文章还批判了华为内部繁重的管理流程和内部政治斗争,导致大量人才跳槽。
2025年7 月8日
作为中国人,维稳的思维都很熟悉了,甚至连很多被维稳的对象都在潜意识里接受了这一套理论。但凡事总有个边界,得有个度,别的事你维稳也就算了,几十个幼儿园孩子铅中毒这种事你也下得去手维稳,真的超出我对人性之恶的想象。
2025年7 月7日
假如真的存在一个类似“文斗”的舆情应对模式(我是从来不相信的),广铁在K1373事故上的所做所为将是一个反面典型,它不仅见证了“官方立场+网评员+评论区控评”是陈旧的“三板斧”,也继续证明醉心于舆情把控、无视以事故促反思的无力与无聊。
2025年7 月7日
今年初,深圳定下的2025年GDP增长目标是5.5%比国家定的目标5%要高,相信本意是要给全国经济增长做贡献,只是深圳决策官员怎么都没料到,形势逆转如此快,今年深圳经济大概率是要拖全国的后腿了。
2025年7 月6日
铁路系统继续投入天量资源对抗人心和舆论,就为了坚持批评得对、讨2000元的玻璃钱。可笑不?不可笑,这就是封闭系统的虚弱性。一旦开了这个口子,独立性也就丧失了。
2025年7 月4日
笔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坚果兄弟与郑宏彬此次前往小壕兔乡,停留了一周左右,“主要是走访‘癌症村’情况,挂白旗(行为艺术),在小壕兔的时候都正常。”
2025年7 月4日
从巴西到印尼、加拿大,世界上各地的环境污染,都和不负责任的、权、利、暴力勾结有关。发声和抗争从来都是螳臂当车的拼命。天下之事,天下人受之,天下人为之。
2025年7 月3日
要保障广大旅客的安全,需要的是把飞行员这个职业正常化,让飞行员群体的真实境遇为社会所知晓,让飞行员群体的真实诉求被社会听到。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降低风险。
2025年7 月2日
7月2日,网传艺术家坚果兄弟、策展人郑宏彬近期走访陕西小壕兔乡,并公开反映当地环保问题后,疑遭警方带走“失联”。
2025年7 月1日
母系社会三万年食不果腹,父系社会五千年载人航天?大错特错,荒谬至极❌
而正确的说法是:父系社会五千年生灵涂炭,女性解放几十年问天揽月。
实际上,持续了五千年的封建社会,其生产力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多少发展。漆侠(1986)指出,中国封建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大致可概括为“两个马鞍形”。即秦汉时期生产力得到了发展,魏晋时期低落了下来。隋唐时期有所回升,宋代更高,而元代又跌落下去。明朝中叶才恢复至宋代的水平。而明朝中叶之后,社会生产力一直趋于停滞,直到封建时代终结。总趋势是反反复复,停滞不前。
2025年6 月30日
要知道她家庭条件很富裕,一对耳环230万,捐对耳环就能顶好多人的捐款了。最近的新剧又要上线了,前段时间的耳环事件,对她没有影响。事业蒸蒸日上啊。
2025年6 月30日
2025年6月,中国数字时代搜集整理了过去一个月(2025.5.29—2025.6.28)期间反映国内热点事件的网络视频,以时间为序进行混剪制作了本月月度视频——《六月之声(2025)》。
2025年6 月26日
三周年时没动静,有人就想追问一下,结果就是纪晓岚给小太监讲故事,刚开了个头,「下面没有了」。答复留了联系电话,也提示不服可起诉。但既然已经定了,大家肯定都同意。再打电话,就是不理解领导的一片苦心了。要顾大局,理解都是为了国家好、大家好。
2025年6 月26日
自己无驾照,车辆无牌照,更没有投保。并且,他还是驶入非机动车道加闯红灯肇事。按理说,这是妥妥全责,以及“刑事犯罪”。可讽刺的是,事情发生在5月7日,至今已近50天,居然没有一家媒体报道。好奇,这位外籍留学生,是家里有块免罪金牌吗?
2025年6 月25日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管制都当成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那这些不合理的制度就永远不会被改变。所以,那尔那茜这个事情,给我们提了个醒:要学会分辨法律和管制,要学会判断哪些规定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管制,不要盲从,要敢于质疑,要支持那些受不合理管制伤害的人。
2025年6 月25日
比丘国的百姓,前景是堪忧的,这次躲过了初一,下次未必能躲过十五。可是你看这一章的最后,当地百姓依然是欢天喜地的。“河清海晏太平年”是比丘国百姓唯一有的一种情绪。哦,对了,这一回的名字,还叫“寻洞擒妖逢老寿,当朝正主救婴儿”,名字起的颇为魔幻……
2025年6 月25日
从高校的教授博导,到今日出走海外的独立学者。我,张原,在过去几年中的特殊历程,并非只是个人与家庭的磨砺,也是一个时代的写照。
2025年6 月22日
在长沙待了十天后,罗甫祥说,医院让他们签了个一式三份的协议,但没给家属方。协议内容大概是,要求家属认可初步的自杀认定,否则拿不走罗帅宇生前任何东西。另外,院方以人道主义的名义付给家属安抚金85.3万元,要求家属方承诺绝对保密。在长沙,家属还被要求放弃尸检。
2025年6 月21日
如果有时间学点历史,也会发现,责任制并不会阻止错案的发生。因为听领导的话,办了错案,“被追责”只是未来的一种可能性。而不听领导的话,“被穿小鞋”则是眼前的现实问题。两害相权,显然眼下不得罪领导才是立身之道。更重要的是,追责的前提,是要先认定出一个错案。换言之,只要没错案,自然就没追责。而只要领导还没有倒台,错案就很难被认定。
2025年6 月20日
这两声警报,一轻一重,一缓一急,却共同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它们提醒我们,守护法律人的言说自由和执业安全,不仅仅是他们一个群体的事。因为当社会的守护者自身都感到不安全时,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
2025年6 月18日
官方通报在罗帅宇事件中遭遇的,依旧是不信与质疑,尽管以真相为归依的质问还在,但对通报本身的合法性并不会构成威胁。舆论与通报的低烈度对峙再度证明,通报是可以脱离真相运行的,且运行有效。法治、程序争议、个人自由、社会自决等古老的工具,在官民互动的模式中呈现历史性的退却,真相成了硕果仅存的稀薄盾牌,为舆论问责提供最后一点屏障。
2025年6 月18日
苏超的所有病态中,我最关注的,还是苏省新闻界的颓丧,在精心组织的假笑妄语中如丧家犬一样大势已去。苏省的媒体业者没有出产一篇体现专业能力、保有专业价值的苏超新闻作品,在流媒体的浮夸中随波逐流,在碎片化、猎奇与耸动的文宣歧路上彷徨。
2025年6 月17日
其实湘雅二院这些年一直不太平。2014年,党委书记被查。2019年,因骗保被通报。2021年,副院长卷入桃色新闻,涉嫌商业贿赂被免……刘翔峰被调查后,湘雅医院进行了一波自查,对15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处罚,取消在该院行医资格,并对一些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诫勉,责令检查。而最后上被告席的,只有刘翔峰和罗原灯。
2025年6 月16日
此类事件中,除了要追究升迁人员的党纪政务乃至刑事责任外,选任该干部的组织人事部门人员和推荐人是否也应被追究失职责任?这亦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2025年6 月15日
在国内为这种事件写调查报告确实挺难的,若要实事求是,就不得不直面某些敏感话题。说瞎话吧,又容易漏洞百出,毕竟越是细节,越易于验证。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了,放弃调查报告,转为通告形式,前者是解释,容许反驳质疑,而后者则是告知,好好听着就行了。
2025年6 月13日
那1119页揭露医疗黑幕的材料,宛如罗帅宇留给这世道最悲伤的铭文,上面用鲜血醒目刻着——当医者失去了仁心,丧钟将为我们所有人敲响!
2025年6 月13日
2024年5月8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研究生罗某宇在租住小区坠楼身亡。2024年11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中南大学、长沙市公安局组成联合调查组,针对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核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025年6 月12日
2025年5月13日,15岁女孩刘靖蕾通过Bilibili平台向“特训矫正学校受害者救援小组”发出求助信息,主要为其同学争取援助,随后她加入了该小组针对贵州某学校的调查及救援行动。2025年5月22日,刘靖蕾向救援小组成员发送紧急求救短信,称有三名自称来自“网监部门”的男子进入她家中,她借上厕所的机会发出信息,随后失联。
2025年6 月10日
“指居”这个词了,在河北石家庄,似乎还带着九十年代的粗粝感。昨天(6月10日),这种粗粝感终于扑到了调查记者身上。
2025年6 月10日
南沙方舱医院自11月14日动工,至少9000名建设者在项目一线战斗,700余台施工机械全面投入建设。11月25日,南沙方舱全面建成并交付,历时仅12天。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公布新冠病毒防疫措施“新十条”……投入使用仅10天的南沙万顷沙方舱,顿时失去了用武之地。
2025年6 月10日
当黄杨钿甜的耳环与雅安地震捐款、董袭莹4年拿得的学位与普通医学生苦读11年、那尔那茜的委培名额与边疆学子命运产生勾连时,真相的稀缺必然催生民间解读。“谣言是与当局的一种关系:它揭露秘密,迫使当局开口说话。”传播学者卡普费雷道破了其中的反抗逻辑。在权力与资源的黑箱前,谣言成了弱者最后的监督武器。
2025年6 月9日
卡夫卡手稿也不“转”啊,不也传世了——哎呀妈呀,一用“专转传”话语,感觉说的真不是人话了。上海高考作文把我整迷糊了。专、转、传,这算是什么逻辑下的分类呢?都带“专”就行?真想给出题老师一砖!一个朋友说这是“脑残+强迫症”逻辑。
2025年6 月3日
“流量”不能等同个人牟利:兰州案中,将作者为平台带来的“网络流量”视为作者个人“牟利”,在刑法上缺乏直接依据,存在扩大解释的风险。
2025年6 月3日
长平:跟所有涉及中共治理的西方学术著作一样,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合著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繁荣和贫穷的根源》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中国译本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删改……这让读者可能受到的误导是:中共正在克服困难,改邪归正。在对照了原著和中国译本之后,我在想,后者删改的部分,其实就是这个笔谈(“制度与发展:中国是否在失败”)提出问题的最佳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