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民到出事地点附近献花的场景,非常感人。尤其是看到这些孩子,几乎让人落泪。
父母一定告诉了他们,胡阿姨保护了他们。
苏州昨天以家属口吻发布了事件动态,胡女士已经火化,家属不接受捐款捐物,也不想被打扰。这种做法想迅速平息事态,希望公众能够转移注意力。
但是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人们没来得及送别胡女士,就到事发现场附近送花表达纪念。我朋友圈中的苏州人,也去了现场。
对鲜花真的没必要害怕。那是纪念,如果有一点抗议,也是卑微、温柔的。
这是一种仪式:通过献花,人们和死者取得某种联系,也确信“我就是苏州人”。这种情感联结,是城市当局应该珍视的。
我印象中,较早出现自发献花场景的是上海胶州路大火后。后来,在郑州水灾、东北体育场垮塌、合肥……都出现了市民自发献花的场景。
这是新的“都市传统”。但是每一次献花,也都引起所在地的一些紧张。人们会留意那些鲜花,看它们是否被清理,关注城管和有关部门,会不会粗暴地清理,那些视频会不会消失。
上篇已经消失的文章谈到“城市媒体"消失的后果:人们失去了借以展现“市民共同体“的媒介,献花就是一种补偿和联结。
人们为所在城市自豪,不仅买房买车,作为消费者而存在,人们也需要“成为市民”:看到、感知到彼此是相关的,维护自己的权利,褒扬正义,来捍卫自己的城市。
所以并不意外,在危险和悲剧出现之后,人们才会感知到所谓“城市精神”。有时候,它会以愤慨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对城市失望,严厉批评,而这也是爱的形式。
说到底,你必须为之付出点什么,承担一点责任、才会有真正的归宿感。很多城市都有大量外来者,人们离开故乡,来到新的地方,什么时候才能有真正扎根的感觉?
胡女士就是来自淮安,但是没有任何人能否认“她就是苏州人”,因为她为苏州献出了生命。人们在献花的时候,会感知到自己与胡女士同在。
我自己体认到“我就是成都人”,是在512地震后。我在报社联系上班三个星期,在余震和海量的新闻稿件中,我变成了成都人。
如果你想献花,就去吧。我喜欢的歌手张楚曾经唱道:
我喜欢鲜花
城市里应该有鲜花
即使被人摘掉
鲜花也应该长出来
是的,城市里应该有鲜花,即使它会被人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