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写了一篇不讨人喜欢的文章。
在写《丢了金牌,如何面对失败?》之前,我知道那是个争议话题,但我没想到有这么激烈的争议——看看评论区就知道了,私信来骂我、威胁举报的也不乏其人,还有很多人用取关来表达不爽,其数量之多,创下了一年多来的新高。
我所说的,其实只不过是一些常识:平常心一点看待奥运金牌,正视中国队和对手的实力,让一个人来背负所有罪责很简单且解气,但回避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最终只是让人继续沉浸在“我们其实很强大,只是被一个人搞砸了”的迷梦中。
虽然这些年来,中国人的“金牌至上”论已经淡了不少,连奥运会也不像当年那么受人瞩目了,但现实证明,很多人与其说是在欣赏体育本身,不如说是在享受一种碾压对手的快感——不但要赢,最好还是以绝对优势赢。
菲尔普斯赞叹中国选手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中表现出来的绝对实力,这样的话就听着很顺耳,很快冲上热搜。日本选手早田希娜0:4败给孙颖莎之后,流泪说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很遗憾自己没能发挥出百分之百的最佳状态,我看到的高赞评论大抵都充满了揶揄:
“就是不肯承认自己不行,16次对战全输的战绩,还有什么好说的?发挥出百分之百也赢不了。”
“这不是你的错,因为莎莎实在太强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观众心态:人们代入进去,仿佛是自己在赛场上横扫对手,他们不仅想赢,还要对手输得心服口服,彻底屈从于己方的实力和意志。本质上,这已经不是基于规则、彼此尊重的竞争,而是想要享受权力的快意,要的就是一个“爽”。
在这样的心态下,人会很自然地只想听赞美,而拒绝承认、正视问题的存在,对任何批评都会异常敏感,哪怕别人无意批评,都会自动代入进来,做出激烈的反应。
有人日前只是写了一篇谈谈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结果就在小红书上给喷成了筛子,从评论来看,似乎一众人等都不满那是在夸了巴黎,而没有足够夸“我们”。
不久前,一个美国黑人女孩在五天上海之行后吐槽“体验感太差”:很多出租车司机拒载;餐馆的菜单很少能照顾到素食主义者;中国人都很冷漠,“无论是保安还是酒店前台,大都是一副冷脸”。
这篇10万+的文章,底下的高赞评论,一边倒的都是在回怼:
“对的,美国警察怼黑人那可是相当的友好。”
“我很不同意她的观点,她说上海对外地人冷漠我相信,要说对外国人冷漠,打死我也不信。”
“你长的太丑了/如果是漂亮小姐姐,大家都会乐于主动帮你。”
“滚回漂亮国去吧,那里有你爱吃的花生米。”
一位在海外多年的朋友,看到这些评论之后相当震惊,自嘲是“脱节”了,没想到国内网上的主流舆论已经变成这样了:不仅不接受批评,而且全是人身攻击。
这是近年来一个明显的社会心态变动:人们自我感觉良好,自认“风景这边独好”,也就很难听得进这些逆耳的话,“就算我们有点什么问题,难道别人没有?他们的问题比我们还大!”
在这种情况下,真诚的批评是很难被容下的,最多只能有“建设性意见”,但不管你怎么包裹上糖衣,批评总是比吹捧更难下咽。
更棘手的是,你甚至很难寄望于理性的讨论、回应,因为一旦情绪被激发出来,在这些争议话题底下,往往都是那些最让人“爽”的反应才受欢迎。这样一来,什么探讨问题,都谈不上到理性那一步,常常得先满足情绪,情绪不对,说什么都没用。
这当然也情有可原,本来对中国人来说,说话就并不只是理性对谈,倒是对话语中的情感和权力更为敏感,问题在于,这种情绪化的反应,最终往往是带来一地鸡毛,也无助于我们正视、解决存在的问题。
我知道这样说可能显得太过认真而无趣,别看都在说“独立思考”,看看这些年的自媒体就知道,真正活得好的远不是那些输出观点的,而是那些输出情绪的——大部分人想要的,也不过就是听一些顺耳的话。既然如此,批评本身的质量就别指望了。
一个社会只是深陷在自我感觉良好之中,贪得无厌地追求碾压他人的那种爽感,从长远来看是相当危险的——那其实是一种深深的自恋,只顾自身感受而不顾他者,然而,我们只有在与他者的互动中,才能真正“看见”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我始终还是相信,总得有人发出点不同的声音。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感觉,因为这种自我感觉其实才是最具欺骗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