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知名校友段永平回到母校与师生座谈。其中聊到一个关于浙江大学创办历史和中美关系的问题特别有意思。
校友提问:
请问段学长,在中美对立的时代中,浙大人的创业机会在哪?作为校友能够为这方面的校友提供哪些支持?
段永平回答:
中美对立吗?我们学校(浙江大学)谁建的?大家不要忘了这个事。我们读的这家大学,都是有很多老美的痕迹,北大、清华,大学里面,大家对这个问题不应该忘记。
其实呢,人家对我们还挺好的。我看过很多人现在去美国,没有人受太多的打击,挺好的。我相信将来也会好起来,可能眼前有一些短期的冲突啊,包括有选了这么个总统,确实会有一些麻烦。
座谈会现场,段永平讲到这里打住,随后主持人切换了关于创业的话题。现场浙大师生没有人回答段永平的反问,没有出来明确回答到底是谁创建了浙江大学。
关于浙大历史的问题,正好我做了些功课分享给大家,估计很多浙大师生自己都不清楚,或者知道一些但不了解全貌,尤其是美国人参与的这部分。
浙江大学的前身,一般会追溯到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各类官方资料中通常还会强调是由中国人创办的学校。由于再过两年就要庆祝建校130周年了,所以这段历史是浙大人都知道的。
而另一段关于“崇信义塾”和“之江大学”的渊源就比较少有人知道了。1845年在宁波创建的崇信义塾,于1867年搬到杭州后成为“育英书院”,民国政府成立后,学校成为“之江大学”,并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院系调整合并了一部分到浙江大学。
之江大学旧址位于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那么问题来了:浙大明明可以把建校时间追溯到1845年的崇信义塾,变成180周年悠久历史的大学,为什么不呢?
第一个原因是由“崇信义塾”发展而来的“之江大学”当时并没有全部与浙江大学合并,而是拆分院系归属了多所高校,因此这部分传承并不“纯正”。
第二个原因则是段永平用浙大创建历史来回应中美对立问题的根源:
“崇信义塾”是鸦片战争之后由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建的一所教会学校。
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由“崇信义塾”发展而来的“之江大学”一直都是由美国人出资和运营的学校。
更关键的是,“求是书院”和“崇信义塾”并不是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相遇,而是在“求是书院”创建之初就由一位美国传教士把两者紧密联系了起来。
求是书院第一任总教习王令赓与夫人
“求是书院”的第一任总教习(类似现在的教务长)名叫Elmer L.Mattox,中文名王令赓,就是从“崇信义塾”(当时称“育英书院”)邀请过来的老师。1911年,王令赓又从“求是书院”回到“崇信义塾”(当时称“之江学堂”)担任校长,直到1934年才退休。
“求是书院”创建时的架构也是创始人们参考当时已经发展成熟的“崇信义塾”而规划出来的。
简单粗暴地说,“求是书院”和“崇信义塾”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一套模式。
浙江大学的创建历史,无论追溯到“求是书院”还是“崇信义塾”,其教学工作都是由美国人主导的。
当然,“求是书院”是由中国人林启(时任杭州知府)筹建,廖寿丰(时任浙江巡抚)批准出资设立的,并没有拿“境外势力”的钱,这点有必要说清楚,不然很多人只怕要破防。
不过话说回来,也没必要破防啦,毕竟段永平回答中提及的北大和清华学生也还没破防呢……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由清政府出资设立的一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校,一开始就有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担任西学总教习。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是由美国人拿出一部分“庚子赔款”来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这么比较起来,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学堂”在创建之时只是有美国人参与主导教学,实在是没必要去避讳。
段永平拿“浙江大学是谁创建的”来回应当下“中美对立”的问题,史实层面并不完全精确,但道理层面是没什么偏差的。
可惜现场浙大师生没有人出来接着这个问题继续探讨,不确定是大家都不知道还是有人知道但不方便公开讲。
我把这段历史分享给大家,并没有要“感谢”美国的意思,毕竟美国人当年在中国开设学校的最终目的也并不是“帮助”中国。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基本常识:
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价值观的分歧,也有现实利益的竞争,这是百年来一以贯之的。非要把这种情况理解为“中美对立”,理解为“生死较量”,既不符合事实,也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我们的思想开明程度总不能连清朝末年的杭州知府都不如。
部分信息来源:浙江大学图书馆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