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是中国山水画“一代宗师”   童大焕       张家界是一幅天然的中国山水画。不,它应该是中国山水画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风华绝代的宗师和教父!     我们一行于2010年6月26日 到达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的时候,最早把它推向世界的功臣——东西贯中的一代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却于6月25日23点52分在北京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1岁。     就像陈逸飞一幅《故乡的回忆》唤醒沉睡的周庄,沉睡千年的张家界也是被一代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所唤醒。1980年,吴冠中先生在当地同志的再三推荐下,不辞花甲年岁与旅途艰辛,沿林场公路探访张家界,一时眼界大开,“如获失落在深山的明珠”,旋即在《湖南日报》发表《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文,称赞“这里是湖南真正的桃花源了”:这里的秀色不让桂林,但峰峦比桂林神秘,更集中,更挺拔,更野!桂林凭漓江倒影增添了闺中的娟秀气;张家界山谷间穿行着一条曲曲弯弯的溪流,乱石坎坷,独具赤脚山村姑娘的健壮美!山中多雨意,雾抹青山,层次重重,颇有些黄山风貌,但当看到猴子爬在树顶向我们摇晃时,这就完全不同于黄山的情调了……石峰石壁直线林立,横断线曲折有致,相互交错成文章,不,可以说是“画章”吧。雁荡、武夷、青城、石林……都比不上这无名的张家界美……     文章和画既出,如平地惊雷,震动了旅游界,也震动了艺术界。很多艺术家慕名而来,香港摄影家陈复礼的摄影展,再一次使张家界轰动香港。众多艺术家的赞美及社会有识之士的呼吁,引起了湖南省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从1982年开始对张家界进行旅游开发。今天,张家界已经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旅游收入占张家界市财政收入的40%,占武陵源区的80%,张家界还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我之惊叹于张家界,乃是因为它独具一格的“骨感美”,千年万年里,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而张家界的石峰石壁依旧沉默寡言,依旧壁立千仞,依旧遗世独立,让人高山仰止,不论俯视还是仰观,都双腿发软!它屹立千年而不倒,不朽,不折不让,不媚不从,不依不靠,顶天立地。重要的不是后人附会的种种美丽传说与象形形状,而是它的肌理、它的骨胳、它的内部结构,如此卓尔不群。     由是观之,不论为人,为文,还是作画,形状、色彩次之,最重要的是它的骨胳、它的气度、它的襟怀。西洋画的人物基础要学解剖学,要知道皮肉下面包裹着几块骨头;同样,中国的山水画一样要知道山魂水魄千年不朽的机理与骨架何在,于有形或无形之中画出魂、画出骨。做人、作文,亦为此理。否则,不论为文、为人、或吟诗、写字、作画,徒有其形而不见风骨,则外形再完美,颜色再花哨,也不过是一堆糊不上墙的烂泥而已。此情此景,与吴冠中先生振聋发聩的“笔墨等于零”或者“没有笔墨等于零”异曲同工。     在这方面,吴冠中先生几乎可以说和张家界已经浑然一体、合二为一。他在晚年关于美术界“养了一群不下蛋的鸡”、“中国当代美术水准落后于非洲”、“一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一些机构有如“妓院”,已经沦为权力与金钱的奴隶、应该“取消画院,取消美协”,等惊人之语,不正如张家界那一座座仰之弥高、摧之弥坚的石壁石林石山,如此“岂有此理”,又如此浑然天成,如此铁骨铮铮!     晚年吴冠中虽然高居“胡润当代艺术榜”榜首,却不满足于拍卖的天价,碰到不满意的作品,撕掉、烧掉。他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从不拿出去(即使市场上明知是他的赝品也每每卖出高价),好画更舍不得卖,坚持不把最精彩的作品出售,而选择捐给公立博物馆。因为他最大的心愿和追求是让大家欣赏其画作。在他的眼里,“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     我想,吴冠中就是张家界,张家界就是吴冠中,值得每一个有独立艺术和生命追求的人去顶礼膜拜,进行灵魂的洗礼、生命的追问、哲学和美学的反思,迷途者从此醒觉,愚钝者从此顿悟。天地之大哉,独立不迁为美! (作者为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Continue reading here:
张家界是中国山水画“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