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楚方

当年毕业的时候,我们班很想给母校留点礼物,最后却没搞出来,不过我们比上届校友强,就是石扉客和慕容雪村们,他们给母校送了一面钟,还挂在A座教学楼门侧,我当时很纳闷,再怎么讨厌母校也不能给老人家送钟啊,但看到昨天那张标语照,我觉得母校大人可以寿终正寝了。很多人可能看到那张照片,它在网上疯传一整天,照片上的标语是,“高举旗帜 永远跟党走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二周年”,相比上方的校训,字体更大颜色更红用力更深气势更猛,贴在A座教学楼最显眼的位置。前几天大家还调侃清华,他们纪念学校百年的校刊,竟将党政要员放在最显著位置,现在法大这张标语还不如人家,因为我们看起来是跟着清华走的。

我记得A座教学楼是一进校门就能看到的地方,代表法大的脸。可当这幅标语和校训放在一起时,母校,是要脸呢还是要脸呢还是不要脸呢?

离开学校这么多年,我还是很在乎母校,因为那里的记忆会伴我终老。就说A座教学楼吧,离学校图书馆只有二三十米,我们上学时,都喜欢在图书馆自习,一是因为那里安静,二是因为那里有安静的女孩,所以,每天都大早起来去图书馆占座。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等到了一位不错的女孩,之后我们就把自习地点改在A座教学楼1103室或1104,也是因为那里安静,而且专业课大多在楼上,不想听的时候,随时可以下来找她,遇到像方流芳曲新久老师的课,还会拉着女孩一起偷听。遇到江平校长来新校区做讲座,我们就把书本放在教室,结伴去礼堂,听完后回到教室再看会书,回到宿舍后会觉得这一天过得很和谐。这座教学楼这几间教室陪了我两年,谈了两次恋爱,分了两次手,后来没有女孩陪我去,就让室友陪我去,很长时间里,同学们都夸我们是友好的同志。

这就是教学楼给我的一段生活。每次回母校,还会进1103看看,前不久还想带女人去看看,可如果她看到这幅标语的时候,我该怎么解释,我的大学?

对这行标语,我不敢有太多非议,你们懂的,但最简单的道理是,五四运动的时候党还不存在呢,怎么学习五四也学不出跟党走的道理。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很多机构都这么挂,何必苛责母校?其实不是这样的,不管这行标语多重要多正确,也不适合贴在大学校园,因为标语传达的意思和大学精神不符,大学毕竟是大学,不能去抢人家党校的生意,对不对?不管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一二一,找个时机就投机,那不是大学,更不是一流大学。

说起一流大学,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当时多希望一流超一流,不当世界一流,也要当中国一流,当不了中国一流,也要当北京一流,当不了北京一流,在昌平一流一下也可以的。经过多年努力,到我们毕业的时候,确实在昌平一流了。当时法大每个院系甚至工会都办自考培训班,整个昌平都笼罩在法大的阴影下,外人都不说政法大学在昌平,而是说昌平在政法大学。靠着法大牌子一部分老师发达了,但他们先富没带成后富,却把学校牌子带没了。我毕业后经常碰到人家骂我们是骗子大学,直到徐显明校长在任时,才把这些自考班停掉,你们可能不知道,这样的举动多让人开心,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说:母校不再骗人了。

说这个故事,就是说我们很在意母校,哪怕一点一滴的进步,或者在别人往后翻跟头的时候,咱们别退太多,我这个校友都很在意,母校是不是世界一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坚守大学的常识。我不知道母校现在的校长是谁,但很想对您说,您应该下令摘掉那个标语,以后一定要杜绝这样的事情,不管是谁的主意,都不该在大学里这样搞。不过您也不必为标语受到批评而羞辱,因为您还有一个好学生,是他(她)将标语贴到互联网上,我们都该为这样的校友骄傲。
多说几句,我们该肯定那些愿意批评自己母校的人,根叔说过“母校是一个你可以一天骂八遍,但不许别人骂一遍的地方”,这话当笑话听听可以,当真就不好笑了,我希望自己的母校活得很大气,是“你可以一天骂八遍,还欢迎别人骂十八遍的地方”。

前几天,清华大学百年庆,他们校刊《新清华》为百年校庆作了一个封面,把“知名校友”照片拼成在一起,造型很像一座碑,清华毕业的政要们占据了碑顶最突出最显赫的位置,后来很多人都批评这个造型,我还和一个清华毕业的朋友为此吵了半天。但说心里话,我很羡慕清华,因为有那么多人在乎她,但我那个清华的朋友却不理解这一点,好吧,谁让她是清华的呢,我可以理解,但对我们学校来说,不管是我们自己人还是别人,只要批评的对,都不用难过,你批批我的学校,我批批你的学校,最后都变成好学校,你泡泡我的姑娘,我泡泡你的小伙,最后都变成好朋友,不是挺好?

说到底,我要感谢母校,十几年前,我们经常听江平校长在礼堂的讲座,没有贴标语,每次都像过节似的,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一二一都无所谓,我们还听贺卫方教授的启蒙演讲,听方流芳老师的民法课,翻张俊浩先生的民法学原理,他们一起构成大学记忆,我真不希望我们的师弟师妹们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记忆里会有那么一条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