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核心提示:在中国南方,狗肉仍然是一道佳肴,但是深圳人民的腰包渐鼓,养狗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人对狗得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原文:Dog Boom As China's Attitudes On Pets, Palates Change
作者:Saga McFarland
发表:2011年9月1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图为一家宠物商店】
本文提要
- 在中国,社会上对狗的态度正在发生剧变;
- 狗肉虽然曾经,并至今仍是一道菜,但把狗当作宠物也越来越流行;
- 大型犬往往被认为是地位的象征;
- 好几个中国城市都实行了“一户一犬”政策
中国深圳(有线电视新闻网)—— 张莉(音),一名普通深圳家庭主妇,回忆小时候在广东乡村,她的家人养狗看家,农历新年时则会宰杀数条端上餐桌。
现在,她养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小贵宾犬,取名叫豆豆。这只狗的价格是人民币4000元(626美元),相当于中国南方平均最低月收入的三倍有余。她从来不吃狗肉,并对豆豆视如己出。
张莉说:“从小到大我们都习惯于养狗,但我们只把狗当作看家的工具或用于烹调的肉狗,不过现在豆豆成为了我的伙伴。”
张莉经常带豆豆去金光华广场玩,这个大型购物中心门前的广场是深圳中产阶级消遣娱乐的好去处。晚上,这个广场上随处可见玩轮滑的孩子和散步的情侣,当然也少不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兴受益者——宠物狗。当主人们在分享养狗经验时,一条条贵宾犬、哈士奇、拉布拉多摇着尾巴,吐着舌头到处蹦蹦跳跳。虽然深圳人均住房面积不大,但是广场上的多数都是大型犬。
程彦(音)医生是在深圳市政府单位工作的一位兽医,他说:“有钱人一般养贵宾和比熊,中等收入人士则会养蝴蝶犬、袖珍犬、或是一些杂交品种。”
“有些爱炫富的人养藏獒,市场价50000元一只(约合7800美元)。但是对那些真正的爱狗人士来说,狗的品种并不这么重要。”
在中国,人们对狗的态度正在迅速转变,而新老观念交锋最激烈的地方就是在深圳这个城市,在这儿,以及周边地区,狗肉仍被当作美味佳肴。伴随这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金光华广场上的宠物犬变成他们展示经济实力的舞台。
庞媛(音)说在她四川老家,所有的狗都只是被当作看家护院的劳力而已。来到深圳工作后她买了“顺溜”,一只温顺的大眼睛金毛猎犬,庞媛甚至可以与她相拥而眠。
她说:“我比以前更懂狗了,我意识到狗需要伙伴和他们的主人,他们也需要主人的爱,关怀和尊重。”
仍是一道菜
宠物狗的兴起并不意味着吃狗肉这个古老传统就此消失。如果你在中文版iPhone里输入“狗”字,系统便会根据汉语惯用搭配联想出“肉”字。
善于烹饪狗肉的饭店在深圳夜市中生意兴隆,这些店无一例外的以狗肉的营养和吃狗肉的悠久历史作为广告宣传。
在东门附近的一个跳蚤市场,一个要买狗肉的客人被招呼到楼上店铺。在二楼,养着一缸鳄鱼,店铺悬有羊肉和猪肉,但是正巧这天没有狗肉。一个小姑娘大声的招呼:“明天再来就有了。”
在东门,一个经营宠物狗买卖的老板表示,他并不会因为自己的这份工作而对吃狗肉心生厌恶。
他说:“这和吃别的动物有什么区别?吃狗肉就像吃牛肉一样。”
但是一些养狗人反对这个看法。
那位金毛猎犬“顺溜”的主人庞媛说:“我小时候吃过狗肉,但是现在我不可能再去吃狗肉了。别人吃我也会去劝止。当你真正了解狗之后,你就不会吃它们,你永远不会对你最忠诚的朋友如此残忍。”
中国的“一户一犬”政策
在深圳有超过120,000只宠物犬,且这个数字正在迅速增长。而在这个城市75%的居民(九百万人)是外来务工人员。
陈彦表示:“在深圳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通过养狗来排解寂寞。爱狗人士越来越多,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这个经济实力来照顾好他们的宠物犬。”
正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成为养犬一族时,一些城市开始采取措施遏制这个趋势。
《中国日报》是一份国营的英文报刊,在今年早些时候刊登了一条新闻,山东省省会济南市通过了一条法令,犬主只有在获得邻里认可的情况下才能为宠物犬办理登记手续。上海在5月份出台了“一户一犬”的养犬条例,在成都,广东和北京也有类似的条例。
据中国当地电视台报道,江门市在7月下旬开始彻底禁止饲养宠物犬,但是由于当地众多养犬人士的反对,政府于8月上旬取消了这一政策。
当被问及规范深圳宠物犬饲养问题时,陈彦表示:“相关法律很多,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近来唯一有效的法律是禁止饲养'烈性犬'。”
现在,普通民众已经可以接受金光华广场上的宠物狗。但是,这时,一位怎么也赶不跑那些在广场展览区乱窜的宠物狗的保安私底下抱怨说:“这到底是人在玩狗,还是狗在玩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