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的消费品不涨价宣言

 

2011-4-13 每日经济新闻

 

   
民众希望生活在物价稳定的社会里,但物价稳定如果要付出失去企业与消费者失去市场定价权的代价,将得不偿失。

 

   
据媒体披露,4月13日上午,全国工商联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各个商会可能集体宣布,为了抑制通胀预期,保证重要消费品不涨价。

 

   
该消息并非空穴来风,行政控价之风愈演愈烈。4月2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再次会同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约请17家协会负责人,召开了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强调维护价格稳定。4月8日有报道称,生产金龙鱼等小包装食用油的益海嘉里已被要求暂缓涨价,这一措施还将影响到其他食用油同行。去年11月,相关企业被要求在今年3月前不要涨价。更确凿的信息是,继康师傅宣布暂缓桶装面涨价后,跨国日化企业联合利华3月31日傍晚也发表声明称,“暂缓原定于4月1日执行的价格调整。”

 

   
行政控价得不偿失。

 

   
通胀得不到有效控制,抑制消费品价格无法持久。此轮消费品的涨价风由通胀导致,通胀导致企业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去年制造企业人力成本大约上升30%、原材料价格上升30%到50%,企业依靠内控已经无法消化成本上涨因素,最终出现没有定价权的下游终端消费品企业的涨价风。抑制消费品价格上涨,其实质是让企业为通胀买单,为原材料价格上升买单,为社会转型买单。

 

   
长期控制终端消费品价格只能导致以下结果:或者是资金力量较为薄弱的企业倒闭,短缺经济回潮;或者政府进一步控制上游原材料价格,最终使所有的价格都处于行政控制之下物价;或者企业阳奉阴违,表面不涨价,实际上质量下降短斤缺两,形成实质上的涨价。

 

   
行政控价在内部将使经济模式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大家凭票购买平价产品的短缺时代,从外部而言,实际上即便想回去我们也已经回不到过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除非中国闭关锁国,否则无法避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影响,更不可能免受英美等国不负责任的宽松化币政策的冲击。4月11号,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秘书处公布,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上周再创新高,达到每桶117.39美元,是自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行政控价下必然顾此失彼,终端消费品价格受到严格控制,而重要的原材料价格照涨不误。就在央行宣布加息的次日,4月7日,发改委宣布再次调整汽柴油价格的通知,其中,汽油每吨上涨500元,约合人民币0.37元/升;柴油每吨上涨400元,约合人民币0.34元/升,这也是发改委今年以来的第二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格创出历史新高。成为国内日用品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人们有理由质问,为何石化巨头涨价?日化巨头涨不得?这正是阿Q的不平,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不公平感加剧,恶性影响不在通胀预期之下,发改委偏袒到极点的父爱主义将使市场的定价体系彻底失衡。

 

   
令人关注的是,此次重要消费品不涨价的是全国工商联,而不是行政机构,试图最大程度地消除行政控价的负面影响。如此一来,恰恰暴露了全国工商联名为会内企业的娘家人,关键时刻却成为企业的敌人。这个民间社团组织,其民营企业的娘家人的身份受到严重质疑,表面上由全国工商联下属的商会出面进行行业价格自律,实际上是由行政机构操纵全国工商联出面进行实质上的行政控价。无怪乎,越来越多的商会自谋出路,按照国家民政部一份文件的要求,全国工商联下辖的28家全国性行业商会正在进行脱钩。这些商会涵盖了冶金、石化、基础设施、医药、房地产、环境水务、纺织服装等行业的民营企业。

 

   
抑制通胀的治本之术,一是控制泛滥的货币,二是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提高效率。前者意味着严厉而明确的加息,直接改变目前的负利率状况,后者意味着中国市场改革的深化,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劳而获的市场食利阶层。

 

   
温家宝总理近日在调研时指出,稳定物价总水平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称将综合运用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这是治本之术之一,而尽快落实非公经济三十六条,是另一个重要的抑制通胀手段,两者不可偏废。

 

   
消费品不涨价效果最多只有几个月,既不能说明企业爱国,也不能说明市场宽松,更没有显现政府通过货币与市场改革从根本上抑制通胀的决心。

 

注:控制价格走火入魔,成一闹剧。

 

   
本来说好,休息两天,但现实改变一切。

   
各位博客下的留言、评论基本都看,多谢。

   
无力一一回复。一方面,时间切割成一寸寸的,另一方面,我不大喜欢将自己的碎片端出来献宝。

 

   
下午同事替我网购电脑,京东商城,这才知道现在网购必须先付钱,再拆包。

   
既然是京东商城的物流,为什么不能拆包验明货物后再付帐?

   
送货小弟一付憎恨的表情,因为万一顾客拆包而不买就得由送货者自掏腰包买单。

   
他似乎痛恨公司,也痛恨消费者,看来从来没有从工作中得到过乐趣。

   
当笔者表示这不公平时,他的意思很轻蔑,想怎么投诉就怎么投诉吧,不过,没用的。

   
看来这家急于上市的网购公司渴求现金到了疯狂的程度。

   
没想到网购变成如此不愉快的经历,决定摒弃这家苛刻的公司。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