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每天都看中国通讯社发的消息的老外[再次]受到了中国人的嘲笑……

原文:An incredible lack of integrity
作者:Tom
发表:2011年10月14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这已不是什么秘密,那些在新华社、环球时报、人民日报工作的记者们是党努力传播信息的喉舌中的一员。我每天读着这些消息来源,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宽容度,如美国如何想将台湾从大陆分离出去(例子),如中国在非洲总是利于非洲的(例子1, 2, 3),和似乎是每周出现的党为人民服务的呼吁(例子)。这么说吧,我对在那些出版社工作的记者的期望真是非常之低,然而当谈到披露事实这码事,他们可以做得毫无顾忌,还是会时不时地让我大跌眼镜。

昨天的报道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指广东实验中学在美国加州开分校的事,原文)。不仅仅是那些官员相信那个完全不靠谱的项目,而且新华社没有经过一点点的事实检查就欣然报道了。我花了不到5分钟在google上搜索了下就知道这个学校由于缺乏资金,所以根本还没有开。这本身就够让人不安的了,再说一次,对于中国媒体,我的标准设得已经相当低了。

看起来很可能是他们希望将这个故事描绘成一个中国教育在全球领先的的事例,来实现中国上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目标,他们太想发表这么一篇报道了。同样地让人不安的是那个女孩,说广东实验中学学生已经在她的班上名列前茅,考虑到这个项目还没开始,这是很奇怪的。这件事清楚的表明,中国记者是如何毫无顾忌地根据他们的需要编造别人说的话(有时是整篇报道)来宣传某些观点。

(如果未被曝光)最终这类故事造成的结果是,广东实验中学和中国的声誉被吹高了,将孩子送到这个值得怀疑的项目去的家长多了一些。虽然这对所有涉及的人都是一种尴尬,但造成的损失还不算广泛。

然而并非都是如此,这周出现在环球时报上的一篇报道则是不可原谅的。这篇报道是一名外国医生建议人们采取预防措施以面对严重的空气污染,但是又坚持说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

china_amo_2011280_lrg-1024x718.jpg?w=448&h=314
【图:注意,这里他们所说的的污染是“轻度的”。】

这里引用几个让我只有喘气的份儿的片段:

  • 然而,中国的医生和环保部门都认为他的建议是不必要的危言耸听。
  • 这只是轻微污染,还不至于糟糕到人们需要戴口罩,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音)说,圣西尔的建议没有反映出北京真实的空气状况。
  • 建议带上口罩只是多此一举,而我们已经在这样的污染中很长时间了,我们不能生活在美国的标准下。一位匿名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专攻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生说到。
  • 任少康(音),一位居住在昌平区回龙观的居民说他不会带口罩,虽然他患有气管炎,一种气管类疾病。我相信中国政府的数据和他们不认为空气质量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即使我们看到空气不好,像我们这样的白领工作者也不会有时间去考虑去带口罩。

为了保住面子,这种故意的误导而导致成千上万人处于危险之中。有趣的是“轻度”这个词和要求中国人不应该期望“美国的标准”也出现在上海地铁相撞事故之后(译注:指前一段很流行的“轻度追尾”。)。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民日报》同样在那天刊登了另一篇文章,展示北京不断上升的癌症危险(每天诊断出超过105名癌症患者)。这其中包括呼吸道疾病从2000-2009年有56%的增长,还明确的指出污染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尽管那个匿名的医生说(平心而论,他可能并不存在),中国人还没有适应要记录污染程度。中国日报还报道说空气不够干净,并说95%的污染是可呼吸的粒子(刺激呼吸道与哮喘,癌症,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医疗问题有关)。

在我工作的医院里,医生再三的告诉我一些关于绝望的病人离开中国的故事,他们试图帮助他们的孩子免遭哮喘(这通常很有效)。其他一些人告诉我重污染的证据是不同年龄段清晰可见的肺部阴影。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即使是在南京(往往看到的污染天比北京少一半)污染等级也足以使我感觉苦不堪言了。

这些报道把政治宣传当成事实,所以每当我引用中国新闻报道时,我的中国医生就笑话我。媒体要维护党的路线甚于报道实际有用的信息。虽然我没有做研究来支持我的观点,但从交谈中我不会惊讶于有超过半数的人十分怀疑他们从媒体报道得到的信息。

正如费孝通在他的书《乡土中国》中所说,“为了党,他们可以牺牲整个国家。”这种无情的“报道”证实了他的这一观点。除非党发布公文,让记者们都为人民服务,否则我想我还是尽量屏住呼吸好了。
相关阅读: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播客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下载需翻墙)。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