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習近平訪問美國,展現自己的正面形象,但同時也留下了遺憾,他未能開放媒體提問,和四十年前尼克遜訪華時記者被防備的情景,仍極相似。
美國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是研究美中關係的智庫,院長杜克雷最近正忙著拍攝七部關於中美關係的系列紀錄片。紀錄片以美國媒體發表的中國新聞故事為主線,訪問從美國前總統尼克遜(尼克森、尼克松)破冰訪華開始,曾在中國生活過的美國記者緕述他們眼中的中美故事,目前已經完成了三部。接受亞洲週刊專訪時,杜克雷表示,從尼克遜訪華到今天,美中關係四十年來發展驚人,兩週前中國的未來領袖習近平訪美,也讓美國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杜克雷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四十年前尼克遜訪華,記者是被防備的對象;四十年後,習近平訪美,同樣沒有給記者提問的機會。在美中關係發展的歷史時刻,應該代表民眾發聲的媒體缺席,這多少令人遺憾。杜克雷說,四十年前尼克遜訪問中國,很多美中具體會談內容當時沒有公開,也不讓記者有提問機會。今天的情景極相似,習近平訪美帶來了他個人很正面的形象,留下了領袖魅力,但依然沒有給媒體提問的機會。中國正在崛起,美國人關心在國際紛爭中,有重要發言權的中國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西藏、台灣、人權等問題上,中國會有什麼樣的改進。「美中關係處在極微妙的階段,媒體有權代表民眾向兩國領導提問,讓民眾知道對一些重大問題,他們交換了什麼意見。」杜克雷認為,習近平訪美成果雖豐,但美國人民依舊不明瞭,未來的美中關係,靠領袖個人魅力會何去何從。以下是訪問的主要內容:
習近平訪美沒對媒體更開放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他想說的在演講中已經說了。他的信息很明確,沒有說的事情就是不該說和不想說的,也就不希望記者提及。如果有記者提了,他們會說「我們不想談論這個問題」,這種情況顯然會令雙方失望。其實尼克遜訪問時也一樣,比如他不想談台灣問題、巴基斯坦問題。同時中國方面,林彪的事情還不明確,周恩來的境況也不安全,還有越南的問題,有很多複雜的情形。如果記者觸及這些問題,他會很難回答、很尷尬。
在中美關係的歷史時刻,沒有向記者開放提問的權力,是國際政治複雜性的理所當然還是一種遺憾?
是很遺憾。雖然現在情況與四十年前並不完全一樣,但對媒體提問的態度差不多。我認為,美中關係很重要,領導人需要有自己的空間討論問題。但是也必須讓記者提問,雖然記者不一定能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我們需要有責任的媒體,代表公眾發出聲音。答和不答是政府的權力,但記者提問的權力不該被剝奪。
習近平訪美,短短五天,去了很多地方,通過五天的行程,美國民眾是否清晰了解,中國在很多問題上將扮演怎樣的角色?是否看到中國國家領導人未來的政策方向?
我覺得這裏有兩層問題。很遺憾的是,中國政府似乎只想談論其中之一。中國政府在過去兩年談論到兩國之間的「戰略不信任」,政府認為這只是一個交流策略、溝通的問題。中美兩國之間有很大的不信任的問題,這裏面的確有溝通交流的因素。但是更大的問題是政策本身,可能這些政策本身就存在互相的利益衝突。如果政策不變,還是不會有太多改善。
你覺得政策才是癥結所在?
交流總是有好處的。如果你不能準確清晰地向不同的受眾說清楚你的政策是一個問題;如果你的政策已經準確明確地表達出來了,依舊被反對和質疑,這是另一個問題了。比如說到中國的西藏、新疆、人權問題,可能即使美國人了解了所有的背景會依舊反對你們的這些政策。但是我們需要交流,至少需要讓美國民眾了解這些政策及其背景。
那你覺得習近平訪美有沒有傳達這些政策信息?有沒有達到讓美國民眾了解的目的?
沒有。這次訪問,從中國方面看只有兩個目的﹕第一,要傳達習近平是中國下一任領導人,他人很好,你可以和他交流、可以和他合作的信息。第二是要強化兩國的經濟關係,他在華盛頓和奧巴馬以及其他人談經濟問題,可能美國還想談其他問題,但是他們主要只談了經濟。
你曾經說,美國民眾對中國有怨氣。你認為這次習近平訪美,對消解美國老百姓對中國的怨氣有沒有變化?有沒有讓美國老百姓看到未來可能的變化?
沒變。我也並不指望習近平這次的訪問會讓人們改變這些想法。因為他現在還不是主要領導,我們也並不知道習會成為一個怎樣的領導。因為習要想達到他的目的成為下一任領導,他還得中規中矩地按照那些現任領導的政策做事,他不能做那些會讓現任領導人不滿意的事情,尤其是關於外交的事情。就像他說的,好事很難做,但是錯誤很容易犯,所以他很謹慎,不做錯事。而我擔心的是,如果當他成為領導之後,還繼續這樣的政策,那就是對兩國關係的一個威脅了。
會是怎樣的威脅呢?
中國說到要和平崛起,這是對所有人都有好處的事情。但是隨著中國的崛起,最近幾年,我們看到很多的緊張地帶,有很多爭端產生。所以中國領導人需要更努力地證明他們的「和平崛起」並不只是嘴上說說,而是在用實際行動去解決那些外交政策上的問題,來表明他們是會和平崛起的。比如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兩岸關係等等。他們也需要告訴本國的民眾,「我們在這些問題上會更靈活」,要讓中國人民看到這種靈活性。因為現在他們用的是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去領導中國民眾。
我們談到中國這麼多問題,比如西藏問題、台灣問題、人權問題、和周邊鄰國關係等,這些看起來都是中國自己的事,為什麼會影響到中美關係呢?就好像是我在家裏教育孩子你為什麼要管我?
你的例子就說了,家長打孩子,鄰居管不管。我們的想法是,先要保護那個孩子。我們認為,家長的權力有限,國內政府的權力也有限。這是一個西方的傳統,我們用憲法來控制政府的權力,用憲法來明確哪些權力是政府的,哪些不是政府的。所以我們對中國政府也有這樣的要求。中國認為對西藏、新疆、劉曉波,這是自己的事情。但是西方認為我們是一個大家(一個地球村),有統一的價值(普世價值)。比如在美國有五十個州,每個州有不一樣的法律,在很多問題上不一樣。但有些事情上,他們的價值是一樣的。
價值觀衝突越來越多
過去中國在聯合國和美國正面衝突很少,但是這次在緕利亞的問題上中國投了反對票,價值觀的衝突會否導致這樣的正面衝突越來越多?
這種衝突變得越來越頻繁,這不是好事情。我們需要合作、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我們需要在這些衝突產生以前來想出對策,我們不能等到問題出現了,再來解決,那樣就麻煩了。我對美中關係的希望就是兩方長期合作,這樣就不會在危機時候慌張。
紀碩鳴、唐旻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