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烟产业该有“减排”时间表
文/魏英杰
据兴业银行一份公告披露,中国烟草总公司2010年净利润高达1177亿元,每天净赚3.2亿元。跟A股上市公司相比,中国烟草总公司2010年净利润超过农业银行,排在第五位。
面对这份漂亮的成绩单,有人欢喜有人愁。时至今日,烟草经济仍是一些地方的支柱性产业,对地方利税贡献占据重要份额。烟草公司营收越高,利润越多,地方政府自然越高兴。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冒烟的产业,销售额越大,越证明GDP染上的烟瘾越厉害,国民受烟草伤害程度也越严重。从这角度看,中国烟草总公司利润如此之高,却也不是什么好事。
更为重要的是,烟草行业利润如此之高,恰表明国内实行控烟的艰巨性。一边是烟气冲天的产业发展图景,另一边是对国际公约的控烟承诺,这再形象不过地反映了国内烟草产业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处境。我国正式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承诺于2011年1月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行100%禁烟。这个目标显然已经延后执行。就此,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照目前情形看,这个目标能否实现也不免让人担忧。
控烟,当然要从源头上减少国民吸烟率。这一是要靠各地坚决推行控烟政策法规,通过室内和公共场所禁烟来控制烟草消费量,减少烟草危害。近一两年来,各地控烟力度明显有所加强,不少地方正在推行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等措施,像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这些大中城市,瘾君子想在机场、餐厅等地方抽烟越来越难了。二来,这也要靠烟草公司适当控制烟草销售量,从生产销售环节进行“减排”。在这方面,从中国烟草总公司的高利润率来看,即使已经在做,效果显然也并不理想。
无论是基于控烟目标,还是为国民健康考虑,都有必要拟定一份烟草产业的“减排”时间表。也就是,依照国家控烟长期规划,对卷烟生产量进行计划控制。尤其是,不能这边高喊控烟,那边烟草公司却不断推出新品烟草、天价香烟,吸引新老烟民消费,提高香烟销售量。这些年来,不少烟草公司以低焦油、长滤嘴、中草药香烟等名目,制造消费噱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烟草的消费量。这显然与控烟总体规划和理念相违背。一边喊控烟,另一边又不断“冒烟”,控烟效果难免大打折扣。
烟草经济具有特殊性,这本身并不是一个完全市场竞争的产业。从总体上对烟草产量进行适当控制(至少不该继续制造市场卖点),不仅合乎控烟理念,也具有一定的市场正当性。去年两会期间,281名政协委员提交控烟提案,呼吁控制全国卷烟产量。可见,制定一个控烟战略性计划,逐步控制烟草生产增幅,这应是中国履行控烟承诺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2年3月6日
发于《京华时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