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游行旨在要求政府当局搁置在本年度的中小学推行国民教育,抨击这一计划为“洗脑工程”,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
根据香港政府正在筹备的中小学新科目,将推出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国家的认识及对国民身份的认同,并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及国民素质。当局最初打算于今、明两年先后在小学与中学引入相关科目,随后改变计划,决定设立3年开展期,让小学最迟2015年、中学最迟2016年推行。这一修订课程计划推出后,引发部分市民、家长怀疑,反对声浪日益扩大。尤其是获得教育局资助、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制的《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内容大多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国共产党多年来的成就,更加引发多方疑虑。
周日参加游行的抗议者呼吁政府放弃这项计划,同时要求教育局长吴克俭下台,并将9月3日定为“最后底线”指出:届时,如果不撤回国民教育科,将考虑发动罢课行动。
教育局长吴克俭今天(周一)透过香港电台表示,周日的反国民教育大游行中,不少市民其实并非反对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而是担心如何推行。他特别强调,早前出版的国民教育手册,并非教材和课本,与教育局指引无关,只是市面上众多参考资料之一。他认为,有关手册有偏颇,但由于香港倡导言论及出版自由,因此不会审查或收回有关教材。
针对相关争议,香港《明报》发表社评指出:昨天的游行过程和平而理性,示威者手持“救救孩子、保护孩子”等标语,反映家长希望保护下一代不受洗脑教育荼毒,决心向国教科说“不”。数万名抗议者顶着高温天气上街示威,反映出公众明显已对国民教育科失去信任,任何延期或小修、小补式措施,均不能力挽狂澜于既倒,教育局绝对不能硬闯。政府应把国教科“推倒重来”,重新咨询,广纳持份者的意见,发动广泛的讨论,唯有如此,才能释除公众疑虑,避免挑起进一步的社会矛盾。
不过,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成名却认为, “国教科课程指引”隐含四大洗脑陷井,课程以大地恩情、怀抱祖国这类正面国情,用作引发学童的爱国心,但未提及国家负面的政治情况,也未引导教师如何深入讨论国情,令学童自小误以为中国只有壮丽江河,没有施政问题。在国家范畴中,没有强调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反而把普世价值放入世界范畴,反映作者偏重“中国国情论”,把中国价值排除在普世价值以外。成名担心:该科只培养顺民,意图藉洗脑阻碍港人民主、争取普选的力量。他同时分析说,今次国民教育是港人核心价值之争,令游行人数超出2005至2010年5年间的七一游行人数,反映问题十分严重。他认为,目前情况与2003年的“七-一”类似,当年在“七-一”50万人上街之前,也曾有过一次小规模的游行,估计今次事件尚未完结,最终有可能发起罢课。
另有分析指出:这场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反映的最新迹象显示:民众对北京干预香港的不满情绪正在增长。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