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关于 “内在目的” 的对话 A Dialogue on Inner
Purpose

  下面的对话是从我和许多人的谈话中节录出来的。这些人都正在寻找真正生命的目的。当某些东西能够表达你内在最深的本体并且与之共鸣,
同时又能与你内在目的一致的时候, 你就知道它们是真实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引导这些人一开始就先去注意他们的内在目的,
也就是最重要的目的。

  我想要做一些生活上的改变, 但是我不知道到底要什么。我要发展, 我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而且, 是的, 我要金钱的富足和它所带来的自由。我想做一些重要的事, 一些可以为这个世界带来改变的事。但是如果你问我究竟要什么,
我只能说我不知道。你能帮我找出生命的目的吗?

  你的目的就是坐在这里跟我说话, 因为这就是你目前所在之处, 而且就是你正在做的事。直到你起身去做别的事为止。然后,
那件事又会变成你的目的。

  所以, 我的目的就是在接下来的三十年中, 坐在办公室里,
直到我退休或是被解雇?

  你现在不是在你的办公室里, 所以那就不是你的目的。当你真的坐在你的办公室里做事, 那么,
那些事就是你的目的。不是接下来的三十年, 而是现在。

  我想我们可能有些误解吧。对你来说, 所谓 “目的”, 就是你现在正在做的事,
对我而言, 目的指的是在生命中的总体目标, 一个远大而且重要的目标, 可以让我做的事变得有意义,
一个可以带来一些改变的目的。坐在办公室里翻动文件不是我所谓的目标, 这一点我很清楚。

  如果你没有觉察到你的本体, 那么, 你就只能在作为 (doing) 和未来的向度中寻求意义,
也就是说: 在时间的向度中寻找。无论你找到的是何种意义和满足, 最终都会瓦解或是变成一种谎言,
同时一定会被时间摧毁。在那个层次所找到的任何意义, 都只是相对地、暂时地真实。

  比方说, 如果养育孩子给你的生命带来意义, 那么当他们不需要你, 甚至不听你话的时候, 你的意义会怎样呢?
如果帮助他人给你生命带来意义, 你就得期望别人要始终比你差, 如此, 生命才会持续有意义,
同时才会对自己感到满意。如果出类拔萃的欲望, 或是在某种活动上的成功会为你带来意义, 那么, 如果你无法获胜,
或是你致胜的运气有一天到了尽头 (总是会的), 那又如何? 到时候, 你就必须仰仗你的想象力或是记忆来寻找意义,
而想象力和记忆都是无法为生命带来满足的。无论是在哪一个领域, 所谓 “做到了”, 都是相较其他成千上万的人都 “做不到”
才会显得有意义。所以你需要别人失败, 你的生命才会有意义。

  我并不是说帮助他人和照顾小孩, 或是在各个领域中追求卓越, 都是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对很多人来说,
这些都是他们外在目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 如果纯粹只有外在目的, 那它始终是相对的, 不稳定的,
而且是无常的。这并不是说你不应该参与这些活动, 而是说, 你应该让这些活动与你内在的、主要的目的有所联结, 如此一来,
更深层的意义才会流入你所做的事情当中。

  如果你的生活无法与主要目的一致, 那么, 无论你追求的目的是什么, 即使是在地球上创造天堂, 都会是出于小我(ego),
或是被时间所摧毁。这种情况迟早会导致某种痛苦。如果你忽视了内在目的, 无论你做什么事情, 即使看起来是有关灵性方面的事,
小我都会乘虚而入干涉你做事的方式, 所以最终, 你做事的方式会破坏你的目的。常言道:
“地狱之路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 就是指出了这个真理。换言之, 你的目标或行动不是主要目的, 重要的是: 它们是出于何种意识状态?
完成你的主要目的, 就是为一个新的实相, 一个新世界奠基。一旦基础奠定了以后, 你的外在目的就会满载灵性力量,
因为你的目标和意图都会与宇宙进化的脉动一致。

  你的主要目的之核心——思考和觉知的分离, 是经由时间的消失而发生的。当然, 这里指的不是时间的实用性质,
例如和他人约定时间或是安排一个旅程。这里指的不是钟表时间, 而是心理上的时间。所谓心理上的时间就是我们心智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 在无法寻求圆满的未来之中, 追寻生命的圆满,
同时忽略唯一可以进入圆满的那个点: 当下时刻。

  当你把所做之事或是所在之处视为人生的主要目的的时候, 时间就消失了。这会赋予你极大的力量。在做事的时候让时间消失,
也会联结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 并联结你的本体和你的作为 (doing)。当你让时间消失时, 同时也让小我消失了。无论你做什么,
都会做得非常好, 因为 “做”
本身已经成为你注意的焦点了。你所做的事就会成为意识进入这个世界的管道。这意味着你所做的事情就会有一定的品质在其中,
即使是最简单的一些行为, 像翻电话号码簿或是穿过这个房间。翻页的主要目的就是去翻页,
第二目的是去寻找电话号码。穿过房间的主要目的就是穿过房间, 第二目的是去房间的另一边拿一本书。当你拿起那本书的那一刻,
拿书又成为你的主要目的了。

  也许你记得我们稍早谈到的时间的矛盾: 你所做的事虽然需要时间, 但是它总是发生在当下。你的内在目的就是让时间消失,
而你的外在目的一定会牵扯到未来, 所以没有时间就无法存在。但是它始终都是次要的。每当你感到焦虑或是压力时, 外在目的就已经接管了,
你也因而忽略了你的内在目的。同时, 你忘记了你的意识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而其他的都在其次。

  像这样的生活难道不会阻止我去成就某些大事吗? 我害怕此生将永远纠缠在琐碎的小事上,
就是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我担心我永远无法从平庸中超脱, 永远不敢去成就伟大的事业, 不能发挥我的潜能。

  伟大的事情其实是从那些受尊重和被关注的小事中产生的。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小事组成的。伟大是一个抽象的心理概念,
也是小我最喜欢的幻想。矛盾就在于: 丰功伟业的基础就是尊重每个当下的小事, 而不是一心追求崇高伟大。当下时刻的事始终都是小事,
因为它们都是很简单的, 但是在其中却蕴涵了最大的力量。就像原子, 它是最小的东西,
但是却拥有极大的力量。只有当你和当下时刻一致的时候, 才能够得到那股力量。这么说也许更真切: 就是在那种情况下,
那股力量才能接触到你, 并经由你而来到这个世界。当耶稣说: “不是我, 乃是住在我里面的天父做的” 时候, 指的就是这股力量。他还说:
“从我自己不能成就什么。”焦虑、压力和负面心态会让你远离这个力量。然后,
你和主宰宇宙的力量是分裂的这个错觉又会回来。你感觉自己又是孤单一人, 永远都在为一些事情挣扎,
或试图要成就某些事情。但是为什么焦虑、压力和负面心态会发生呢? 因为你转离了当下时刻。为什么你会这样做呢?
因为你以为别的东西更重要。你忘了你的主要目的。一个小小的错误, 一个错误的认知, 创造了一个受苦的世界。

  经由当下时刻, 你能汲取生命本身的力量, 传统上那个力量就叫做 “神”。只要你转离了它, 神在你的生命中就不是一个实相了,
然后你所剩下的就是 “神” 的一种心理概念, 有些人相信这个概念, 有些人不信。即使你说相信神, 这种相信也只不过是一个差劲的替代品,
替代了神在你生命中每一刻显化出来的活生生的实相。

  与当下时刻完全和谐一致是否意味着所有活动的停止? 任何目标的存在是否意味着,
与当下时刻的和谐状态将会暂时瓦解, 而当目标达成后, 再与当下时刻在一个更高或更复杂的层次重新达成和谐?
我可以想象一株从土壤中钻出来的小树苗, 是无法和当下时刻完全和谐一致的, 因为它有一个目标: 它要长成一棵大树。也许一旦它成熟之后,
就会与当下时刻达到和谐的状态。

  小树苗什么都不需要, 因为它是和整体 (totality) 合一的,
而这个整体经由它而行动。“看看野地里的百合花是如何生长的,” 耶稣说, “它们既不劳苦, 也不纺线, 但即使所罗门王极其荣华的时候,
他身上所穿戴的, 都还不如它们呢。我们可以说: 那个整体, 也就是至一生命 (Life), 要那个小树苗成为一棵树,
但是这个小树苗并不视它自己与至一生命是分离的, 因此它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它与至一生命所要的是一样的,
这就是它既不担忧也不焦虑的原因。而如果它早夭了, 它会安详地死亡。它臣服于死亡, 就像它臣服于生命一样。它可以感受到
(即使有些不明就理) 它是深植于本体之中, 也就是那个无形的、永恒的至一生命之中。

  就像中国古代道家的圣人一样, 耶稣喜欢吸引我们去注意大自然, 因为在大自然中, 他看到一股人类已经失去联系的力量在运作,
那就是宇宙的创造力。耶稣接着说, 连简单的花朵, 神都将它们装扮得如此美丽, 那么神为你的装扮, 将不止于此。也就是说,
既然大自然是宇宙进化脉动的美丽彰显, 当人类能够与蕴涵其中的智性一致时,
就会在一个更高、更奇妙的层次把同样的脉动彰显出来。

  所以, 经由诚实地面对内在目的, 诚实地面对生活。当你能够临在, 并完全投入所做的事情当中时,
你的行动就会满载灵性的力量。刚开始, 在你做的事情中,
可能不会产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做事的方法可能会改变。你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当下时刻, 让意识流进所做的事情之中。次要目的,
就是你打算经由所做之事而达成的目标。在过去, “目的” 这个观念始终与未来有关, 而现在, 更深一层的目的只能经由拒绝时间,
而在当下求得。

  不论你在工作场所或是任何其他场合与人相见时, 请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如此一来, 你在那里就不仅仅是一个人而已,
而是觉知的场域 (field), 一个警醒而临在的场域。一开始和某人互动的初衷, 例如买卖东西、交换资讯等等,
现在都变成次要的了。此时, 在你们彼此之间形成的觉知场域, 就成为来往互动的主要目的了。觉知空间比你们谈论的内容更重要,
也比实体或思想的对象来得重要: 人的存在变得比世上所有事物都重要。这并不表示你忽略在现实层面上应该做的事情, 事实上,
当本体的向度(dimension of being)被体认到, 而且成为最主要的目的之后,
你不但比较容易施展你的作为, 同时也会更有力量。
这种在人们之间所升起的联合 (unifying) 觉知场域,
就是新世界里人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因素。

  成功的概念只是小我的幻相吗? 我们该如何评估真正的成功呢?

  这个世界会告诉你, 所谓成功就是成就你原来打算做的事。这个世界告诉你, 成功就是获胜, 同时,
赢得世人认同和繁荣富足是成功的主要成分。以上所提到的, 或是其中的一部分, 都只是成功的副产品,
不能算是成功。传统的成功概念指的是你所做之事的结果。有人说, 成功是综合了辛勤工作和运气, 决心和才能,
或是天时地利结合的成果。以上这些或许是成功的关键, 但不是成功的精义。这个世界没告诉你的是 (因为它不知道): 你不可能 “成为”
成功的, 你只能 “是” 成功的。如果这个疯狂的世界告诉你, 成功并非成功的当下时刻, 而是另指他物时, 可别听信它了。那么,
成功的当下时刻又是什么呢? 它指的是:你的所作所为, 即使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都要有一种品质感。品质意味着关切和关注, 它们都是伴随觉知而来的。品质需要你的临在(presence)

  比如说你是个商人, 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之后, 终于排除万难, 推出一套热卖又大赚的产品或服务。这样算成功吗? 以传统的观点来说,
是的。但事实上, 你花了两年时间, 以负面的能量污染你的身体和地球, 让自己和周遭的人都同受其害,
同时也影响了很多素昧平生的人。这些行为背后的无意识假设是: 成功是个未来的事件, 而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手段的充分理由。但是,
结果和手段是一致的, 如果手段不能替人类的幸福快乐做出贡献, 那么结果也不会。这个结果 (其实和导致结果的行为是无法分开的)
已经被这些行为所污染了, 同时会创造更多的不快乐。这是一个有业力的行为: 在无意识中永远存在的不快乐。

  如你所知, 次要或是外在的目的存在于时间的向度之中, 而主要目的是与当下密不可分的, 因此需要让时间消失。若要将两者协调一致,
就必须了解到: 整个人生的旅程, 最终都是由当下这一步所组成的。始终就是只有这一步, 所以应该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其上。这并不是说,
你毋须知道你的方向, 而是说, 当下这一步才是首要的, 而终点是次要的。到达终点以后所遇到的事情,
取决于当下每一步的品质
。换一种方式来说就是: 未来为你所准备的东西, 取决于你当下的意识状态。当你的作为中,
充满了本体的无时间性的品质, 那就是成功。如果本体不能流进你的作为之中, 如果你无法临在, 你会在所做的事情当中, 在思想当中,
在你对外在发生之事的反应当中, 迷失你自己。

  你所谓的 “迷失你自己”, 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真实身份的本质就是意识。当意识 (你) 完全认同于思考, 以至于忘记自身本质的时候,
意识就在思想迷失了自己。当意识与心理—情绪 (mental-emotional) 的组成因子 (如欲求和恐惧——小我的主要驱动力)
认同的时候, 它就在这些成因中迷失了自己。当意识与人们对于事件所产生的行动和反应认同的时候, 它也会迷失自己。那时候, 每个思想,
每个欲望或恐惧, 每个行动或反应, 就会与一个错误的自我感融合, 而错误的自我感无法感受本体的单纯喜悦,
所以会寻求欢娱, 有时甚至会寻求痛苦,
以取代本体的喜悦
。这就是遗忘了本体之后的生活状态。在那种遗忘自身本质的状态下,
每个成功都不过是过眼错觉。无论成就了什么, 很快地, 你就会再度失去快乐, 或是新的问题和困境又会完全地吸引你的注意力。

  我该如何以了解内在目的为出发点, 而找到我在外在层次中所应该做的事情呢?

  外在目的因人而有极大的差异, 而且不会永远持续。外在目的受制于时间, 然后会被别的目的取代。而且,
认真地投入内在目的 (就是觉醒) 之后, 外在生活环境因而随之改变的程度, 也是各有不同。对某些人来说,
他们会突然地或是逐渐地与过去的事物分离, 例如工作、生活情境、人际关系等, 每件事都会发生深远的改变。有些改变可能是他们自己主导的,
不是经由痛苦的决策过程, 而是经由突然的领悟或认知: 这是我必须要做的事。可以这么说: 这个决定来的时候是已然生成的了,
它来自于觉知, 不是思考。有一天早上醒来, 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有些人会自然而然地决定离开一个病态的工作环境或是生活情境。所以,
在找出外在层面中什么是适合你的、什么是行得通的、什么是与觉醒意识相容的之前, 或许你应该先找出哪些是不合适的、哪些已经行不通了,
还有哪些已经与你的内在目的无法相容了。

  一些外在的其他改变也可能突如其来地发生在你的身上。某个巧遇可能为你的生活带来新的契机和发展,
某个由来已久的障碍或是冲突瓦解了。你的朋友可能陪伴着你一起走过这样的内在转化, 或是逐渐远离你的生活。有些人际关系烟消云散,
有些则更加深厚。你也许会被公司解聘, 或是成为工作地点正面转变的原动力。你的爱人也许会离开你,
或是你们会提升到一个新的亲密层次。有些改变表面上看似负面, 但是你很快就会发现, 其实你的生命正在腾出一些空间,
让好新的事物出现。

  也许你会经过一段不安全感和不确定的时期。你会自问: 我该怎么办? 既然小我已经不再操控你的生活,
你对外在安全感的心理需求也会减低, 因为那种安全感本来就是虚幻不实的。你能够与不确定性共处,
甚至乐在其中。当你可以和不确定性安然共处时, 无限的可能性就在生命中展开了。它意味着:
恐惧已不再是决定你该做什么事的重要因素, 它也不会再阻碍你采取行动以寻求改变。罗马哲学家塔西佗 (Tacitus) 的观察十分正确,
他说: “寻求安逸的欲望阻碍了每颗伟大而高贵的进取心。” 如果你无法接受不确定性, 它就会转化成恐惧。如果你能完全接受,
它会转变成更多的活力、警觉心和创造力。

  很多年前, 由于内在强烈的驱策, 我放弃了世俗认为 “有前途” 的学术生涯, 一脚踏入了完全不确定的生活。数年之后,
我又从这种不确定的生活中, 摇身一变成为心灵导师。又过了一段时间, 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那股驱策力再度来临, 促使我放弃了英国的家,
搬到北美的西岸。虽然当时我完全不知道理由, 我还是顺从了那股驱策力。在我进入不确定生活中之后, 《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问世了,
大部分的内容是在加州和英属哥伦比亚完成的, 而我在这两个地方都没有自己的家。我几乎没有任何收入, 只靠积蓄维生,
很快就坐吃山空了。但事实上, 每件事都完美地各就其位。我在著作快完成的时候, 花光了所有的钱。我买了一张乐透彩券, 中了1000美元,
又让我维持了一个月。

  然而, 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外在环境的剧烈变化。在极端的另一头, 有些人停在原地不动, 继续做他们一直在做的事。对这些人来说,
只有做事情的方式 (how) 改变, 而不是所做的事情 (what) 改变。这不是因为恐惧或是惰性而造成的, 而是他们所做的事情,
本身就是一个让意识进入这个世界的完美载体, 不需要别的了。这些人同样也为新世界的萌生做出了贡献。

  每个人不都该是这样的吗? 如果成就内在目的就是与当下时刻合一,
那怎么会有人觉得必须从目前的工作或是生活的情境中离开呢?

  与当下如是 (what is) 合一, 并不表示永远不再改变, 或是无法采取行动, 而是采取行动的动机, 是源自于一个更深的层次,
不是源自于小我的贪求或恐惧。内在与当下时刻一致会开启你的意识, 并且让意识与整体 (the whole) 一致, 在这个过程中,
当下时刻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整体, 也就是生命的完整性, 就会经由你而展现。

  你所谓的整体是什么呢?

  一方面, 整体包括了所有存在的事物, 它就是这个世界或宇宙。但是所有存在的事物, 从微生物到人类,
乃至银河系, 并不是全然分离的事物或实体, 而是一个互联的、多向度网路的一部分。

  有两个原因让我们看不见这个一体性, 而且视所有事物为分离的。其一就是感知 (perception),
我们的感知把实相缩小为我们的感官所能接收到的事物:
也就是我们看得到、听得到、闻得到、尝得到和触摸得到的事物。但是当我们只是去感知, 而不去诠释或贴上心理标签,
也就是说, 如果我们不在感知中加上思想的话, 其实还是可以在这种万物都看似分离的感知之下,
感受到更深一层的联系的

  另一个造成分离幻相的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强迫性思考。当我们困在不停歇的强迫性思想续流之中时, 宇宙就因我们而崩解了,
而我们也丧失了得以感受万事万物相连的能力。思想把现实切割成无生命的碎片, 而正是这种对现实的分裂观点,
导致了极端无知和毁灭性行为的发生。

  然而, 对于整体来说, 还有一个层次比万事万物都是互联的这个层次更深。在那个更深的层次中, 所有的事物都是合一的。它就是源头
(source), 未显化的至一生命。这个永恒的智性, 显化出在时间中逐渐展开的宇宙。

  所谓的整体, 是由存在和本体, 也就是显化的和未显化的、这个世界和神所组成的。因此, 当你和整体一致之后,
就成为整体与其目的互相联结当中, 有意识的一部分: 也就是意识进入世界的显现。结果, 很多及时的帮助会自动出现,
机缘巧遇、各种巧合以及许多同步性的事件 (synchornicity) 接踵而至。卡尔•荣格 (Carl Jung) 称同步性事件为
“无因果关联的法则”。意思就是: 发生在我们生活实相表层的种种同步性事件之间,
没有什么因果关系。有一种智性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表相之下运作。同步性事件就是这个智性的外在显化,
也是我们心智无法理解的一个更深层的联系。但是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参与那个智性的展现, 那个智性就是绽放中的意识。

  大自然与整体是处于一种无意识的合一状态, 举例来说, 这就是为什么在2004年的大海啸灾难中,
几乎没有任何野生动物伤亡。它们与整体联系的程度比人类高, 所以在人们看到或听到海啸之前就有所感应, 因此,
有充分的时间撤退到高地。这种观点也许也是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的, 因为动物们很可能就是自然而然地转移到高地,
不为什么。为了某种理由而做事, 是心智与现实切断联系的方式; 而自然界却是无意识地与整体合一的。人类最终的目的和命运就是:
借由生活在与整体有意识的合一之中, 与宇宙智性有意识地协调一致, 将新的向度带进这个世界。

  整体能够利用人类的心智来创造事物, 或是促成与其目的一致的情况吗?

  是的。只要有灵感 (inspiration) ——原意是在灵性之中 (in spirit) 以及热诚
(enthusiasm) ——原意是在神之中, 就会得到以凡人的微薄之力无法获致的创造力。

 

摘自《新世界 灵性的觉醒》艾克哈特-托尔 著 张德芬 译

 

云之:这本书给我很多启发,但有一个疑惑没有解决,那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工作的未必不包括纳粹德国在屠杀犹太人时尽忠职守的军人和普通人。这是否也是缺乏信仰根基的灵修的致命之处?人只靠自己真的能感受到真实的本体吗?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