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ina.com.cn/m/2012-09-26/163825258819_2.shtml
移动大趋势与社会变迁(2)
胡泳
所以,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Facebook会投下重注,因为它是一个万维网巨头,但不是一个移动巨头,它需要适应一个旧规则被重塑的时代。但是我们知道收购战略本身是有巨大风险的,不是收购新的创新公司就一定成功。举个例子来讲,Flickr是一个图片共享网站,当时在美国也有巨大的市场,雅虎把它收购了,但是Flickr的创新速度没有跟上市场步伐,今天我们都知道在美国整个的互联网行业当中,雅虎一直是处于一个岌岌可危的状态,换了很多的老板,但是至今没有人说得清楚雅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另外一个经典的例子是,默多克花了5.8亿美元买了MySpace,六年后这个社交网站被出售给了Facebook,最后的价格只卖了3500万。对于默多克来讲这是一个惊人的失败,当初买的时候,MySpace的声誉、活跃度、用户数量都是仅次于Facebook的,我们看到这个行业的赌注是多么巨大。总的来讲收购失败的例子很多,但是也存在成功的例子,正像我们刚才讲的eBay的收购一样。
Facebook上市之前做这样一个豪赌,原因就是我刚才讲到的。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向中心发展,原来可能使用移动通讯的是一些边缘或者技术比较领先的,但现在它已经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我们生活中的中心地位。移动性成为我们生活的核心成份,手机变成快速沟通和群体参与的工具,而且这个趋势在年轻人当中非常非常明显。
过去几年智能手机配备了GPS、加速计、陀螺仪、麦克风、照相机和蓝牙等传感装置,我们用一个共同的词来概括就是传感器,可能你并不知道手机当中为什么要装那么多传感器,但是我们在运用当中都知道你用微信的时候可以摇一摇,包括屏幕从纵向到横向的显示,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因为它后面有加速计、陀螺仪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使手机产生惊人的流行的发展,进而使智能手机达到一个大普及。由于手机有如此多的传感器就导致手机绝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它正在越来越多的变成一个娱乐中心,而且它会还变成一个高效率的生产工具。所以,我说某一天如果有人说我买手机就是为了打电话、发短信,那么他可能会被视为怪物。
由于手机的无处不在,以及经由传感器和应用产生的巨量数据,现在在整个硅谷炙手可热的概念就是所谓的大数据。当你把大规模的移动数据作为输入,我们就可能可以用这些输入界定理解真实的生活现象,比如个人特质、人的移动性、沟通和互动的模式,观察它的输出。由于手机是所有人类发明的工具当中最时时刻刻跟着你走的,你走路的时候手机可能在你的口袋里,你睡觉的时候可能在你伸手就能摸到的地方,手机跟你的亲密感是非常强的,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手机,手机产生的数据可以记录你的活动、你和别人的交往、你的交易,所有所有这些,我们说它记录的是你的生活本身。
举例来讲,如果你去访问诺基亚研究院这样的机构,会发现他们在研究什么呢?其实他们关心的就是用户经常去什么地方活动,他最经常光顾的一个地方是哪里。如果研究清楚这个人们最经常光顾的地方,可不可以预测他下一个地方会去哪儿?其实你可以通过这个人应用中产生的这些数据和背后的移动计算,把握人的生活方式,就有可能产生崭新的针对个人的服务。
我们都知道在房地产和广告业非常明显的就是所谓的位置。房地产的口号是“位置位置还是位置”、“你在哪里住”,房地产的位置非常重要。
在移动提供给我们数据以后,我们发现还有一些其他的金矿没有开采。比如一个人位置在哪里的重要性不见得高过一个人总是去哪里,他去一个地方的次数越多这个地方就对这个人意味着越多,这种意味有可能产生有价值的服务,这当然牵扯到隐私权的问题。
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无数个电子的踪迹,这种电子踪迹有可能暴露你很多东西,有可能是你想消除的东西。比如我们过去,如果男孩、女孩谈恋爱谈崩了你分手是很简单的事儿,今天谈崩了有时候分手就很麻烦,因为两个人都在电子当中留下了大量的痕迹,有时候你企图消除这些痕迹的时候发现非常痛苦,有时候根本就消除不掉。在这个意义上,隐私权一定会出现大问题,但是根据新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发展历程来讲,每个人都说我需要隐私,但是每个人都并不真正在乎隐私,尤其是年轻人会越来越不在乎隐私。
总结一下,移动计算是一种感知情境的计算,永远跟你身处的情境相关,所以,这种计算混合了对位置的感知、对身份的管理。手机携带的各种传感器导致它随时随地都在周围的情境当中采集各种各样的信息,从图片到视频到声音。所以,它所带来的整个计算体验和电脑的体验是非常之不同的。
今天我们看到的、以上我所说的对位置的感知、对身份的管理、对手机的信息采集和用户的社交网络联系,所有的这些要素还没有充分融合。比如手机仍然是各玩各的,但是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有一天所有这些要素都充分地互联,并且可以互操作,那么就可以产生更有趣的服务,基于用户的需要、用户做过的事情、用户所在的地方乃至用户正在做的事情。
因此,整个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所展现的空间是极为广泛的。除了人以外,物与物之间也在发生联系,这就是“物联网”这个名词产生的原因。
Gartner公司预测说到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终结的时候会有两千亿物体在网上,包括你家的微波炉、汽车都是可以连在网上的。现在物物之间的互联已经占了互联网连接的一半儿,有很多的东西,比如GPS将来在你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将远远超过今天它所起到的作用。很多摄像头和麦克风可能都有IP,所以会形成一个“万有网”,这就是为什么IBM前两年就提出我们要搞一个“智慧地球”。
当IT技术以各种方式进入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候,眼镜、手表等非IT装置,完全可以通过汽车传感器、铁路、公用设备等转化成IT装置。当所有这些东西都连在一起的时候,按照IBM“智慧地球”的说法,我们的地球将变得更可感应、可度量、互联互通以及更加智能。所以,展望一下未来,有可能当你走在路上的时候,某一个石头会跟你打招呼。
这些东西对于整个媒体也好,或者企业也好,它所展示的是同一种现象。我们说我们进入一个大数据时代,它的定义不在于数据之大,计算机专家认为大数据的数量级应该是太字节的,但是大数据最直接的含义不在于数据有多么大,而在于真的能够把有史以来人类产生的所有活动都变成数据,并且输入到某个系统当中以后,你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怎样的整合分析挖掘加工,并在这之后发现一些什么样的心理模式,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价值。
所以,很多人对这种前景都感到非常激动,激动的人当中有一类叫电脑科学家,他们发现我们怎么突然就拥有了一种如此好的前景,我们有很高的信息加工能力。现在人类发明的计算机完成这些东西都是可能的,我们突然用的这些数据对于电脑科学家来讲是个天堂,他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玩弄”这些数据。
另外一批高兴的人是社会科学家,所谓的社会科学它跟物理学、数学不一样。人类行为通常是拒绝被规律纳入的,你很难发明一个关于人类行为的万有引力定律,所以,社会科学家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做调查,分析人脑到底想什么,它到底需要什么,但这都是传统的方式方法。社会科学家突然发现如果有这么一天,这些人、这些消费者、所有这些用户的数据都在里面,他们要做的就是用某种方式分析一下这些数据的模式在哪里,所以他们认为这是天堂。
这两者的结合我觉得会产生一种东西——大数据视角的行为科学。这个行为科学有很多含义,比如你可以分析政治、社会、心理,但是回到我们的主题上说,我们如果用这个东西来分析消费的话,就意味着不仅在空间上,而且在时间上都能够充分理解人类的消费行为。通过长时段的消费行为洞察消费者的自然模式——他们倾向做什么。
你光知道一个人经常光顾一个地方是不够的,你最好知道他下一步去哪里,这样赋予营销者一种动态的情境导向和对消费者的感知:他们这些消费者倾向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预见消费者可能的行为、他们将来会做什么,最重要的是懂得采取怎样的行动才能影响所有的这些消费者。所以,移动营销和移动广告拥有特别光明的未来。
谢谢大家。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