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出版

如欲閱讀全部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和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台北各大書店(如誠品、Page One、博客來、讀冊生活等書店)亦有銷售;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主編的話】
我和媽媽
兒童繪畫班一次普通的課堂作業:《我和媽媽》,得分最高的是五歲孩子的一幅畫:北京天安門伸出兩隻大胳膊,左右摟抱着香港和澳門的標誌建築。這就是「國民教育」的成果。

【封面】
去中國化還是去大陸化/

左派將香港民間堅持的「去大陸化」污名化為「去中國化」,梁振英時代將使這場角力愈演愈烈。

校本條例疑為國教開綠燈文/溫朗鈞、蘇曉欣
香港政府早前宣布擱置倍受爭議的國民教育科,卻交由學校自行決定是否開科。在校本條例草案下,學校法團校董會毋須理會辦學團體,可隨時開設被疑為洗腦的國民教育科。

真正的國民教育從不讚美——專訪香港大學歷史學者馮客(Frank Dikotter)/袁載俊
民主制度下的教育是要讓年輕人了解政府的運作方式、公民的責任和人權的內涵。這樣的教育並沒有讚美國家的內容。

一國兩制:昨日與今日的想像/羅小朋
一旦中央政治危機爆發,港人治港就容易演變成粵人治粵?

【特別報道】
諾獎之後,讓我們再莫言一會兒文/常遠

網民打趣,迄今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共有四個,分別是:莫言,莫言,莫言,莫言。作家莫言獲獎,激起千層浪,而浪頭註定不屬於文學。

精神分裂:極權時代的文學與政治文/黃靜
我們關注的不是莫言該不該得獎,而是作出判斷所持有的標準,這些標準反映了關於文學-政治的不同觀念,它們是冤家還是良伴,極權政治的現實又如何作用於這些觀念的形成?

政治是你的生命/馬建
作家是在社會上唯一握筆為生的,像當年魯迅或年輕時的龍應台,替大眾寫一段,就能頂住些惡行。有擔當不一定是大家,但大作家沒有擔當,就太可笑了。

他用人性慾望與體制周旋/陳希我
他的作品中繞開具體的政治,但在生命慾望、人性黑暗和性中做文章,這些仍然是對體制的冒犯。我想只要認真看過莫言小說的人,不會認為他是個歌功頌德的作家。

【中國】
任建宇案:勞教制度的終結者?文/余聲

一個與憲法相抵觸的惡劣制度公然存在了55年,它真的會很快「壽終正寢」嗎?

我為什麼發起公民聯署廢除勞教/王成
肇始於2010年5月,起初在推特(twitter)中文圈發酵,並蔓延至今日的微博,以《公民權力主張書》為成果的「公民大聯署廢除勞教」運動,是我對「從社會運動入手,推進中國民主進程」這一看法的實踐。

【香港】
鄭經翰自述:我就是一場風波/ 鄭經翰

中央對香港媒體已不再是溫水煮蛙,而是到了滾水煮蛙的邊緣,DBC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經濟】
國富民窮,誰來買單?/趙思樂

央行缺乏獨立性,貨幣政策為政治權力服務,金融體系維繫着超額壟斷利潤,本是萬業之母的金融,已成中國經濟體的毒瘤。

【台灣】
壹傳媒敗走台灣 這一堂三年的課/許建榮

紅藍合作,讓崇尚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黎智英對台灣失望。

謝長廷中國行挑動民進黨爭/李蔚
謝長廷藉着這一趟訪中之行,巧妙地把自己放在台灣與大陸、台灣綠營與藍營、蘇貞昌與蔡英文這三組博弈關係的中間點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組。

馬英九政府的 「人權分裂症」文/康依倫
馬政府藉人權為由推動「陸生納健保」,但人權的大旗舉得愈高,馬政府的「人權分裂症」就愈明顯。

【國際】
我在弗吉尼亞州給奧巴馬助選/映見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首場電視辯論後風雲突變,羅姆尼民調迎頭趕上,剛剛結束的第二場辯論一時仍難分高下。最後關鍵時刻,「搖擺州」弗吉尼亞是奧巴馬必取之地。

西哈努克與共產黨的詭譎友誼/段宇宏
親王在中共那裏享受高貴禮遇的代價,是柬埔寨近四年的人間地獄——紅色高棉政權,一百多萬人付出生命。

【人物】
韓連山:公民廣場上的171小時/曠達

一場反國民教育科的絕食運動,以18歲的中學生開場,由63歲的韓連山結束。他總共堅持了171個小時。

【文化·專題】
門為誰 「常開 」?——從香港政府總部看抗爭的空間政治/劉冉

黑衣人自金鐘站湧出,滿懷熱情卻在新政府總部前淤塞、兜圈……和從前包圍立法會相比,究竟從半空接近政府總部有何不同,建築空間隱含港府怎樣的思維,公民政治實踐又如何與之博弈?

最令人懷念是親切的空間——專訪香港新政府總部設計師嚴迅奇/劉冉
馬艦發展工程的設計者嚴迅奇少年成名,如今已是香港最著名的本土建築師之一。2007年,嚴迅奇設計的「門常開」力壓群雄,獲選為為添馬艦發展工程方案。反國民教育運動掀起後,作為示威集中地的新政府總部大樓引起了輿論的高度關注,本刊就此專訪了建築設計師嚴迅奇。

【文化·讀書】
「中國散沙」有力量——專訪Scattered Sand作者白曉紅/劉冉

持續關注弱勢群體和農民工階級的華裔作家白曉紅,在觀察中相信中國農民工未來會為自己爭取權利。

【文化·書評】
70年代好兒女/廖偉棠

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與羅帕·梅普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一個是Punk音樂女皇,一個是最著名的人體攝影家,以前只知道他們的生命有交集,讀了佩蒂·史密斯親筆寫的這本《只是孩子》(Just Kids)才知道,他們的愛交纏得如此之深,深於許多「正常」戀人。

【文化·現場】
低迷年代的日韓新影像/周澄

日本攝影六、七、八十年代的故事我們早已熟悉,但他們的世界裏更新的風景是怎樣?近鄰韓國的當代青年攝影場景又是如何?

【文化·廣場】
十月有最喧囂的紅色,十一和雙十,哪一場慶典的煙花更遲幻落?誰的激情,又是什麼樣的理想?我們請來兩岸三地創作人,月秋高之際,講講那些撞見的、或擦身而過的、溺於其中、又棒喝當頭的「紅」世界。

紅領巾的解放/班
可以嗎,我們還可以重拾不受國族和黨政宰割的自主生活的想像能力,好鬆開那條綁在小男孩脖子上的紅領巾,讓它飄起來嗎?

紅/韓松落
我常想乘着時光機回去,把那封裝有一排錯印的「全國山河一片紅」的信截下來。當然,要改變的事情太多了,時光旅行一百次,都不夠。

我的紅色小史/楊佳嫻
我又回到童年時代那樣,鍾意於紅色。愛島嶼,不等於愛那個國慶,愛那面旗子──雖然,在島嶼的特殊處境下,旗子的紅有時候確實使人激動。

【文化·詩歌】
10月八日紀事/藍藍

詩人濃縮情緒在負重的詞語中,揭示人生的嚴重時刻。世界既喧囂又靜默,唯詩引領我們體會憤怒、歡呼和嘆息。(主持/ 周瓚)

【專欄】
中國民主化的瓶頸/夏明

如果中共在未執政前把民主作為攻蔣之矛,在統治六十多年後又把它作為防民之盾,而從未真正把它交給人民踐行,政治改革就必然淪為「政治忽悠」。

十八大與過渡時代的團派、太子黨/張倫
正是由於個人權威的弱化,資源的局限,才需要借助派系的力量在博弈中爭取更大的利益,這是今日中國這種特殊的政治派系鬥爭出現的時代背景。

不談政治是一種幻想/艾未未
在一個政治無處不在的社會裏,你要麼站在權力一方,要麼是被奴役的一方,不談政治是一種幼稚的幻想。

馬里哀歌/寧二
一位又一位馬里傑出音樂家的呼告令我心酸。面對馬里這樣的音樂國度,我總想,如果民族的爭戰可以用結他的Jam來解決那該多好。

莫言的記者證/奚長老
對於記者證的管理,中國的現狀是,最需要記者證的新聞民工,基本都拿不到記者證。一證在手的,除了佔佔小便宜,基本都不會真用到這個證。

女生平等夢想不遙遠/羅世宏
民間永遠走在政府前面,只要台灣對民主人權的價值追求不變,台灣女孩未來的性別平等夢想應該不會太遠。

歷史的尺子/楊瀟
人們總需要找到一把尺子,去給自己和別人一個交代。如果有朝一日我們也擁有自己的共產主義博物館,對於數以千萬計的黨員,人們不會有耐心去看他們到底寫過多少普世意義上的好東西。我們會重返1989,哪怕英雄已經變成混蛋。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