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溫朗鈞
專業精神是香港最為可貴的價值之一,雖然其並不如道德感召那樣觸動人心,卻在面臨危機時更有韌性。
2003年初突如其來的一場疫症風暴,考驗了中港台三地甚至是全球社會。即使是應對着「非典型」的疫症,但是香港的醫護人員依然緊守崗位,盡力照顧醫院裏的每一位病人。SARS一役雖然帶走了 8位香港醫護人員的生命,但是他們所付出的努力,亦成就了「香港精神」。
面對 SARS這樣來勢洶洶又充滿未知的疫情,如同士兵面對戰場,對人性有着極大的考驗。在一些地區,醫護人員爬窗逃走,甚至寧願在私家診所當副職,都不願回醫院救人。這些雖然只是個案,更多的醫護人員還是堅守崗位,甚至以身殉職,但是個別人的行為卻損害了醫護人員整體的形象,給民眾帶來不良觀感。
相比之下,香港醫護人員克盡本分,沒有一人臨陣脫逃,足以令世人鼓舞。雖然醫護人員醫治病人是天經地義,但是在死亡威脅之下,個人以至社會的公民性和文明性成為了醫護人員堅持救援的動力。
在香港抗疫的過程當中,全港市民上下一心作出不同的預防措施,令社會上的不同個體共同達致了罕見的一致性,這是集體意識的一種呈現。不同的個體理解自己其實是集體的一部分,此時每一個人都會為着集體利益出發,而將群體利益和個體利益放到次要位置。雖然每個人的身分不一樣,但是為了達成擊退疫症的集體目標,大家都能夠自我約束,良好地實踐個體職責。
專業道德的具體實踐,亦充分反映在整場香港防疫戰中。
即使專業道德應該是每一位醫護人員所具備的,但是它在不同的地方所產生的效果卻不盡相同,這和各地文化對「專業道德」的重視程度和內在涵意的解讀有關。香港的專業團隊文化一直深受英國殖民地文化影響,其重視紀律、使命的信條影響着很多香港人的心靈。
然而這種專業團隊文化在中國大陸影響較弱,起主導作用的是單純的道德號召,在實踐中卻往往流於權威強制。雖然政府與以往一樣進行「抗非英雄」的宣傳,但社會上(包括醫療衛生系統)普遍的商業化、市場化傾向對傳統的道德產生了巨大衝擊——如果說做這份工只是為了掙錢,那麼當救災會招致死亡威脅時,就不值得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但在香港,專業道德卻在某種程度上能將市場和道德結合起來:醫生因其專業地位而擁有相對優渥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他們也因此將遵循職業倫理、履行職業使命視為一種義務,以及榮譽。
而且,與個人道德相比,專業道德並非僅僅是付出那麼簡單。雖然疫情兇猛,香港醫護人員殉職的人數在中港台三地卻是最少的。專家的意見得到重視,管理部門從專業出發進行決策,專業的團隊合作,都在其中都起到了一定作用。相對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豪言壯語,以專業素質盡忠職守,才是社會對專業人士更高的要求。
與此同時,媒體亦對安撫和鼓勵醫護人員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媒體如實反映了疫症的最新情況,甚至監察政府抗疫的一舉一動,令醫護人員能夠盡量對外界有準確認知。透明的資訊流通,使得市民和醫護人員都能得到及時、真實的信息,並彼此理解、關心,從而避免心理恐慌。
反過來,香港的醫護人員即使面對高壓,也仍然採取相對溫和的手法宣洩工作上的困境。他們或會致電電台主持人,批評防疫工作的設備不足,但是當情緒得到紓緩,收到遠方的祝福和鼓勵後,他們就會轉身繼續抗疫。
在台灣,曾有調查顯示 44%民眾認為沙士恐慌源於傳媒。明顯當地傳媒業界在疫症猖獗之時,仍未能成為民眾的依靠,每天持續的報道反令需要外界大力支持的醫護人員增添一重擔憂。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