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群农村中年女性在位于杭州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大门前叠罗汉,以此作为对一个大问题的小小抗议。她们指出,这个问题就是对中国农村女性挥之不去的经济与政治歧视。

这些女性来自经济繁荣的浙江与江苏。其中一人做了更具体的说明,她们被剥夺了土地使用权与房产所有权,往往还有因政府开发征地而获得经济赔偿的资格。

“国家只赔给男的,不给女的,”来自江苏的一位单姓抗议者在杭州通过电话接受采访称。

在中国农村,传统上女性从自己的村落“出嫁”到丈夫家中。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土地与房产登记在丈夫家族名下,许多人丧失了独立的法律身份。眼下正值高速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政府会征收土地移作他用,这意味着女性经常会发现自己被排除在了赔偿协议之外。认识这些女性并了解其抗议内容的杭州律师忻芙蓉称,其中几人过去曾就这一问题上访,但空手而归。

于是,在上周四,她们进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行为艺术抗议。单女士等人戴着农村地区常见的蓝色或米色头巾,同时也以此来掩盖身份。“还有很多女人和我们一样,支持我们,”她说。

她还表示,她们的抗议不止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无数的农村女性。

“不是说村子里的每个女人都有这种事,但是每个村子都有这种女人,”单女士说。她举出的例子包括,男性官员或家族成员 剥夺女性的土地权利 。

中国法律维护性别平等原则,以及女性的继承权和土地权。可是,按照单女士的说法,这些在实践中可能会被忽视。

这群女性在杭州的四个地方进行了行为表演的抗议:省政府、省人大、省高院,以及旅游景点西湖。她们称,仅在其中一处有公安出面干预,问了她们话。

近年来,中国大城市里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女性举行了多次行为艺术式的抗议活动,涉及一系列议题,比如女性公厕不足、女公务员选拔中的妇科体检、家庭暴力,以及某些大学专业要求女生高考分数高于男生。在抗议中加入点艺术色彩,有时可以避开政府做出严厉的反应,但偶尔仍会被驱赶。在杭州的这几次活动中,女性抗议者身上贴着的字条清晰地表达了她们的忧虑。一条标语写着,“重男轻女霸条。”另一条写着,“嫁出女儿泼出水。”

总部在美国西雅图的乡村发展研究机构农村发展研究所( Landesa )2011年与中国人民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合作进行了一项覆盖中国17个省份的调研,结果发现,“女性的名字一般不会出现在土地文件上。”

报告中写道,有两种土地权证件: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截至2011年,“仅17.1%的现存房产证与38.2%的现存土地证上有女性的名字,鉴于女性在法律上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土地权益,这反映了某种严重不足。”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翻译:黄铮

纽约时报中文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