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或下载声音文件 收听节目 下载声音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24号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讲话,高度评价孔子和儒学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习近平24号发表讲话的这个场合,既是孔子诞辰纪念,又是国际研讨会。在这个场合讨论对不同文明的态度并不算跑题,但是习近平的话却流露出对于一些不同文明国度的误解。

习近平说,“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

美国俄克拉荷马中部大学西太平洋研究所所长李小兵教授表示,习近平这些话可以理解为是针对以基督教文明为背景的国家宣扬西方民主的一种微词。

“基督教它有一种使命,有一种职责:要去向别人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向别人介绍;你不知道这些,这是我的错误。但是,中国认为:你告诉我这些是干涉我的内政, 没有尊重我的理念。”

孔子和儒学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用赘述。“万世师表”一语,指的是孔子的人格,更是指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这个学说经过两千多年的增益与衍变,既是博大的,也是复杂的。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荣誉教授、历史学家林雨生说:“儒家传统里面有相当多的内在矛盾。”

林教授表示,儒家的道德观有其正面价值。他说,儒家教我们作一个有尊严的人。

“在个人做人的道德方面,我是认同儒家的。儒学里面有非常多的资源,使我们有做人的尊严。例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个非常了不起!”

这位资深历史学家说,儒家重视人治,这与法治不同,然而法治与道德也并不是水火不容。

“法律后面是有道德传统的。法治的法律后面是有基本道德原则的。 儒家主张人治,儒家认为政治领导人应当变成十全十美的人。”

林教授说,儒家所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应该扬弃的东西。他说,“三纲”是法家对儒家的“渗透”。

“‘三纲’根本不是儒家的本来面目。孔子说:‘从道不从君’。”

24号孔子纪念大会和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在讲话说,“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对此,林雨生教授说:“儒家在国与国关系中是用礼教来应付国际问题的。我们中国人主张和平。”

北京历史学者章立凡对《明报》说,“当局现在抬出孔子是出于维持稳定的需要”,“儒学如果用到政治上,那就是为专制主义服务”。

(记者:杨家岱 责编:马平)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