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Nelson & 爵士年代蓬蓬裙
译读:T-Read | 译读小号二世:WinnieTheFool
有时,中国领导人就是喜欢辩解说“中国一切都很好”。每年,约三千名人大代表都会相聚首都北京,装模作样地通过共产党领导人早已私下制定好的决议。在3月5号人大的开幕式上(见封面图,给代表们的茶杯已备好),总理李克强宣布中国已于今年实现了上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大目标。一位发改委高官告诉记者,中国经济绝对不会“硬着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了人大的首次宪法宣誓仪式(中国宪法保护自由言论和集会)。习近平则告诉代表们,有能力、讲诚信的官员会被升职。
人大这种无休无止的高昂凯歌没几个人会信服(媒体中的不同声音也已遭受“非常力度”的清理,但依然无济于事)。李克强的讲话放出了“出台更多刺激性政策”的讯号,随后,大宗商品市场略微上涨。然而,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对中国2020年前经济前景的看跌情绪普遍存在。此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面对如今经济的放缓,中国领导人也并无良策。而此前,中国领导人一度因为实现快速持续的经济增长而广受赞誉。
今年,李克强显得十分理智,没有像往年一样宣布GDP增长的具体目标,而是将目标定在6.5%至7%这个区间,给了自己回旋的余地。放眼全球,这一增速也是难能可贵。对中国来说,这和去年的情况差不多。但如果没有更多刺激手段,这一目标还是很难实现。根据中国过去的经验,经济刺激政策可能会导致一些项目无法收回成本,甚至会产生更多坏账,最终阻碍经济发展。
李克强在讲话中暗示,中国将更加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及货币政策,而不是依赖地方政府在建筑工程上的过度投资来取得发展。他说,今年的赤字率将从去年的2.3%升至3%,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预期将从去年的12%升至13%。这些调整听上去并不大,但至少在短期内应该可以推动增长。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放宽。1月份,银行新增贷款额高达2.51万亿人民币(3850亿美元),创下有纪录以来的单月最大规模。
然而,长期来看,形势更令人担忧。在这十天的会议中,人大的一个职责就是通过由习近平主席领导起草的十三五规划草案。不出所料,李总理宣布“十三五”期间(2016-2020)的年均增长目标为6.5%。他承认,由于“极为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以及全球贸易萎缩等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党内迷信的人对“十三五”也感到紧张,不是因为“13”代表着“不幸 ”(中国没有这一说法),而是因为五年计划的开创国前苏联就是在“十三五”期间倒台的。
截至《经济学人》发稿时,完整的“十三五”规划还未出版。但内部传出的只言片语反映出,“十三五”至少会进行共产党口中迫切需要的经济改革。李克强重申了市场应当起到“决定性作用”,并强调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暗示了深层次结构性变革的必要性,比如在重要经济领域,削弱低效国企的掌控权)。
中国财政压力:蓝色代表GDP增速;棕色代表预算余额占GDP比重
但目前为止,领导人们在改革上的尝试乏善可陈。李总理似乎也没有打算要在近期出台重大举措。他甚至没有提到全面征收房产税的可能性,这一酝酿已久的举措一旦施行,能够减少业已泛滥的房地产投机行为。“十三五”规划还包括一些效益不明朗的大型投资项目,如在2020年前建成50座新机场,以及为支援西藏修建第二条铁路。规划甚至还包括在2030年之前于台湾海峡建成长达126公里的高铁隧道,连通大陆和台湾。一旦建成,这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铁路隧道。但如果台湾在这项提议上有话语权的话,隧道很可能无法开工。
相比经济上的改革,习近平更关注政治上的控制。就在人大召开几天前,拥有3800万微博粉丝的某房地产大亨、中共党员被政府有关部门关闭账号。他通过新浪微博,批评习近平收紧党对媒体的控制。人大召开期间,财新网发表的一篇文章遭审查人员删除,理由是文章含有“非法内容”。在这篇所谓的“非法文章”中,一名政协委员称,“言论自由必须受到保护”。
乐观主义者曾经认为习近平牢牢控制住政治大权后,会运用他的权力清除改革中的绊脚石。这样的希望到现在也未完全消失。但习近平究竟是觉得已经大权在握,所以对改革提不起兴趣,还是仍觉自己的权力不够稳固,目前还很难说得清。在成为总书记三年多之后,习仍在全力清除异己,这说明他并不十分自信。不管怎样,党的五年规划和习自己的规划很难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