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按:今天本来要说玉树地震的事,可惜资讯有限,天远地隔,能说什么呢?官方一如既往地封锁消息,校舍倒塌依旧厉害,有不少学生被埋,但他们为有心改变这样的格局吗?对他们心存幻想的确是对自己智商的侮辱。晨起看温家宝纪念胡耀邦的文章,并不激动,也没有什么新意,这个国家的问题如此之多,已让人民麻木。2005年我参加过一次纪念胡耀邦诞生的座诞会,当时有关方面还如临大敌;去年我写了篇纪念胡去世二十周年的文章。今年我在推特上说了几句,作聊胜于无的纪念吧。我再强调一次,中共的任何官员都没有光环,没有谁值得拿来造神,他们都不够格,所以纪念只是一种人性上的纪念。何况即便于中国有大贡献,也不值得当神来造。在没有制度改变的情况下,任何对清官政治和贤明政治的期望,必将落入窠旧深渊。中国不是哪一个人能救的,能救者唯民主自由之制度。
我把前两次的文章和温家宝的纪念文章附后,让大家观看。今天我的纪念无非是在推特上写了几句和转了几推,请朋友们观看。2010年4月15日9:06分于成都
1:晨起看到温家宝纪念胡耀邦,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其实对胡、赵的不同处理,在中共上层早是公开的秘密。也就是说,温的纪念不是个人信号,只是表明胡已经逐渐脱敏,但并不表明政治上有什么特异松动。
2:很多人以为温纪念胡不同寻常,其实是顺水推舟而已。“胡耀邦史料信息网”http://www.hybsl.cn/早已建立,且能在国内公开看到。昨天还转载了拙文《成都佛教界的反右运动》,而赵的事则牵涉六四,自然目前还是禁忌。
3:老莫这个说法很到位RT @mozhixu: 也可以解读为党内改革派(也就是80年代胡赵旧部)已经完全失去政治影响力 RT @wenyunchao: 这表明胡耀邦已经正式脱敏。RT @winkho: 温家宝也写了文章悼念。有意思。
4:温的纪念其实更多安慰的是胡的家人和旧部,与民众的关系基本上不大了。RT @mozhixu: 也可以解读为党内改革派(也就是80年代胡赵旧部)已经完全失去政治影响力 RT @wenyunchao: 这表明胡耀邦已经正式脱敏。RT @winkho: 温家宝也写了文章悼念。有意思。
纪念胡耀邦先生逝世二十周年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拿它来形容当今中国最高当轴及一干贪官污吏,是很贴切的。同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拿来看待胡耀邦、赵紫阳这样的人,也是不过份的。物理状态的“活着”并不必然延伸出心理状态的“活着”,物理状态的“活着”会有时而尽,但对那些于历史的进步有推进之功的人,其心理状态的“ 活着”是很长的,这也就是我们记得人类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的原因。
二十年前的今天,我在自贡檀木林宾馆开一个文学会议,在那颇为幽静的园子聊天的时候,忽然得知胡耀邦先生去世了,心里还是为之一惊。我读大学时经历了批判精神污染、85年反日学潮、86年反资产阶级自由化,分明感到胡耀邦在邓垂帘听政之下,终于下台的憋屈。我当然也是受洗脑教育长大的人,但因为生在乡村,所见有限,像许多人读过的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金光大道》、《红岩》等都没读过,所装垃圾还算比较少的,真可谓因祸得福,在学校开始就有些清醒,不像那些至今仍然对读那些书籍、受愚民教育而无悔的一些同龄人那般“坚贞”。但真要说对时局对世事对极权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还是拜1989年胡耀邦去世后所引发的六四事件之赐,因此说自己在精神上是“八九一代”是不为过的。
20年来,真相被掩盖,正义不彰,逝者不安,活着的人憋屈,忍辱负重,这个伤口始终难以平复。八九事件得不到真正的平反,那么对胡耀邦的纪念和公正评价,就没有一个包容的环境和言说空间。胡耀邦在七十年代末所主持的平反成百上千万冤假错案,可谓深得民心;后来他检讨西藏政策和对台政策,至今仍没有人能超过他这样的大胆与境界,如对藏对台政策能采纳他的意见,我不敢说今天的问题完全解决了,但起码其裂缝不会如今日这般大。也就是说较为务实、开明的执政理念使民众受惠,这也是为什么他去世二十周年了民间还有不少人记得他的原因,也是李锐、胡绩伟、谢韬等12位原胡耀邦老战友、老部下的中共政坛老人合作撰写《胡耀邦与中国政治改革-——12位老共产党人的反思》一书的因由。
我们成都一帮人纪念胡耀邦先生的聚会,已经搞过两次了。其中有一次我在会上发了言,我的大意是,我们纪念胡耀邦先生,不是为了把他神化而变成一个神话。说实在的固然有功绩,但在这样糟糕的专制制度下,他不仅做过错事,也膺服于这种政权,这是我们不必为其讳饰的。邓小平说过,糟糕的制度可以使好人无法干好事,胡耀邦这样相对较好的人,也受制于这个罪恶的制度,所以我们在纪念像他这样开明的人时,切忌不要走入一个神化他们的死胡同。任何个体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一个胡耀邦不能解决吾国积重难返的问题,不要把我们的幸福系于任何一个人的身上,这种想法是危险的。如果我们真的觉得纪念胡耀邦、赵紫阳等人是必要的,对他们最大的尊敬,就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为着建设一个民主自由的制度而努力,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我上面这些说法卑之无甚高论,但未必一定所有人都看清了这一点。好在如此想法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件令人高兴的事。2008年9月新华社四川分社原社长孙振先生写了篇《文革后期我与四川省委书记的交往》的文章,据说引起退休高官的震怒,《炎黄春秋》也受到波动与整肃。后来孙振先生就此事接受国外华文媒体采访时说的一段话,颇得我心。“我认为任何时候,都不宜把领导人的个人作用看得过重,过去不能,今后也不能”,“我的原则是表扬一个人应该不溢其美,批评一个人也应该不增其丑,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孙振《关于赵紫阳的文章发表后答美国华文刊物记者问》,见《历史研究集粹》(又名《赵紫阳生平和思想研究》)第一辑P288,2009年3月内部印刷]。纪念一个值得纪念的人,不是为了神化他圣化他,而是为了我们再也不把自己的命运系于一个人之上,要努力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制度来保障我们任何人的权利都不受侵犯。在纪念一个有影响的人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我们普通人的尊严与追求。
2009年4月15日8:31分于成都
2005年在“成都草堂读书会”上“纪念胡耀邦诞生九十周年讨论会”的发言
89年的一些事情我都经历过,我也算是过来人,胡耀邦先生去世那天我正在自贡,开一个文学座谈会。今天在16年以后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重新缅怀他很多事情。内心还是颇不平静的。因为我是今天这个座谈会的评议人,所以随意说几句。
一:今天我们来纪念胡耀邦先生,并非呼吁再出一个胡耀邦先生,一个人救中国的想法是幼稚而愚蠢的。九十年代以降而至如今,影响我们的阅读趣味和思想理路中,林达的《总统是靠不住的》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不是说林达的书,有多么深的思想,但他的书有着许多不能相比的亲和力,在传递民主、自由、平等的常识性理念上,超过了不少艰深的专业书籍。这就像谈自由、民主的书何其多也,好得很深奥也不少,但影响美国独立战争乃至西方民主自由的,两百多年来,潘恩的《常识》你是不忽略的。我这样说,并非说林达的书有这样大魅力,而是“总统是靠不住的”这一提法,本身对崇尚威权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中国,是一种很好的颠覆。这种颠覆的效果,在读书人的心目中,是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份的。
二:今天我们来纪念胡先生,并非要再造一个神话。神化一个人而膜拜他,这是给不自由的我们,再套上根绳索,而加紧对我们的阉割。胡先生的人品及业绩,在这样糟糕的制度下算好的,但是他一个的力量是多么有限。只要你看看几十年来的专制统治,一党专政所犯下的诸多错误,你就会发现我所说不诬。今天我带了香港出的《怀念耀邦》(一、二集,张黎群等编),包括五二年出的《川北工作主要材料汇集》,看了这些材料,我当然觉得胡耀邦是好的,但也没好到让我来神化并膜拜他的地步。《邓小平文选》第三百三十三页早就说过了,一个坏的制度无法使好人办好事。
三:中共这次纪念胡耀邦先生,当然有他们的策略,政论家们分析出,下面将会对赵紫阳和六四的重新评价埋下伏笔。是不是如此,我不敢过于乐观。其实关于六四,我的意见是早平反比迟平反要好。前不久我到美国,看了许多博物馆、图书馆,在他们涉及到南北战争以及种族隔离时,他们的解说员和研究者,无一例外首先生说的,这些都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灾难。我们心中要时时想到国共内战、六四大屠杀这种事,是我们国家的耻辱,是我们民族的灾难,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民族的和解,以及两岸的统一。中国现今社会矛盾之激烈,事件冲突之多,已让人忧心忡忡,社会随时存在着动荡及大规模流血冲突的危险。作为知识分子,我一直提倡理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加以渐进改良,使社会平稳过渡。和谐社会的提法很好,但官方想压制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利益,而达致所谓和谐,即不让别人发出声音的和谐,最终会走向和谐社会的反面,会造成利益诉求之不同的强烈冲突,乃至流血事件,这是有良知而理性的知识分子不愿看到的。因此我呼吁官方拿出和解的态度,就像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代表国民党向曾经受他们压迫、欺负的人道歉一样,及早对六四做出理性的、符合人性的评判,否则加以社会诸多不公平的事,贫富悬殊到了令人惊骇的地步,社会矛盾愈积愈深,积重难返,终对每个人乃至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灾难。
四:今天我们纪念耀邦先生,想起自己悲情的祖国,有如此多的不公,有如此多的灾难,真令我感慨万千。我不希望残酷的历史再度在我们中国人身上循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他的人民何时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并过上有尊严而体面的日子?
附录《温家宝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纪念胡耀邦》。http://news.sina.com.cn/c/2010-04-15/0524200768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