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ght=140

原文:China’s Censors Tackle and Trip Over the Internet – NYTimes.com

译文:中国的审查机器在网络上受阻

作者:MICHAEL WINES, SHARON LAFRANIERE and JONATHAN ANSFIELD
发表时间:2010.04.07
译者:@youyoupan

校对:@jayzhu

border=0

Shiho Fuka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这是北京的一间网吧。一些网吧和学校使用过滤软件,适用于手机的软件也在研发中


Ng Han Guan/Associated Press
虽然曾经遵守过中国的审查规则,上个月谷歌还是将其搜索业务撤出了中国大陆,。

北京——如果在中国大陆地区在谷歌的搜索引擎中输入中文的“胡萝卜”三个字,你得到的将不会是一系列网络链接,而是一个空白页面。

不要责怪谷歌,真正的问题出在中国的审查上——它正日益成为世界其他妄图控制一个无限制的互联网的国家的榜样。

从3月下旬谷歌将其搜索业务从中国大陆转移到香港起,每一个中国居民搜索请求的响应都将通过政府的防火墙 ,这些电脑用来过滤谷歌可能提供的任何敏感信息。

“胡萝卜”,看起来相当无害的一个词,就因为它和国家主席胡锦涛姓了同一个姓,对其的搜索结果在返回大陆电脑之前就被政府电脑替换成了出错信息。

这就是中国的审查机器,无所不在却又繁琐不堪。它是一个有惊人广度和细度的信息筛网,但也充满漏洞,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组运行,但也由成千上万共产党苦力推动,在某些方面非常先进,在另一些方面却相当粗制滥造。

唯一不变的是它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审查曾经是共产党中央宣传部的一个冷门职责 ,主要用来给编辑们传达什么能以及什么不能印刷及宣传的。在拥有了互联网的新中国,审查成为了一块香饽饽 ,超过14个政府部门争抢着来监管。
“媒体控制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香港大学中国传媒研究计划成员班志远说,“互联网是决定性的因素。党的领导人知道,正是这个媒介在改变着媒体控制的游戏规则。”

现在,中国的审查从传统的纸媒到国内外的网站,从手机短信到网络社区服务,从网络聊天室到个人博客,影片,电子邮件,事无巨细一概包揽。甚至连网络游戏都不放过。

这还不是全部。不满足于仅仅阻拦不和谐的观点,政府还地雇佣越来越多五毛,假扮成公正的博主和聊天室成员在网上叫卖它的观点。并且扶持了一批亲政府的类似西方Twitter, Facebook和YouTube的网站,而这些网站本身却被封锁了大概一年了。

按照班志远和其他人的说法,政府的策略并不仅仅是要屏蔽不同的声音,而是用铺天盖地的对自己有利的声音去压倒别的声音。政府对所谓的“引导公共舆论”感到理直气壮 。它说,为了防止中国陷入混乱局面和维持党的专政,规矩是至关重要的。

胡主席在2007年说:“我们是否有能力管理好互联网影响着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信息的安全性和国家的稳定。”
在中国看来,其后的一系列事件统统验证了这一立场。这些事件包括著名的08宪章民主宣言在网上的传播,西藏与新疆地区的暴乱。据称手机和互联网通讯帮助了事件的传播。
在过去的一年里,审查力度显著上升,依据是(政府)通过形式化的反色情运动关闭了成千上万的网站和博客,并关押了用互联网传播观点的著名不同政见者们。多个月以来,对解除言论束缚日益增加的不满导致了3月份谷歌搜索引擎的最终离开。
但是一个悖论是,即使有这么无孔不入的限制,中国的媒体和网络仍然能随心驾驭论调和社会批判,至少一眼看上去是这样的。 
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包括食品药品的污染和地方腐败,报纸,博客和在线聊天都曾掀起了全国范围的愤怒。博客主们孜孜不倦地试探着审查底线,将审查的命令公之于众,还创造了虚拟的神兽,它们的名字都是国家重头事件的同音字。 
一些讽刺和揭露会被中国的审查机制放过──尽管这种机制的本身就是不透明和不确定的──而另一些则是对共产党的权力太公开的挑衅,不是直接攻击或令有权势的官员难堪就是涉足了禁忌话题,这一长串禁忌话题包括了从西藏动乱到类似1989年天安门抗议的政治危机。
记者和互联网作者往往在他们被在线屏蔽后才发现自己越轨了,他们的网名被拉入黑名单,被拘留或者被政府保安人员传唤去“喝茶”,然后被告以拐弯抹角却又明白无误的警告。
在一月份的统计中,中国拥有3.84亿用户和1.81亿博客。互联网真的给审查者出了个大难题。访问中国境外的网站不是很大的问题。原因很明显:从外部接入中国的互联网是受限的,所有的流量必须经过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三个大计算机中心。

在那些中心,被称作防火长城的政府计算机监听进入的数据并与一个实时更新的敏感词和网络地址名单进行比对。一旦匹配成功,计算机可以通过从直接拒绝访问到只进行一些细节的调整等各种方式将进入的数据拦截。举例来说,如果中国居民用谷歌搜索诸如“天安门”这样的敏感词,将获相关网页的完整概述。但是如果网页是被禁止的,那就无法链接打开他们。

然而,在中国境内,数据就很难被几个网管截断。因此,政府采用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包括用规劝,拉拢和强制的方式来保持网络环境的和谐。自我审查是信息过滤的第一道门槛也是中国所有网络网站运营者的硬性职责。
在中国成长起来的大型网站,如百度,新浪和搜狐,雇佣了一大批网络管理员对他们的搜索引擎,聊天室,博客和其他板块中蔑视宣传指示的内容进行屏蔽。谷歌中国在4年来也用google.cn的存在配合这一制度。

互联网公司的雇员们无时不刻地猜度着上意,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会导致一通来自政府审查者的电话。一种战术是一开始严格地审查掉所有不确定的内容,然后渐渐地一周一周地开放尺度,但愿不要踩到审查机器的雷。这个国家机器一直延伸到中国最偏远的城乡,而监视者们就骑在还在这个仍在增长的庞然大物上。“在每一个有互联网接入的城市都有一个互联网的监测和监视装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中国审查系统分析者萧强说,“通过这套系统,他们能到达所有有内容的网站。”

根据2005国务院规定,个人博客,论坛甚至手机短信都被视为新闻媒体的一部分,其内容受到广泛的限制。
实际上,很多的限制并没有被严格地执行。倒是对被监视的提醒经常被大家挂在嘴上。
聊天论坛上不合时宜的帖子将会导致一个拒绝信息并喝斥作者使用了“不恰当的内容”,帖子的链接也会被删除。被禁止的短信将会以白屏的方式送到对方手机。
尽管如此,监控上亿人民的电子行为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用户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寻求技术的帮助,比如使用虚拟专用网VPN和代理服务器来绕开审查者对所禁网站的阻拦。根据一些报告,有一百万人用这种方式翻越防火长城,虽然这个数目仍然是总用户的一小部分,但是在过去一年中持续上升。
因此,审查者开始采取其他措施以加强其控制力。
一个策略是自动化操控。中国最主流的即时通讯服务,qq,通过自动安装在用户电脑上的软件来监测他们的通信并屏蔽敏感内容。去年工信部企图通过强制安装可远程更新屏蔽内容的绿坝软件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自动监测。鉴于互联网用户和企业的强烈反对,政府最终放弃该了计划。但是,绿坝或其它类似的过滤软件仍然被安装在很多网吧和学校的电脑上。上个月,政府放出风声绿坝手机版已经启用。
另一种策略是人工操控。近年来,地方和省级官员雇用大量低薪评论员以监测博客和聊天室的敏感话题,进而将舆论导向有利于政府的方向。
伯克利的萧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在位于北京西南的焦作市,政府动用了35名网络评论员和120位网络警察来化解一起因交通纠纷引起的网络攻击。他们通过在聊天室用亲警的言论灌水的方法在短短20分钟内将网评的基调由负面导向正面。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方报纸编辑称,宣传部门计算过,当与公众的争议出现时,当地官员大约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屏蔽消息并且用他们的网络连接来阻塞网络以使公众的反应处于当局控制以内。
张世和,一个没有正式头衔的平民记者,笔名为老虎庙的博主说,政府通过博客的内容将不同的博客分级。 ‘最危险的将被关闭,还有一些会收到政府的警告’。张先生自己的博文就经常被删除。他的应对方法是在6个不同的互联网站上发帖: 因为审查规则的模糊性,以及人为因素,在一个网站被屏蔽的文章很可能在另一个网站被通过。
这一状况可能不会持续太久。目前的共识是,政府正在快速的完善其审查机制。

例如:一个很严峻的新条款是限制中国的.cn域名的注册,并要求经营者出示中国公民 身份。北京一家网站服务商的管理员称“当因为一些颠覆性内容需要关闭一个网站时,他们(政府)需要知道如何能找到你。”

一些主要城市正在加强其监控能力。例如北京, 去年广告招募了1万名自愿网络监督员。
即使如此,仍然有人认为政府遏制互联网的做法终将失败。包括张先生在内的一些博主认为互联网上越来也多的言论限制只会激怒普通用户,最终群众将一点一点的赢回言论自由。
作为一次尝试,最近在深圳召开的一次中文互联网首脑会议上,亚信公司的负责人丁健提出以深圳为一个试点城市,看中国能否容纳一个不受约束的网络所带来的混乱。一个企业家认为,扼杀言论自由极有可能也在同时扼杀着创新。

互联网门户网站网易公布了一份会议报告。但它很快就被删除了。

相关阅读:


译者频道—热点专题—互联网与政治

来源说明:本文原文来自文中标明的出版公司,译文1.0版 本来源译者的志愿翻译者团队。

收录说明:本文已经收录到“译者文集”中,同时进入“译者频道—热点专题—互联网与政治”、“译者频道—时事评论”、“纽约时报”、“译者youyoupan”索引。

本文版权为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CC协议2.5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 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